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Paddy Republic
市長:Pharos  副市長: Stupid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Paddy Republic】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韓建民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問題解決
 瀏覽2,607|回應2推薦2

建民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快樂肥妞
Pharos

 

建民分享:
問題解決
是從人類學習與認知的課程我挑選出來
也利用一點時間
做出一些較簡要的重點與大家分享!
希望在問題解決這文章裡能幫助到大家。


問題解決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心,也是我們主要學習的方式。積極的問題解決是為了達到目標的學習行為。
為了探究問題解決的行為;許多諸家學者分析歸類不同的問題類型,其共同點為問題類型可視為一條連續性線上的許多點,而非斷然二分法的分類。
問題解決的關鍵歷程由找出真正的問題開始,接續是縮小問題解決的空間及具體的彈性策略的展現。
彈性策略又如隨機嘗試錯誤法、爬山法與目標手段分析法,要提升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可藉由開始練習、不要急著解決問題、由於不同角度改變問題的定義、及設定次目標以縮小問題空間。
更重要的是對於新的問題源源不絕出現,在不斷的問題解決歷程中,增進新的知才能累積成為解決問題的專家。 

【何謂問題解決】
杜威指出對一般人而言,如果事情進行的很順利,我們往往就不會思考什麼?只有遇到困難、障礙、以及挑戰我們才會停止正在進行的工作,開始思考該如何處理面對問題。
問題的定義可以是十分廣泛的,問題的層次與類型也迴異,部過可以確定的是有些問題是不用解決的,而有些問題並沒有真正的被解決。
我們每天面臨的問題千百種為了解決問題的歷程,心理家必須設定各種特殊的問題,觀察研究對象在遇到問題、接觸問題、企圖解決問題時所顯示出來的反應;而為了能夠有系統的研究分析與解釋觀察到的行為與現象,研究者也為問題解決訂下了範疇,而不泛指所有解決問題的行為。

【問題解決是達到目標的行為】

鄧克歸納出以下一般人解決問題的歷程大致是:
1.
提出錯誤的解決問題方法,但並非不恰當。
2.
每一個想法都會重新解釋這個問題。
3.
任何一個階段,都是根據其目標功能的特徵來判斷是否可行。
4.
盲目的解決方法不會超出產生問題的特殊情境。
鄧克認為在解決問題實驗的嚴格推理過程中,一般人傾向對情境分析情境,以便發現其中所包含的條件和關鍵的因素,透過這些條組織,使得解決問題方法愈來愈清楚,同樣也對目標分析便能看到為了從認識問題到解決問題到底需要做些什麼,然而在問題解決進行嚴格推理的做法在日常生活上卻是比較少見。

【問題解決是初始與目標狀態的改變】

紐維爾和賽門認為問題應該包括三個特性:
1.
初始狀態:
問題形成當下,問題解決者處於怎樣的情境?已掌握的資訊有哪些?
2.
目標狀態:
解決者想達到的狀態,可以是具體的移動、也可以是抽象的符號解答。
3.
行動:
為了達到目標所採取的動作如知覺思考的抽象心理動作。
mayer
1992〉在思考、問題、問題解決、認知,一書則提出整合性的定義,認為問題具備下列三個特性:
1.
初始狀態:
問題起始特定的情境條件、物體、訊息等。
2.
目標狀態:
問題所達到的最終狀態,思考就是將問題從初始狀態轉換為目標狀態的努力。
3.
障礙:
每位思考者都有將問題的初始狀態改變為目標狀態的特定方式,然而思考者並不知道正確的答案,也就是解題行為順序並非立即可知。 

【問題解決是目標導向的認知活動】

解決問題時,知識的不完整,會促發我們努力地去了解自己的經驗,並主動尋求知識以填滿認知上的空白和解決矛盾的衝突。
在尋求的歷程中,有些思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思維,有些則是無關緊要的。由關鍵的認知歷程大致可分為5:
1.
重新界定問題
2.
設定次目標
3.
選擇解題的策略
4.
資源的調度與分配
5.
監控與評估問題解決的結果 

【問題解決學習與創新的核心】

從廣泛角度來看分析能力是解決任何問題的基本能力;這個分析能力也是創造力的核心能力之一。
從鄧克到史騰伯格等學者他們將問題解決的範疇從結構嚴謹的實驗室情境,擴大到真實情境中,我們從上面四種觀點來看問題解決的本質內涵,在不同研究中雖有不同定義,但我們可以了解的是它主要基本的特質。

