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pomerry台灣自由行個人遊
市長:pomerry2001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旅遊【pomerry台灣自由行個人遊】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佛學筆記/八
 瀏覽11,349|回應266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474 為何學佛後反而更不開心 (3:12)





本文於 修改第 1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4751149
 回應文章 頁/共2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天堂、地獄一念間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天堂、地獄一念間 親你一下

一位太太來到農禪寺,向我抱怨她的孩子難以管教,而引用佛經說:「家庭真如牢獄。」

我勸慰她說:「那要看妳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妳的家庭了,如以情結的糾纏或恩怨的牽扯而言,家庭的確如牢獄;如能將家中的老老少少,都當成是來成就妳的慈悲心和忍辱行的菩薩,家庭豈不是最好的修道之處嗎?」

可見,絕路、活路,天堂、地獄,生死、涅槃,皆不出我們的心念所見和心向所指。如從禪的立場來講,活路與絕路之說,都是戲論,既無一條是絕路,也無一條是活路。世人追求的活路,往往都是自投陷阱、自掘墳墓的愚行;世人逃避的絕境,往往又有峰迴路轉、塞翁失馬的際遇。

摘錄於 聖嚴法師著作 智慧掌中書逆向思考,反敗為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7244465
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摘錄自《放下的幸福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人是有情眾生,既然是「有情」,當然就會有情緒。我們也大都體會過控制不住情緒,反被情緒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為一時情緒衝動而犯了錯,事後卻又懊悔不已。

有很多種,第一種是情操,例如哲學家的情操、藝術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這些情操是理性的,對人、對世界、對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個人沒有情操的話,那就跟低等動物沒什麼兩樣了。

第二種是情感,情感是指與親人,或是與自己有關係的人事物之間,因為喜歡或是不喜歡而產生的感情現象。情感雖不如情操那麼高尚,但是人如果沒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礦物。只是情感是自私的,以自我的喜怒哀樂為依據,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不是十分穩定;而情操卻是非常清淨,且非常和平、穩定的。

第三種是情緒,情緒是從情感而來,當情感不能宣洩、滿足時,心裡就會發生衝擊和困擾,因此產生情緒。情緒就像是暴風雨中的海浪,沒有理性、規律,而且波動非常厲害,只不過有的人波動很高,有的人較低一點而已。

情緒來的時候,就像無明火,會大哭也可能會大笑,甚至還會揍人,出現暴力傾向。所以,一個老是情緒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擾,別人看到情緒衝動的人,也會敬鬼神而遠之。因此面對問題時,最好不要隨便動情緒。

但是有人會說:「如果人生活得毫無波動變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無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過癮,所以有情緒也沒什麼不好啊!」

這種將人生的情緒起伏視為一種調劑的看法,實在是似是而非!試想每一次情緒的波動,身體的細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體不健康,心理也不會健康。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樂的情形下生活,是活不久的,一點也不划算。要讓自己經常生活在愉快平靜的情況下,情緒才會穩定,心理也才會健康。

要避免情緒過分的波動,首先就要明白情緒會帶給自己與別人災難的嚴重性,這樣才會懂得約束自己的情緒。情緒會帶來一波接著一波的壞事,就好像是高血壓會帶來生命的危險一樣,首先可能是中風,再來就是癱瘓,說不定接著就是死亡。所以預防自己情緒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

預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緒還沒有發生以前,能夠先察覺到自己已經快要動情緒了,在這個關鍵時刻,用觀念來化解,告訴自己動情緒是划不來的,因為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甚至連他人也會遭殃。

除了運用觀念之外,一些修養的工夫,例如靜坐,或是經常默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也會很有幫助的。在情緒還沒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產生移轉作用,讓情緒轉換為一種念佛的清淨念頭,一種信仰的念頭。

然而,我們在運用觀念或方法的時候,也要明白目的不是在壓抑自己,而是要化解自己的情緒問題。其實只要我們不管它,不要老是在想這個問題,或是老想要衝過它、對付它、抗爭它,情緒反而都能很簡單地化解。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4977634
2012淨土大經科註第327集(講於斯里蘭卡) .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2012淨土大經科註第327集(講於斯里蘭卡) . (1:59:05)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4975204
業力與潛意識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摘錄自《放下的幸福業力與潛意識

