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四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呂向‧故金剛智三藏行記)
復有灌頂弟子正議大夫行中書舍人侍皇太子諸王文章集賢院學士呂向。敬師三藏因而紀之曰。
和上本中天竺國剎利王伊舍那靺摩第三子也。後因南天國王將軍米准那薦聞。遂稱南天竺人也。
年始十歲於那爛陀寺出家。依寂靜智師學聲明論。年十五往西天竺國。經四年學法稱論。卻迴於那爛陀寺。年二十受具戒。六年學大小乘律。又學南宗般若燈論百論十二門論。年二十八於迦毘羅衛城。就勝賢論師學瑜伽論唯識論辯中邊論。
經三年至三十一往南天竺。於龍樹菩薩弟子龍智年七百歲今猶見在。經七年承事供養。受學金剛頂瑜伽經及毘盧遮那總持陀羅尼法門諸大乘經典并五明論。受五部灌頂諸佛祕要之藏無不通達。
遂辭師龍智卻還中天。尋禮如來八相靈塔。其後南天三年亢旱。其王捺羅僧伽補多靺摩遣使迎請和上。於自宮中建灌頂道場請雨。其時甘澤流澍王臣欣慶。遂為和上造寺安置。
經餘三載。國南近海有觀自在菩薩寺。門側有尼枸陀樹。先已枯悴。和上七日斷食行道。樹再滋茂。菩薩應現而作是言。汝之所學今已成就。可往師子國瞻禮佛牙。登楞伽山禮拜佛跡。迴來可往中國禮謁文殊師利菩薩。彼國於汝有緣。宜往傳教濟度群生。聞是語已不勝忻慰。僧徒咸聞其語。寺眾乃曰。若菩薩降臨尼拘陀樹枝葉滋榮。去即枯悴。以此為侯經三七日。卻迴辭其國王。將領弟子道俗八人。往師子國至楞伽城。王臣四眾以諸香花迎禮和上。至其宮側復往無畏王寺頂禮佛牙。持諸香花精誠供養。遂感佛牙放光空中成蓋普現。大眾咸睹斯瑞。便住其寺半年供養遂詣東南往楞伽山。逕中路禮佛眼塔。其時行道一日一夜。無願不果。
次至七寶山城。次行至嚕呵那國國管寶山。其山土地足多羅樹。國王先信小乘。聞和上至出城遠迎。就王宮殿廣陳供養。經一月餘日和上為說大乘理性。便能悟入信受欣喜。即廣施雜寶和上不受云。本來意者頂禮佛跡非為珍寶。遠來至此願示其路。王即遣人持輿令和上乘。上送至山下。其山多諸猛獸師子毒龍野人羅剎。黑風苦霧常守護此山上珍寶。非是禮聖跡人。不可昇上得入此山。
和上於山下焚香頂禮發弘誓願。願見昔佛在世說法之時山神。發願已畢天開霧散猛獸潛藏。遂與弟子於山北面近東渡水。而上卻轉向西北又西南尋谷攀藤接葛。異種孤危至山中腰。近次北面有一泉水流出。其中總是紅頗梨瑟瑟金銀諸寶。又多寶性草及曼陀羅花優缽羅花。時逢龕崛皆是先靈修道之處。山中香花草木不可稱計。不停不滯七日攀緣方至山頂。尋求靈跡見一圓石。可高四五尺許方廣可有二丈。佛之右足隱在石上見有損缺。心即生疑謂之非是佛跡。仰天號泣憶昔如來。遂感五色雲現及有圓光佛跡相輪分明顯現。聞有聲言。此真佛跡。但為往代眾生將來業重留此跡耳。聞已歡喜香花供養。入定一日。從定出已七日旋遶。把石尋緣行道。其佛跡外石上有數石盞。亦中然燈。
時有野人將甘蔗子椰子蕉子署藥等來施和上。時弟子見之四散奔走。和上言曰。此來供養非損汝輩。便取所施與授三歸戒。其野人將小石施佛跡上打碎取喫。何謂如是損其心上。云治心痛。從此驗知佛跡漸損。其上多風不可久住頂上四望去。其山下五六十里外周有山圍繞。狀如域壁。山上總是白雲。國人號名楞伽城山。山外西北連師子國界。餘是大海。當觀望之時。和上不覺失腳砌下臨崖便住。不損毫毛。當知是佛不思議力。弟子等驚喜不已。遂復道而還。所有靈跡重禮辭迴。
來去經一年卻至南天竺國。具述上事聞於國王。王又請留宮中供養經一月日。和上白王。貧道先發誠願。彼支那國禮文殊師利并傳佛法。即日辭王。王曰。唐國途逕絕遠大海難渡不得可到。住此教化足獲利益。再三請住。和上宿志不移。王曰。必若去時差使相送兼進方物。遂遣將軍米准那奉大般若波羅蜜多梵夾。七寶繩床。七寶金釧。寶鈿耳璫。雜物衣甲。綵紲。沈水。龍腦。諸物香藥等。奉進唐國。願和上撿校加持得達彼國。發來之日王臣四眾。香花音樂送至海濱。和上東向遙禮文殊。西禮觀音菩薩。便與徒眾告別登舶入海。得好風便一日一夜渡海。卻到師子國勃支利津口。逢波斯舶三十五隻其國市易珍寶。諸商主見和上同心陪從。
師子國王室哩室囉聞和上再至。又迎宮中一月供養。苦留不住。重禮佛牙便即進路。王使道俗香花音樂餞送海岸。和上至發行日。是諸商主並相隨渡海。經一月至佛逝國。佛逝國王將金傘蓋金床來迎和上。緣阻惡風停留五月。風定之後方得進發。經過諸國小小異物及以海難洪波雜沸不可具述。
計去唐界二十日內。中間卒逢惡風忽發雲氣。叔闇毒龍鯨鯢之屬交頭出沒。是諸商舶三十餘隻。隨波流泛不知所在。唯和上一舶以持隨求得免斯難。又計海程十萬餘里逐波汎浪。約以三年緣歷異國種種艱辛。方始得至大唐聖境。行至廣府重遭暴雨。時節度使使二三千人乘小船數百隻。并以香花音樂海口遠迎。
至開元八年中初到東都。親得對見所有事意一一奏聞。奉敕處分使令安置四事供養。僧徒請法王公問道。從是隨駕往復兩都。至十一年方事翻譯。於資聖寺薦福道場。所翻譯成四部七卷。時庚午歲開元十八年。已入開元釋教錄也。至十九年後又譯出。
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麼地法一卷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本一卷
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本一卷
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一卷 右四部四卷其本見在。南天竺國三藏沙門跋日羅(二合)菩提(唐言金剛智)譯。
至二十四年隨駕西京。二十九年有敕放歸本國。行至東都現疾告終。天寶二年癸未之歲二月辛未朔二十七日丁酉龍門起塔。
(大正55,p87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