【問題的類型】

.瑞特曼的分類
依據問題的已知條件和目標狀態的明確度將問題分為四種類型:
1.
條件和目標定義明確
2.
已知條件明確定義而目標不明確
3.
已知條件不明確定義而目標明確
4.
已知條件和目標都不明確
. 格林諾和賽門的分類
則以解題思考的步驟分為四種:
1.
轉換的問題
已知明確定義的起始狀態和目標狀態,解題者需要找出達成目標狀態的一系列運作過程。
2.
組織的問題
已知所有的要素和對目標一般性的敘述,問題解決需要者需要以解決問題的方式組織所有的要素。
3.
歸納結構的問題
問題解決者需要發現和資料一致的通則或組型。
4.
演譯規則的評估
已知前提,決定結論是否邏輯。
.史奇爾和梅克
從問題的結構、方法、答案來分類問題將問題分為五種形式:
1.
提問者和問題者皆了解問題的結構以及解題的方法,但只有提問者知道問題。
2.
提問者和問題者皆了解問題的結構,但解題方法和答案只有提問者知道。
3.
提問者和問題解決者皆了解問題的結構,提問者明白有多種的解決方法和答案只有提問者知道。
4.
提問者和問題解決者了解問題的結構的結構,但提問者和問題解決者皆不了解解題的方法和問題的答案。
5.
提問者和問題解決者皆不了解問題的結構、解題的方法和問題的答案。 

【問題解決的關鍵歷程】

.找出真正的問題
我們都了解,解決問題沒有比了解真正的問題更重要了。要了解真正的問題,一就是理解到手邊有一個問題要怎麼解決,察覺一個問題情況,必須先承認它的存在。
了解承認問題之後,第二步是找出問題究竟是什麼?所以解決問題最大的關鍵是找出真正的問題,重新界定問題,也將調整心理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將決定你如何解決它。
.縮小問題解決的空間
所謂問題空間是指問題的「初始狀態」與「目標狀態」之間的差異空間,在初始狀態和目標狀態之間都存有大量可以選擇的途徑,透過合理的操作產生的所有問題狀態的集合就稱做基本問題空間,影響問題解決表現的關鍵往往在於問題解決者對「問題空間」的設定。
.彈性的運用策略
〈一〉隨機嘗試錯誤法
面對一個問題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嘗試所有可能的策略直到成功為止。
〈二〉爬山法
爬山法就像爬山一樣,也比較有系統,靠著每一步持續往上,就愈往前接近目標,解題者所需要的只是選擇策略使其當下能夠更接近目標,而不需要看見所有從的現狀到目標路徑,因此認知負擔並不大,但它的缺點會導致當下高地效應,也就是在問題空間中目前的狀態比其他的狀態更接近目標。這種直線往前只有一個山丘需要登頂的問題狀況下,每一步都會更上一層樓,但若是遇到有山丘又有山谷的問題,需要暫時離開目標繞道而行才能達到目標就反而阻礙了問題的解決。
〈三〉目標手段分析法
注意當前狀態和目標狀態以減少這個差異
設立一個子目標以減少這個差異
選擇一個可以實現子目標的行動
在目標手段分析法中,通常問題解決者一次只能處理一個目標,解題者需要評估現況與目標間的差異;當目標不能達成時,就必須建立子目標減少現狀與目標間的差異。 

【提升你的問題解決能力】

〈一〉 不要急著解決問題
了解真正的問題何在,才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關鍵。要能夠適切的解決問題,就得花時間研究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杜威曾說:「發現了問題;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不過,研究發現,生手大多是看到問題,就想如何解決問題的方式,而沒有想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問題」。

〈二〉 從不同的角度改變問題的定義

具體而言,就是從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問題。許多問題難以解決,大部分是來自解決者對問題心存既定的心向而造成思考上的功能固著。

心向是一種心智思考的架構,包括對問題的解釋以及解決問題的歷程的既定的問題,會固定使用以往認為有效的策略,而忽略新問題的特殊性,突破既定的心向,最好的方式就是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定義問題。

〈三〉 設定次目標縮小你的問題空間

當問題太大或者不熟悉的狀態下,我們很容易流於隨機的嘗試,或者亂了陣腳。

在這樣有效的方式,就是設定次目標,縮小目標和現狀間的距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275&aid=4639837
 回應文章
保密機制
推薦0


建民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個案在輔導或是社工領域

它們強調的是個案保密

所以個案的資料

是不能外流的

所以建民大多是用課程的內容分享

就算以後成了社工人員

還是要保密的

請您見諒!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275&aid=4641295
歡迎
推薦0


Pharo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歡迎您能拿些個案 議題 套招 發起城市市民討論 這樣大家會更有參與感 成就感

歡迎加入城市 一起成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275&aid=46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