文/聖嚴法師 圖/常豫

面對人類行為與情緒的失控,根據佛教的說法,這和個人業力有密切的關係。業力這個觀念是指我們在過去無量世(也可以說是「無始」)以來,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種種行為(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和心理的行為),所造成的一種力量,一直累積下來而集中到我們現在這一生之中。

不過,並不是我們過去世所有的業力,全部都會在這一生中顯現出來,而是要看哪一種業力最強,以及哪一種業力和我們這一生的環境、因緣最相近也最相應,才會在這一生出現。當然,如果業力的力量小,或是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機會或環境讓它發展,那麼它也就不會起作用了。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都將業力歸咎於潛意識,認為是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與生活,才會影響我們能力的發展和智慧的判斷。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是自己不能控制也不能自覺的,它蠢蠢欲動,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產生這麼一個念頭,而且還不斷出現的現象。它很可能是由我們從小到大的種種經驗、學習而得來的影響,並在頭腦裡產生的一種力量;也有可能是自己給自己的訊息,並不是外界或生命之中發生過的事,但是自己的心念常常告訴它、暗示它,結果就變成一種潛意識。

因此,我們可以說潛意識是從業力來的,因為過去有些業的力量相當強,所以到了這一生會對某一些事情記得特別清楚,而且很深刻地進入頭腦,並從內在製造一些觀念,於是就出現一些念頭,變成了潛伏的意識活動。不過,它雖然從業力來,但是和業力並不同,潛意識是已經在運作的,在我們這一生之中時時刻刻找到機會就會出現;而業力則有的已在運作,有的則無,也就是有的在這一生能夠現前,有的則不會現前。當我們瞭解潛意識與業力愈多,發生問題的機會便愈少,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那是什麼了。

這就像人都怕鬼,而人怕鬼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不知道鬼的模樣,也不知道鬼在哪裡,所以隨時隨地都在疑神疑鬼。反之,如果清楚鬼是什麼模樣,也知道它會在哪裡出沒,就不會怕它了。潛意識和業力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瞭解潛意識愈多,對我們就愈有幫助。

所以,心理學家、心理醫生往往也試圖勾起人們的潛意識,甚至用催眠術來瞭解受測者的潛意識中究竟在想什麼?想講什麼?準備想做什麼?當受測者知道原因之後,這個潛意識的力量就會漸漸褪色,進而不再產生作用。

而我們的業力就像有根的草,斬草本來應該除根,有時候雖然不除根,但是如果我們一看到草就砍,只要芽一冒出土就除草,那麼草根就會因為來不及吸收營養而慢慢萎縮。

同樣地,雖然有業力,但是它不一定會造成我們的困擾,就像草根還在,但是只要不讓它有機會生長,業力自然也會消失。我們普通人都有遇到困擾的時候,雖然我也肯定心理治療的效用,但佛法畢竟是正本清源,能除根的,所以用佛法來處理情緒煩惱,比心理分析或是催眠更好一些。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4960439
放下一切負擔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放下一切負擔

以佛的智慧來看世間,無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環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質、自然等一切現象,全都是因緣所生。而緣起緣滅之間,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緣起性空」法則。

有生必有滅」,生滅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變化,其中並沒有一定不變的元素,到最後徹底瓦解時,就變成了「」。實際上,不用等到壞滅,在變化的過程中,當下就可以看到空的事實。例如,某樣東西雖然現在很漂亮,但它不斷在變化,美麗不斷地消失,並不可能永遠保持漂亮的外觀,從這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來著眼,它的本質就是空的。因此,「空」並不是指所有的現象都不存在,而是從不斷消長的變化中體現它的空性,這也是「色即是空」的意思。

例如,在美國東部,一到秋天,隨處可見一整片黃色、紅色的葉子,彷彿油畫般美麗。然而,一幅油畫完成以後,大概能夠保存幾十年、幾百年不變,可是真實的景色經過一、兩個星期,就全部改變了。花朵也是一樣,原本是紅色的花,當它枯萎之後,就會變黃、變黑,最後灰飛煙滅,這樣的過程顯現這朵花也沒有不變的自性,而是隨著因緣而產生各種不同而變化。由此可見,所有鮮豔美麗的花草都會逐漸失去它的色澤,直到最後完全乾枯、化為泥土,並不能永遠都維持美麗,所以它們並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

