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Paddy Republic
市長:Pharos  副市長: Stupid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Paddy Republic】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pharos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雍正奪嫡之謎
 瀏覽5,527|回應3推薦5

Pharo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Akiralee
◆cy36◆☆★◎㊣▲▼
龍女CHANG, HSIU-FEN
華碩
Pharos

雍正奪嫡之謎 

雍正皇帝一生最為人爭議的,是他繼承王位的合法性。坊間一直流傳,康熙臨終前立下的遺詔,曾被人由「傳位十四子」篡改為「傳位于四子」,此事因而成了滿清王朝的一宗奪嫡疑案。康熙的這封遺詔最近在台灣公開展出,是否能還雍正一個清白? 

雍正皇帝登基的事,一向是歷史疑團,據野史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康熙病情突然惡化,傳諸王子入見,王三子、王七子、王八子、王九子、王十子、王十二子、王十三子以及步軍統領、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等八人急至御榻前,康熙下達詔書,當時身為四子的胤禛(雍正)並不在場。 

及後胤禛趕到康熙所在的暢春園,三次晉見康熙問安,至夜間戌時康熙去世,由隆科多向胤禛宣讀遺詔,據說他當時並無繼任王位的心理準備,眾王子向他叩首,他還呆立當場。 

但有說康熙彌留之際的遺詔,已被當時控制局勢的雍正和隆科多篡改,遺詔上本為「傳位十四阿哥」,但「十」被改為「于」,結果雍正成功奪位。這個版本流傳已久,成為不少歷史故事的題材,當年改編自二月河名著《雍正皇朝》的電視劇,在香港播映時更掀起「雍正熱潮」。 

不過,六月二十六日才對外開放的台灣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展示了大量清朝內閣文物,當中包括這份清聖祖康熙所立的遺詔,完全推翻了此「改字」之說。 

遺詔原文已正式曝光,當中關鍵之句是:「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廿七日釋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依此為據,與傳聞「傳位十四子」的說法明顯大有出入,雍正並未奪嫡,他繼承大統是出於康熙皇帝旨意,並無添加兩筆,將「十」變「于」。 

雍正的清白可謂得來不易,因為遺詔是混雜在清朝內閣大庫檔案中,曾經險被一把火燒清,幸被台灣大學前校長傅斯年一手救回。 

內閣在清朝是庶政中心,大庫收藏詔敕、題表奏章、史書、黃冊等文件,但歷代皇帝均沒有設專員管理,因此損毀嚴重,至宣統元年,更因庫牆倒塌,大批檔案準備將之燒毀,幸得學部參事羅振玉阻止,輾轉交給歷史博館籌處,及後又因欠缺經費,被分裝成八千個麻袋,以銀洋四千元賣給北京同懋增紙廠。 

在險被誤當廢紙處理掉之前,羅振玉以一萬二千元贖回,最後在當時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傅斯年(後來成為首任台灣大學校長)奔走下,由中央研究院購入,成為研究明清歷史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由於檔案在初步整理時,並未料到會尋到「寶」,以致當年中研院曾流傳一則笑說,當時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李濟半開玩笑的說:「難道在這批檔案中,找到滿清不曾入關的證據嗎?」 

事後證實,這批檔案確實解開不少歷史疑團,在全部共計二十一萬一千九百一十四件檔案中,不但發現雍正奪嫡並非史實,還發現清朝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年輕時高中科舉進士第二甲第卅六名的小金榜,以及清朝圍剿鄭成功的詔書等。 

雖然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公開,打破「十」被改「于」的說法,但仍有歷史學家指出,此備受後世爭議的繼位事件中,仍有疑點。 

例如隆科多是這宗疑案的關鍵人物,康熙去世時他肯定在場,雍正繼位後,為何絞盡腦汁要置他於死地?康熙晚年貼身侍趙昌,常傳達康熙的命令,最終亦難逃雍正毒手。另外,康熙死後葬在東陵,雍正則長住圓明園,另建西陵,似乎要遠遠躲開父親。歷史學家認為這類悖於常理的舉止,反映迷信思想濃厚的雍正,可能自愧做了對不起父親的事,故不排除雍正確曾改遺詔,只不過手段不如民間傳說般單純。

 

大紀元127日訊】清史研究中的最大謎案之一是有關雍正(胤禛)繼位的問題。那種觀點認為雍正在康熙病逝前後,精心策劃了篡奪皇位陰謀。最近,皇室後裔發現雍正確係篡奪皇位的新證據。
據北京科技報報導,近日,上海學者金恆源(愛新覺羅.恆源)在專業期刊《史林》上撰文指出,根據對有關史料的重新解讀,發現兩份滿文《康熙遺詔》中均無由皇四子繼位的明確記載;所謂「八人同受面諭」是雍正後來的偽作;現存「遺詔」也是大臣隆科多受雍正之命所偽造。

金恆源在文章中指出,著名清史專家王鐘翰曾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珍藏的滿文《康熙遺詔》進行考證,王鐘翰證實,原件是殘缺的。在這份滿文的《康熙遺詔》原件中,並沒有「皇四子……繼位」的內容。也沒有「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這最重要的一句話。

台灣中科院史語所精通滿文的清史專家李學智,對目前所見的所謂《康熙遺詔》進行了 考證。據他判斷,全部是康熙去世三日後,由胤禛偽造的。李學智指出,在偽造遺詔的過程中,首先存在著隆科多「票擬」(即起草)遺詔的事實。

