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ww.pai-hang-bang.com)
(一)永遠不要說你已經盡力了
我在高中時體育特別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從來都是不及格。
到了清華之後,第一節體育課,
老師告訴我們每年要測3000米長跑,
跑不過不許畢業,取消推研資格。
怎麼辦?於是每天晚上10:30,
我們的自習教室關門,操場上的人就多起來了。
跑半個小時再回寢室繼續學習,練了一個學期,
我瘦了40斤,最後考試的時候我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
我們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鐘以內跑完了。
清華校訓“自強不息”給我的影響非常大。
所以永遠不要說自己已經盡力了。
什麼叫成功?
人們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這就叫成功。
(二)怎樣擠時間
大家如果到了清華可以看到,
所有的學生騎車都是飛車,走路幾乎都是小跑。
你很快從校門走進教室就可以比別人多看一會書,
多做一道題。時間久了,日積月累,
你就會在時間上佔有絕對的優勢。
充分利用課間10分鐘,我們一天可以擠出將近兩個小時,
可以比別人多做一套題。
所有人腦子裡想的都是利用別人休息的時間來充實自己,
使自己在今後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
同學們不要把清華的學生想得太牛了,
清華學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佔學生總數的1/4。
他們比你們多的東西只是對待自己未來的態度。
清華學生身上有一種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
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目標放棄任何誘惑。
就算在大年三十,清華的自習教室也會人滿為患。
用一位美國教授的話說:
“StudentsofTsinghua,noSaturday,noSunday,noholiday!”
就是這種精神鑄造了清華的神話。不這樣就很難考上清華。
(三)給自己找壓力
巨大的壓力才會有巨大的動力。
清華的學生有的也不是那麼喜歡學習的,
但是清華的要求極為嚴格,
四年之間只要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資格,
三科不及格就退學了,所以我們都要瘋狂地學習。
大二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夏季小學期共兩週。
第一周週一上午,我們在一間教室上了兩個小時課,
學了計算機的VHDL語言。
下課老師要求我們在周五之前編出一個主頻30M的CPU來。
所有的人都瘋了,因為上午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後來我們知道,在其他大學的電子系這門課要學一個學期的。
但是老師說得很清楚了,做不出來就不及格。
於是大家就瘋狂地跑到圖書館借書,
回去廢寢忘食地看,第一天看不懂,
第二天稍有點明白,第三天白天編了幾個簡單的程序,
晚上開始正式編程,編到凌晨3點,
週四編了一天加一個通宵,週五早上8點通過了驗收。
在此之前,我們沒有想到我們還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做這麼多事,
但是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我們完成了。
(四)情感問題
高中階段的感情是非常美好的,那種感覺很甜蜜。
但我覺得高中時候談戀愛太麻煩了
你得偷偷摸摸的,不能被老師和家長知道,
但是又一定會被發現,然後一次又一次地被找去談話,
最後只顧著煩了,什麼甜蜜的感覺都沒有了。
就算是上了大學,清華的情侶們到了大四也是基本都分手了,
所以我們好多大學的同學覺得與其費心勞神地找個女朋友還不如安心學習,
於是清華就有了“本科僧”“研究僧”的說法。
正是這些過著苦行僧生活的學生使得清華的學風在世界上都有口皆碑。
我們這個年齡多學一點安身立命的本事比尋求那些短暫的甜蜜要有意義得多。
我給大家的建議是,我們不妨做四年“本科僧”,
千萬不要到了最後發現自己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自責和苦惱。
(五)不要抱怨老師不好
清華的老師做研究都是大牛,
但是幾乎沒有老師好好給本科生上課。
沒有人教你怎麼辦,你不會倒是不正常的了。
有一次上微機原理課,
老師說,今天回去用Protel把課上的電路模擬一下。
同學們都說,我們是這輩子第一次聽說這個軟件。
老師說:“這是電子工程人員必備的軟件。”
轉身就走了。沒辦法,我們回去在圖書館熬了3天終於把這個軟件學會了。
一次數學課,老師讓我們回去用MATLAB畫一個三維的圖形。
同學們都說沒學過—這好像是數學系的一門必修課,
老師只說了一句:“沒學過?回去學呀!”
我們又是在圖書館耗了好幾天,基本弄明白了。
所以,當你覺得有哪一科學得不太好的,
一定不要埋怨客觀條件,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六)好的身體是一切的本錢
同學們如果真的要為自己的理想拼命的話,
必須好好鍛煉身體。
清華的口號是“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
所以清華的體育課之所以要求那麼高、那麼嚴格,
就是逼著大家好好鍛煉身體。
現在,我們班今年有20個人報名參加北京國際馬拉松
(全國報名的大學生只有5000人,清華就有3000人)
是為了體驗一下,二是對自己的耐力很有信心。
推薦大家多練習長跑,最好每天跑個1000米。
相信吧,等你們到了一流大學需要熬夜做研究的時候,
你們將會發現自己大學打下的身體健康根基是多麼重要。
http://blog.udn.com/pharos01/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