人類也是一樣,或許有人會以為,我們這一輩子是男性,就永遠都是男性;這輩子是女性,就永遠都是女性。但其實這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如果把時空範圍擴大來看,人死了以後,下輩子是男或女是說不定的。又例如,小孩雖然年紀小,但「小」並不是他的自性,當他隨著時間漸漸長大成人之後,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因此,人並沒有不變的性質。我們的身體以及所處的環境都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所構成,其中連我們生命的主體「」,也是沒有自性的。

如果我們能夠時時刻刻以這種角度、觀點來看世間,這個世間就沒有什麼非追求不可的東西,也不會有什麼事情是值得我們討厭、煩惱和放不下的。因為因緣一直在改變,一切都是暫時的現象,當好的狀況出現時,要知道它會漸漸失去,所以不需要太興奮。從另一方面來說,好的現象可以使它變得更好,壞的現象也可能使它好轉,即使再壞的狀況發生,最後也不過是一無所有,但是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所以並不要緊。

當我們以無常的觀念為著力點,就會看到萬物的自性都是空的,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因此佛教說「五蘊皆空」。既然五蘊皆空,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而因緣所生的東西又是沒有自性的,如此一來,還有什麼苦可言呢?

明白了「緣起性空」的智慧,我們就能夠接受苦而遠離苦,而離苦本身就是樂。這種快樂並不是吃飽喝足、接受感官刺激或麻醉後所感覺到的快樂,而是讓我們放下一切負擔,並且從這些刺激中得到解脫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寂滅樂」。

寂滅樂是滅苦以後真正的快樂,在這種情形下,並沒有相對的苦與樂,而是超越了苦與樂以後的境界。這是智慧與精神層面的快樂,也是一種清澈的快樂。

文/聖嚴法師真正的快樂

林果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4959313
差別平等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差別平等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

         ──法華經卷三.藥草喻品 

佛陀說法,視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就像下雨,一味平等遍佈大地,但隨著眾生根性有別,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

佛陀說法,都是為要我們眾生,發起大菩提心和大悲願心,所以佛陀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平等普結一切善緣、平等普示一切佛法。但是真的平等嗎?站在佛的立場,是平等的;站在眾生的立場而言,聽法的大眾,是有等級差別的,各有各的福德因緣,所得的利益也各不相同。

法華經》中有個比喻:天降大雨平等普潤大地之時,地面的植物則有大小不同,大的樹木所接受的滋潤面和吸收量都比較大,小的草木因本身器量小,承受面和吸收量都不及大樹。這也可用太陽來比喻,陽光從不選擇要照射何處,但有雲有霧的地方,見到的陽光就不徹底。

因此,佛雖平等說法,眾生所受利益卻各不相同。佛願度一切眾生,而眾生當中,有人早得度,有人晚得度;有人只學到小乘法,無法學到菩薩的大乘法;有人聽了佛法學到做人的標準法,沒有學到解脫煩惱的離苦法;有人聽到的是生天法,沒有得到入世而不戀世的成佛法。

世上也有雷同的事,例如同一個老師所教出來的學生,有的獲大成就,有的就是不行,這應該不是老師偏心,多半是學生本身的問題。同一樣父母所生的孩子們,也有智愚、賢不肖的差別。世上不平等的事實在很多,好像是在於環境、在於制度、在於他人的不公平,其實各人自身的條件不具全,例如先天不足,後天失衡,才是主要的原因。

文/聖嚴法師智慧100

林果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4958724
情緒從哪裡來?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摘錄自《放下的幸福情緒從哪裡來?

