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任軍長的國民革命軍新一軍曾經威名遠播,二戰遠征緬甸時,曾經殲滅日軍10餘萬人,使日軍聞風喪膽,榮獲「天下第一軍」的美譽。
1946年,國共第一次四平決戰,國防部長白崇禧督戰指揮杜聿明部國軍精銳,孫立人的新一軍第一個攻入四平,重創林彪共軍,並一直沿松花江追擊林彪敗軍到臨近哈爾濱的雙城,令林彪四野共軍最為畏懼。
中共篡奪政權,使用了一系列卑劣無恥的手段:抗日戰爭期間,勾結侵華日軍,訂立「和平草案」;內戰期間,利用間諜滲透,從國軍內部竊取作戰機密,並以利益收買國軍江陰要塞司令,使中共軍隊渡過長江天塹。更有甚者,中共軍隊驅趕無辜百姓作炮灰擋在前面衝鋒,令國軍戰士不忍開槍。
威名遠播 令日軍和林彪四野聞風喪膽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簡稱新一軍,是蒋介石中央軍的五大主力之一,軍長孫立人,有「藍鷹部隊」的稱譽。二戰期間,孫立人指揮新一軍遠征緬甸,以傷亡1.7萬人的代價,擊斃擊傷日軍10.9萬人,立下赫赫戰功,以致日軍後來一聽新一軍、新38師大名望風而逃,贏得了「天下第一軍」的美譽。
1946年2月17日,新一軍開始奉調船運秦皇島。3月下旬全軍運抵東北。隨即北上鐵嶺,錦州,遼中,瀋陽,新民等地,期間無大的戰鬥,驅逐了一些每日搶劫強姦的蘇聯紅軍。
1946年5月,國防部長白崇禧飛赴東北,督戰指揮杜聿明部國軍精銳(包括孫立人新一軍)在吉林四平大敗林彪共軍,美國立即施加高壓,蔣介石被迫宣佈東北停戰,林彪敗軍死灰復燃,從此國共雙方軍事驚天大逆轉。(網絡圖片)
抗戰勝利後,國共第一次大決戰為1946年四平之戰,毛澤東命令林彪「不惜任何犧牲」、「死守長春」、「死守四平,寸土必爭」。原先蔣介石曾下令限東北行營4月2日前攻下四平,可是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指揮精銳國軍北上進展遲緩,前後拖延幾近兩月,中間尚有挫敗,蔣介石為此十分焦急。
當戰事持久拉鋸不下,雙方攻守最激烈的時刻,5月17日,蔣介石派首任國防部長白崇禧飛赴東北督戰。小諸葛白崇禧一到東北,即召開軍事作戰會議,重新調整作戰部署和進攻方案,國軍士氣大振。
5月18日,白崇禧偕杜聿明赴前線指揮所督戰,指揮孫立人新一軍、廖耀湘新六軍、陳明仁七十一軍分三路向四平林彪共軍進逼包抄。國軍只用不到三天時間,孫立人新一軍於19日率先攻入收復四平,將林彪十多萬共軍打得丟盔棄甲,傷亡數萬,林彪化妝成伙夫隨殘兵敗將狼狽逃竄。
白崇禧不顧蔣介石的先前命令,下令國軍乘勝追擊。孫立人新一軍對沿著松花江逃亡的林彪敗軍窮追猛打,一直追到距哈爾濱不遠的雙城。國軍飛機偵察發現新一軍的部分部隊已經追到了林彪敗軍的前方,此時卻突然傳來蔣介石發佈的東北停戰令。原來,正當林彪敗軍面臨滅頂之災時,周恩來慌忙哀求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馬歇爾幾次上廬山向蔣介石施加高壓,以斷絕美國援助相威脅,蔣介石被迫下達東北停戰令。
這場四平決戰自4月17日開始直到5月18日結束,足足打了一個月。中共東北民主聯軍(後改名為共軍「第四野戰軍」)調集14個旅(師)構成綿延上百里的防線,此戰之激烈甚至出現了新一軍50師用重炮、120多挺輕重機槍打爛泊羅子陣地的戰例,最終將林彪共軍隊殺退。
據中共民主聯軍總結報告顯示,四平一役,林彪軍隊元氣大傷,許多主力部隊失去戰鬥力,黃克誠部三師七旅,四平撤退後只剩3000餘人,喪失戰鬥力;萬毅之三師原有12000人,被追擊潰散逃亡只剩4~5000人,喪失戰鬥力;一師梁興初部剩5000人,保存部份戰鬥力;鄧華部保一旅損失嚴重;其次八旅、十旅、楊國夫部七師疲於奔命,損失慘重。中共不得不承認的損失數字是8千,實際損失遠遠不止,中共東野對此一直諱莫如深,具體的數字仍然是迷。
