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在1945-1965年出生者是目前人數最多的一個世代,全球總數超過2億人。
戰後嬰兒潮又被稱為「建造者」,是累積財富的一代。
過去,隨著這批戰後嬰兒潮進入不同人生階段,與之相關的議題,
如政治、財經與社會現象等,都成為當時的主流話題,並牽動時代轉變脈動。
像是六、七○年代,美國嬰兒潮人口帶動玩具、卡通、流行音樂成長;
七、八○年代,嬰兒潮人口進入結婚活躍期,帶動房地產、汽車業的成長;
八、九○年代,他們更帶動了個人電腦 和網際網路突飛猛進。
隨著戰後嬰兒潮世代年歲增長,這批為數眾多、創造財富也累積財富的退休人口,
成為消費實力雄厚的一群,也成為主宰未來經濟的強勢世代。
人口紅利期的成長動能
如果採用嚴謹的定義,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占總人口7成以上,其餘為被扶養人口(包括15歲以下幼年人口,以及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這就是最有利於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期」。考量進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占總人口達14%)後,老人中的「老老人」(超過75或80歲者)比例大增,其所需之扶養程度加權計算,那麼台灣於2000年跨入「人口紅利期」,而將於2020年左右脫離(圖一)。薛承泰指出,「以勞動力發展的角度看,台灣只有這黃金20年,未來不可能再有。
因為接下來老人比例與數量會迅速增加,勞動力比例與數量均會減少。」
台灣地狹人稠,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近639人,在全球超過1,000萬人口地區的排名,僅次於孟加拉。有人因此認為,台灣人口若能減少一些,環境衝擊降低,生活品質也能提升。
這個說法固然言之成理,卻必須注意台灣在未來20年內,還是很難感受人口總數的減少。台灣雖然生育率低,但每年出生人數仍多於死亡人數,且淨遷移數是正數,估計至民國107年才會零成長,而且,107年之後的10年,每年減少的人數有限。
簡言之,20年後,台灣人口仍約是2300萬人,但在這段時間必然會面對「人口年齡結構」的明顯改變,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數量和比例將大幅增加,這個衝擊(退休潮、老人安養、各級學生數的緊縮、勞動力減少與老化等)不僅來勢洶洶而且影響深遠。
薛承泰強調,「即使產業政策等各方面條件完備,還需要足夠的勞動力釋放出來,才能看到成效。」換言之,如果做為經濟動力的「人口結構」因素出現失衡狀況,一國的總體經濟、勞動市場、金融及消費市場都會受到影響。
未來用能力與意願界定退休
如果比較世代差異,嬰兒潮的上一代,生存心態是適應,不斷要應付戰亂與貧困,必須不斷累積,但卻一直匱乏,因此很失落。面對生命較為被動,也較無概念、能力去規劃退休生活。
嬰兒潮下一代的生存心態,則是繼承,是最安定的一代,會去修正、繼承嬰兒潮世代的成果,因為大事都被嬰兒潮做過了!
隨著社會轉型,老人認同觀也在轉變。以前農業社會,老人是經驗體,備受尊敬;但是,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就以工具性的角度,定義老人是「非生產力」、是必須被照顧的一群人,因此對老人的態度較輕蔑,社會恐懼「老」這件事。
未來用能力與意願界定退休
如果比較世代差異,嬰兒潮的上一代,生存心態是適應,不斷要應付戰亂與貧困,必須不斷累積,但卻一直匱乏,因此很失落。面對生命較為被動,也較無概念、能力去規劃退休生活。
嬰兒潮下一代的生存心態,則是繼承,是最安定的一代,會去修正、繼承嬰兒潮世代的成果,因為大事都被嬰兒潮做過了!
隨著社會轉型,老人認同觀也在轉變。以前農業社會,老人是經驗體,備受尊敬;但是,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就以工具性的角度,定義老人是「非生產力」、是必須被照顧的一群人,因此對老人的態度較輕蔑,社會恐懼「老」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