可見,康熙去世時,胤禛、隆科多並沒有能拿出遺詔來,是隆科多搶先「口述」康熙留下由皇四子「繼承大統,即皇帝位」的「遺言」。而且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又是隆科多一人在雍正命令下獨自起草了《遺詔》,十六日宮內宣讀的雖然是內務府、翰林院會同撰寫,但底本卻出自隆科多之手。

金恆源在文章中指出,據史料記載,康熙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晚9點左右「賓天」的,而在臨終這一天的凌晨13點間「急召」胤禛。而胤禛到達 暢春園之前的上午7點左右,康熙已將三、八、十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急召入宮,宣佈了「皇四子人品貴重……著繼皇帝位」的決定。但這些都是雍正在當了皇帝 7年之後,才突然舉出的證據。

金恆源認為,如果確實存在康熙在他去世的當天上午當眾宣佈「四阿哥繼位」一事,以胤禛的一貫為人和即位合法性鬥爭的慘烈程度,胤禛斷無可能把如此重要的信息拖延到7年以後再作宣佈。所以,答案只有一個,「八人同受面諭」一說完全是雍正、張廷玉等人編造的偽證。

金恆源指出,太平盛世的皇帝大行之禮非同小可,新主必要與皇子、重臣會同禮部仔細研究方案,選定吉日隆重舉行,但是胤禛、隆科多急不可耐匆匆舉行康熙大殮的做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藉機把皇子、大臣馬上召進宮來。一旦進宮,在隆科多嚴密監控下,只能俯首就範。

 

 

 

清代的帝王中,很多人都對書法創作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在清代十二個皇帝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書法最好,他們酷愛書法,其個人的喜愛與推崇對 清代書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此前的書法史上所未見。康、雍、乾時期,大量接觸漢文化,康、雍、乾三帝身體力行,他們尊崇漢儒文明,學習漢人的典籍、 藝術,將書法作為宸翰日課,而他們本人由於得到傳統的訓練,再加上飽覽內府名帖名碑,書法造詣自然也都頗為深厚。這些帝王圓熟流暢的筆 墨,雖談不上出類拔萃,但我們也可以從中感受到雍容典雅的帝王之氣。

 

清朝帝王比起大部分的漢族帝王 都要有學問, 都要用功的多.

清朝版圖除了元朝四大帝國外, 算的上是史上第一.

清朝生產力在17, 18世紀 佔全世界90% ...

 
http://blog.udn.com/pharos01/article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275&aid=4869858
 回應文章
歷史
    回應給: 傻貓(詩生活)(tq6131) 推薦1


Pharo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abcteddy

歷史讓我們知道真相 鑑往知來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275&aid=4945298
馬上分享FB
推薦0


傻貓(詩生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傻貓歷史一向很差,還好電視劇幫很大

至少能夠略窺本文所述堂奧,嘻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275&aid=4944815
雍正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謎
推薦3


Pharo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傻貓(詩生活)
abcteddy
龍女CHANG, HSIU-FEN

雍正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謎

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一書中,就謀父逼母弑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等十項大罪,進行自辯,頒行天下。然而,事與願違,欲蓋彌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動而曲折的歷史故事。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讓我們一一分析:

雍正是否毒死皇父?一種說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送的人參湯被毒死的。這話從倫理、法理、情理講,既悖於情,也不合理。從當時的具體環境、周圍條件分析,既違背史實,也絕無可能。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義覺迷錄》說:“逆書加朕以逼母之名。看來當時雍正逼母說流傳很廣。雍正生母烏雅氏,生有三個兒子:胤禛、允祚(5歲死)、允禵。傳說:雍正繼位後,將允禎調回北京關押起來,他母親想見允禵,雍正不准。太后一氣之下,撞死在鐵柱子上。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允禎被囚禁,作為皇太后能不生氣嗎?時人將雍正母親的死同雍正囚禁胞弟聯繫起來是很自然的事情。

雍正是否弑兄殺弟?雍正繼承皇位之日,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6天,諸王非得令旨不得進入大內。箭在弦上,形勢緊張。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即雍正的大哥允禔、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佑、八弟允禩、九弟允禟、十弟允、十二弟允祹、十三弟允祥、十四弟允禵、十五弟允禑、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

大阿哥允禔,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康熙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並嚴諭:疏忽者,當族誅。允已成為一隻不見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死,以貝子禮殯葬。

二阿哥即廢太子允礽,被禁錮在咸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允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允死去。

三阿哥允祉,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後,以允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允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允祉心裡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後,乾脆將允祉奪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允祉死。

五弟允祺,康熙親征噶爾丹時,曾領正黃旗大營,後被封為恒親王。允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藉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允祺死。

七弟允佑,雍正八年(1730)死。

八弟允禩,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允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後,視允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允心裡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允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裡,命將允福晉趕回娘家。不久,藉故命允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後命削允王爵,高牆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允幽禁多年,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九弟允禟,因同允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允心裡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允出家!他藉故將允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允名為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不久又給允定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允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於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允,因黨附允,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還喀爾喀(今蒙古國),命允印冊賜奠。允稱有病不能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藉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才開釋,後死。

十二弟允祹,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允為履郡王。不久,藉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後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允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享年78歲。

十四弟允禎,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允,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之黨篡改為,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允禎進城弔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于景山壽皇殿。乾隆繼位後,將其開釋。

十五弟允禑,康熙死後,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允祥、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允祥,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詳。雍正繼位,即封允祥為怡親王,格外信用。允祿,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後,襲封莊親王。允禮,雍正繼位封為果郡王,再晉為親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繼任宗人府宗令,管戶部。允祥和允禮顯然早加入胤黨,只是康熙在世時,十分隱秘,沒有暴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275&aid=486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