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二二八演義 陳儀真相館
市長: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二二八演義 陳儀真相館】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楊渡:1945年至1949年 不是只有二二八!
2019/03/07 22:54 瀏覽1,394|回應0推薦0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八!消失的4年 台灣史被扭曲
2017年05月26日 04:10 旺報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26000760-260301


文化總會前祕書長楊渡耙梳台灣史,
指1945到1949這4年間不是只有228,
台灣其實當年已透過國民參政會積極參與中華民國的政治體制運作。(本報系資料照片)
「1945年至1949年,不是只有二二八,這段時期的台灣史被刻意地忽視了。」
而這4年歷史的「消失」,也就造成兩岸連結的刻意失落,
也令分裂勢力藉此得以高呼「台灣民族論」和地位未定論等。
中華文化總會前祕書長楊渡,近年一面創作小說一面耙梳台灣史的過程,
令他25日不禁感慨:「凝視過往,會發現台灣早已參與在中華民國的大歷史裡,這是兩岸連結的史實。」

1946台籍公費生 菁英被兩岸遺忘
日據時代 數百台青回陸求學
楊渡指出,過去談到1945年至1949年的台灣史,似乎永遠只看二二八,
然而「這只是歷史的一段」,過去國民黨囿於失去政權而不願提及這段歷史,
台獨史觀者更刻意將這段兩岸的連結史忽略。
事實上,當時的台灣正是地方自治的起步階段,全省8縣9市參議會選舉出29位省參議員;
同時,1946年更舉行了國民參政員選舉,選出了8名參政員赴南京參與「制憲國民大會」,
「當時選舉其實很激烈,也可見台灣各界當時已積極參與進中華民國的大歷史體系。」

台已參與中華民國運作

正因為當時的選戰打得激烈,台灣各界參選積極,
而當時的台灣初開始學習地方自治,各派系間的恩怨,
也埋下二二八事件時彼此誣告的伏筆,「如制憲國大代表張七郎就是被誣陷而被槍殺。」
如今回顧這段被遺忘的台灣史,也讓人重新檢視二二八事件的複雜背景,並非全然「官逼民反」所能論定。

楊渡也指出,據《陳逸松回憶錄》可看出,當時陳逸松等人於1947年5月赴南京面見蔣介石時,
就曾當面陳情,主張二二八事件中大多數人並非暴民,應予無罪釋放。
「由此亦可知,當時台灣的參政員與中央是有直接溝通管道的」,
包括台灣銀行當時在南京租下房子,作為台灣參政代表開會時的居所,都
可見台灣參與中央政治體制良性且密切的互動。
「這是兩岸連結的史實」楊渡說。

台民族論刻意分裂連結

楊渡指出,兩岸問題的根源是國共內戰,
倘若不然,「台灣早已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參與體制運作幾十年。」
他表示,若回顧這段台灣史,即能清楚地認知問題的根源,
刻意忽視這段台灣參與中央政府體制的歷史,
而去談「台灣民族論」等,實則也是政治意識扭曲歷史的例證。

(旺報)

1946台籍公費生 菁英被兩岸遺忘
當年報紙上公布台籍公費生榜單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26000763-260301
日據時代 數百台青回陸求學
旺報觀點-關注台灣史 別忽略多樣性

台灣光復1年後 各級民代皆台人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26000770-260301
1945年各級議會會員有6成是日本人,雖然當時日人僅占台灣全部人口的6%。
但光復1年後舉辦的各級民意代表選舉,百分之百都由台灣人當選。
日據時期50年,在台北州、高雄州、台南州、台東廳、花蓮港廳等7州廳的知州事(縣長)、廳與市長,
首善之區的台北市長與重要大縣的台北縣長,未曾由任何一名台灣人出任。

1945年初,台灣陳儀政府就派台南人黃朝琴、台北人游彌堅出任第一、二任台北市長
,連震東、劉啟光、謝東閔分別擔任台北縣長、新竹縣長、高雄縣長;台北市政府的一級主管,也都是台籍菁英。

此外,雲林人李萬居接任日據末期台灣唯一報紙《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南投人林忠則接任台灣廣播電台總台長。
最重要的是,1946年選出的7078名基層鄉鎮民代表與區代表,523名的縣市參議員、30名省議員等全部都是台灣人。
相較之下,1945年全台486名州議會員、市會議員、廳協議會議員中,日人高達296人,占60.9%,雖然當時日人僅占台灣人口的6%。

(旺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198&aid=594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