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優勢 台灣拿什麼較勁?
台灣最大競爭對手韓國,和歐洲的FTA即將實施,
韓美FTA下半年也可望通過,
台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關鍵的半年,台灣手上只有一張王牌──ECFA,怎樣才能增加贏面??
韓歐自由貿易協定(FTA),七月一日將生效實施。
加上東協、印度以及有望在下半年獲得美國國會過的韓美FTA,韓國已成為唯一和全球前兩大經濟體──歐盟、美國,以及兩個成長最快的新興市場──印度與東協,都簽定FTA的國家讓台灣備感壓力。
唯一的缺憾,就是韓中沒有FTA。
一張王牌對四張好牌,台灣有贏面嗎?
韓歐FTA 侵入性威脅
不論對韓國還是歐盟來說,韓歐FTA都是史無前例。
從韓國來看,這是市場規模最大的FTA。對歐盟來說,這是和亞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FTA。對雙方來說,是史上範圍最廣、開放幅度最大的FTA。除少數敏感性產品外,雙方要在五年內,將彼此98.7%的工、農業產品關稅降到零。
「韓歐FTA比任何其他FTA都更具侵入性,」台北歐洲經貿辦事處副處長馬人杰(Tamas Maczak)形容。
對這個空前未有的FTA反應最激烈的,除了當事國之外,大概就是台灣了。
機器工會早在去年初,就著手評估韓歐FTA對台灣機械業帶來的衝擊。全球最大自行車輪胎供應商、建大輪胎董事長楊銀明警告,台灣自行車在最大海外市場歐盟的競爭力,將受到韓國威脅。
經濟部最近也派出常務次長梁國新趕赴布魯塞爾,遊說歐盟和台灣洽簽經濟合作協議。
不過,荷蘭外商投資局台灣區執行局長漢納爾(Jan Huner)最近在一場座談會中明白指出台灣是歐盟的重要貿易夥伴,也絕對在歐盟對外洽簽FTA的雷達螢幕上,但目前並不是歐盟貿易政策的優先工作。
台美之間的貿易投資架構協定(TIFA),也因為美國牛肉進口問題,被無限期延後。
台灣的贏面似乎不大,但韓國卻不是這麼看的。
-天下雜誌 100年6月15日
自由貿易帶來台韓新競合?
ECFA對韓國而言,是非常令人震驚的事件,《朝鮮日報》甚至創造「Chiwan」這個新名詞,來形容兩岸合體帶來的威脅。
中國同時是台韓兩國的最大出口市場,韓台也分別是在中國市佔率排名第二、三的國家。台韓對中國的前十大和前百大出口商品分別有高達五項和六十一項重疊,彼此是對方最大的競爭對手。
韓國漢陽大學教授趙炳是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認為,兩岸簽訂ECFA後,韓國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極有可能被台灣超越,尤其是石化、鋼鐵、機械三項。「未來在中國市場上,可確定韓國的競爭力將會落後台灣,」趙炳世認為。
他更強調,若將台灣的技術能力與中國的資本、市場相結合,台灣的行動電話、石化、面板、半導體等企業的競爭力,將大幅提昇,有望晉升全球品牌的中心,對韓國產生威脅。
韓國的對策是加速和中國商簽FTA。六月十五日南韓外交通商部與中方代表在濟州島會談。總統李明博也親自出馬,為三星與LG取得在大陸投資7.5及8.5代面板廠的許可,領先台灣。
此外,趙炳世更建議,韓國企業可仿效日企,和台灣合作進中國,甚至建議和台灣洽簽FTA,透過台、韓、中三方結合,化解ECFA對韓國的衝擊。
巧合的是,安永會計事務所在一場「企業如何因應韓歐FTA」的座談會上,建議台商可考慮投資韓國,享受零關稅進歐盟市場。僅管有些會計師認為投資韓國成本過高,並不可行,但不失為一個全新的佈局思考。
本來被韓台各自視為威脅的ECFA與韓歐FTA,竟意外地為台韓企業找到連結點,打開一個全新競合格局的可能性。
不過,韓歐FTA已是個包羅萬象、有實質內容的協定,ECFA至今除了早期收貨清單之外,還只是個空架子。台灣能否利用ECFA,打開一個新的局面,就要看後續兩岸協商的結果。
http://blog.udn.com/pharos01/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