當時東北共軍流傳著「只要不打新一軍,不怕中央百萬軍」,就是中共軍隊見識到新一軍超強的戰鬥力後,很長一段時期由於恐懼而講出的。
然而,就是這支國軍王牌部隊,最終在遼沈戰役堅守長春,遭中共軍隊5個月的嚴密封鎖圍困。為了逼迫國軍投降,中共軍隊用機槍將逃出城的老百姓堵回去「餓死」的戰術,致使城中糧彈俱空。近期,網絡公佈了部份新一軍官兵照片,這些照片就來自長春圍城戰裡官兵未能寄出的家信。
中共假抗日真賣國 暗中勾結侵華日軍
八年抗戰中,中共執行了一條假抗日、真賣國、真擴張的路線。毛澤東所有的電報指示,都是制止中共軍隊抗日,教導他們如何消耗國軍力量,要求「長期隱蔽、積蓄力量」。
據塔斯社記者、莫斯科駐延安的特派員彼得(中文名字:孫平)揭露,他在無意中看到一份中共新四軍總部的來電,清楚地證實了中共領導與日本派遣軍最高司令部之間,長期保存著聯繫。日軍司令部的有關報告被人定期送到延安來。毛的代理人,只要需要,都可以在日本反間諜機構的嚴密保護下,暢通無阻地往返於南京與新四軍總部之間。
而大陸出版的《南京志史》披露的一則被封存了近半個世紀的醜聞證明了彼得的說法。該書揭露,1945年6月,設在南京的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來了一位神秘人物:新四軍聯絡部長楊帆。
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陷於戰線過長的困境。岡村寧次為挽救其被動的局面,向中共新四軍軍部發出了議和信息。延安方面反應奇快,經中共中央馳電批復,中共新四軍聯絡部長楊帆便啟程赴南京,與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副參謀長今井武夫開始正式談判,提出「局部和平文本草案」,日方答應讓出八個縣城,中共新四軍保持中立,並可以和日軍合作,共同對付蔣介石的國軍和美、英軍隊,協商好保持秘密接觸的級別、方式、地點、時間,為進一步談判做好準備工作。
間諜滲透 利益收買江陰要塞司令
抗戰期間的中共通敵賣國,積蓄力量,就是為了篡政作準備。而在內戰期間,中共使用間諜滲透竊取國軍作戰機密。例如:韓練成,國民黨黨史專家稱他為「導致神州陸沉的軍事共諜」,蔣介石次子蔣緯國稱他為「隱藏在老總統身邊時間最長、最危險的共諜。」,導致國軍萊蕪戰役損失數萬。熊向暉,胡宗南機要秘書,將胡宗南軍事命令傳給中共、使胡宗南屢戰屢敗。劉斐,中將,國防部參謀次長,將軍事計劃傳給中共。郭汝瑰,國防部作戰廳長,將孟良崮戰役軍事計劃傳給中共,使74師全軍覆沒,最終率72軍在宜賓投共。而傅作義的長女傅冬菊就是共產黨最隱蔽的間諜。
中共還使用利益收買的手段,渡過長江天險。國軍在長江防線擁有佔絕對優勢的海軍和空軍,中共用木船絕對不可能渡過長江。然而江陰要塞司令戴戎光,拿了中共五百根金條,於1949年4月21日共軍渡江時,突然利用要塞巨炮反轟國軍江防艦隊,艦隊突生巨變,來不及應戰,或沉沒或逃走,使中共軍隊輕易乘木船渡江,隨即逼近南京。
利用平民百姓作炮灰 打頭陣衝鋒
知名報人、大公報主編王芸生,1946年4月16日發表在上海《大公報》的社評《可恥的長春之戰》,痛斥中共軍隊:「進攻的戰術,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鋒,以機槍迫炮在後面督戰。」,「徒手的先鋒隊成堆成群的倒了,消耗了對方的火力以後,才正式作戰。」「實已到了最傷天害理的程度,驅市人為戰,縱使勝了,又有甚麼面子?難道真要把全國同胞犧牲了二萬萬以爭勝負嗎?請快軟軟心腸放下屠刀吧!」
(責任編輯:古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