文/聖嚴法師 圖/Joyce Yang

在混亂、緊張匆忙的時代裡,人的情緒時時刻刻都在浮動,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緒是非常重要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要總是將焦點放在情緒的爆發點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聽一首柔和的音樂,或是找朋友談談,讓情緒慢慢緩和。

更進一步的方法,是觀察自己的念頭從哪裡來?也就是看念頭是怎麼產生的?不過,念頭從何而起,常常連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情緒,那麼根本就不需要管它,因為不必為了沒有發生過的事生氣。即使是發生過的事,也都已經過去了,那又何必生氣呢?動情緒不但沒用,反而會使自己亂了方寸;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遜,或動作粗暴,那我們身上的細胞不知道會死掉多少,真是既傷身又傷心。

知道引起情緒起伏的原因,觀察情緒的生滅,以及瞭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這才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處理方式。這種智慧,就是明白情緒生滅的來龍去脈;知道了以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問題統統交代清楚以後,自己反而沒有事,既然沒有事,情緒就會安定下來。

另外,更深一層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來龍去脈,不管它的源頭是什麼?起因是什麼?爆發點是什麼?而是往下去看,看自己的念頭是好念頭嗎?是智慧的念頭,還是煩惱的念頭?如果是煩惱的念頭,老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那就太沒智慧了。人之所以為人所愛、所敬,就是因為有智慧,會有人想做愚者嗎?只要是情緒都是不好的,所以我們面對情緒,只看念頭而不管它的好壞,或是怎麼生起的,當下就停止念頭。

所以,佛教稱起煩惱時為熱惱,惱就是煩惱,熱就是火熱。雖然在現實中,我們不在地獄,但其實痛苦的程度和身在火熱地獄沒有兩樣。把自己放在地獄裡,是多麼愚蠢的事啊!在這個時候,就要馬上當機立斷,讓煩惱的念頭一起時,就馬上止息。

但是要做到這個層次相當不容易,所以還是要從第二個層次,也就是從看著念頭起、看著念頭滅的工夫做起。等到工夫純熟之後,才能再進一步到達一發現念頭起,馬上就不見的地步。能到達這個層次的人,我們稱他為賢者,但賢者並不是沒有煩惱,只是已經不會再被煩惱傷害,也不會再傷害其他的人,這是自我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4953008
放下著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放下著

問:嚴陽尊者趙州從諗禪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也就是修行到心中無一物的時候該怎麼辦。趙州說:「放下著。」尊者又問:「已經無一物了,還放下什麼呢?」趙州答:「你放不下的話,那就擔起來吧!」尊者當下大悟。這個故事是不是說,即使心中無一物,如果抱著這個境界不放,也還是有一物,不得解脫?

答:非常正確,很多人說:「放下了!放下了!」真的放下了嗎?「放下」是不容易的事;放得下也有層次,看你怎麼放。有人叫人放下,自己放不下,這是最下的層次。有人根本沒擔起來,有什麼好放下?不過他看不慣,充滿憤怒、猜忌與怨恨,這也是放不下。有人名利、權勢、地位都有,應該沒什麼放不下,但心中卻有煩惱的情緒放不下。提得起的人不一定放得下,放不下的人根本就提不起。

有人資質平凡,庸庸碌碌過一輩子;有人很聰明、有學問、也很能幹,結果也庸庸碌碌過一生。因為他放不下自己,心中梗著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執著自己的想法、作法、人格等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義務與責任,結果人人不敢用他,甚至不敢跟他做朋友。

這則公案所講的「放下」,應該是另一個層次,那就是自認已經放下,到處告訴別人他已放下,也在叫人放下。這種人是正在修行而且已經修行很久的人,身無長物,什麼也不需要。出家人可能夏天只有一件葛衣,冬天只有一件蘆花襖,其他什麼也沒有。但若認為這種情況就是放下,那就錯了,因為他還有「放下」的念頭,所以未放下。

真正的放下是既不認為自己已放下,也不以為自己放不下;應該擔起的責任和義務照樣去做,應該接受的權利若能以之造福人群,也可以接受。

有人問我要不要錢?我說要;有人問我能否放得下錢?我說能。因為我要了錢,不是拿來享受而是去利益社會、弘揚佛法,我在幫他用錢而已。

放下的意思並不是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要,而是心中沒想到:「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這是我不要的,那是我非要不可的。」即使是成佛的念頭也要放下,這才叫放下。禪宗說修行要修到一絲不掛,好的壞的念頭、種種執著都放下,這不容易做到,但不妨揣摩著試一試。

🍀聖嚴法師聖嚴說禪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4943871
無事是貴人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無事是貴人

問:臨濟義玄禪師說:「無事是貴人。」我想他的意思並不是說養尊處優的人是貴人,而是心中無事、心無罣礙的人是貴人?

答: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心中有長短、好壞、多寡、善惡之分的是忙人。他們牽掛太多、計較太多;已經做了的好事記得牢牢的,若是壞事則想盡辦法掩飾辯護,做多做少都要跟別人比較,有成就即得意,不得志則失意。這些人心中有事,叫作有事的人。有的眾生自怨自艾、自己整自己,明明是火坑,還要往下跳,一邊跳一邊喊救命,還一邊埋怨有火;忙著造業忙著受報,這也是有事的人。

臨濟禪師說:「無事是貴人」,只要心中無事就天下太平,心中無事就不會有冤家敵人,沒有捨不掉放不下的人,也沒有特別親或特別怨恨的人,所以他不會傷害任何人,反而對任何人都有益處,因此他是貴人。有事的人是窮人,老是不滿足、老是在追求、老是在貪取。而沒有事的人心中經常很滿足、很自在;即使有錢也不會吝嗇驕傲,沒錢也不會自卑喪志,所以氣質高貴。與人相處或獨處時,都不會讓人有是非或讓自己捲進是非的漩渦;他是個貴人,也是個自由的人。如果經常斤斤計較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不奉獻自己於他人,即使位高權重財多,也是個賤人。

因此《六祖壇經》中說:「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心中沒有瞋恨貪愛,也就是沒有要排斥什麼,沒有要對付什麼,也沒有要追求、爭取什麼,所以可以把兩腳伸得長長地安心睡覺。這是心淨,而不是懶人,他們還是很努力地在接引眾生、教化眾生。

文/聖嚴法師聖嚴說禪

林果烱 🙏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4937639
如何消除虛榮心?
推薦1


pomerry20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omerry2001

✳️如何消除虛榮心?

在現今社會上,有一些人的生活過得非常奢華,出入坐的都是名車,甚至是加長的豪華轎車;家裡用的是各種黃金製品,甚至連馬桶都是金的。他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和別人有多麼不一樣,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也有人認為賺了錢就應該花光,因為財富如果不用,萬一哪天死了來不及享用,不就等於白賺了嗎?所以,有多少就要用掉多少,這是刺激他繼續賺錢的一種原動力。還有人則是認為,人生在世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如果賺的錢自己沒有用到而被他人花掉,多麼可惜、划不來啊!所以,寧可自己把錢花掉,也不願留給別人。這雖然不算是虛榮心,卻是一種浪費。

像這兩種人,無論是站在佛法的立場或是環保的觀點來講,都不應該鼓勵,而應勸勉他們不要這樣浪費。因為他們所用的都是地球上的自然資源,而自然資源是屬於大家共有的,並不是他個人的。

所以,賺到的錢能節省就該節省,不該拚命花錢享受。譬如車子其實沒有加長的必要,難道要把車當床睡覺?或是在車裡跳舞、喝酒?而馬桶能用就好了,有必要用到黃金打造的嗎?有的人就是為了與眾不同,反而表現出一種暴發戶的心態。如果樣樣都是金的,或用其他特殊的物質來製造成功的形象,不僅可能讓人覺得他心理有問題,對自己的身體也不一定有益。

要破除這種虛榮觀念,可以請他思考這樣做的快樂在哪裡?如果只是為了一時的滿足,卻招來別人的嫉妒,或被指責是浪費資源的人,這樣顯示闊氣有什麼價值呢?

但是,如果賺的錢是為社會謀求福利、改善人的觀念,以及幫助人的品質更好,生活得更安全、安定,那麼花錢就花得應該,花得有意義。

我曾經見過幾個很有錢也很會用錢的人,我到他們家拜訪的時候,發現家裡的陳設非常樸素,吃的、用的、穿的都很樸實。他們把賺來的錢都用在公司的經營和員工的福利,以及對社會的奉獻上,而不花在自己的個人享受上。因為他們認為唯有自然才是最好的,最簡樸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

所以,一個有教養和道德水準比較高的人,是不會有虛榮心的,因為他們明瞭不要因為財富而迷失了智慧的道理。

文/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

林果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676&aid=4935293
頁/共2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