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灣準提院
市長:圓志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其他【台灣準提院】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補充資料]龍樹菩薩傳記彙輯
 瀏覽2,027|回應6推薦1

圓志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黃金覺羅

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釋師子得於毘盧舍那如來方授。而誓約傳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得之。數百年傳龍猛菩薩。龍猛菩薩受之。數百年傳龍智阿闍梨。又住持數百年。傳金剛智阿闍梨。

(大正18,p299a)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174&aid=4725547
 回應文章
八十四大成就者傳
推薦0


圓志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八十四大成就者傳

明吉·金貝巴班智達口授傳承 蔣揚·欽哲·汪波等編纂

 

十六、咕嚕龍樹菩薩傳

 

 這是大師龍樹菩薩的故事。

 龍樹菩薩是印度東方嗄尼札地區中嗄候拉當地的人。他是屬於婆羅門階級,由度母而得到了成就。在嘎候拉當地有一萬五千人,大家都是互相爭鬥搶奪。婆羅門眾就開會商議:“這裡不適合我們居住,紛爭層出不窮,還是離開到它鄉去吧。”龍樹菩薩聽到了這個消息,就派人告訴婆羅門眾人:“你們請不要去別的地方,別的地方也有別的痛苦,請你們把我的財產拿去。”大師就把全部財產布施出來,自己從嗄候拉來到了涼園再過去的那爛陀佛學院。

 大師在那爛陀寺出家,修學五明,結果通達一切,成為了一位大學者。但是一來大師對講授感到厭倦,就專事禪修,因此親見了度母。大師離開了住有百位僧眾的那爛陀佛法中心,放棄了這裡的生活,來到別的地方,過著托缽乞食的生活。後來大師又再度回到了那爛陀寺。

 大師自認為這樣未能完成對眾生的利益。為了想要獲得功德來完成對眾生的利益,大師就來到了京城。大師作了魔王的十二魔女的念誦修持,第一天地大震動,第二天起大水,第三天出現大火,第四天刮起大風,第五天天降兵器,第六天天降石雨,第七天眾魔女來障撓阻礙龍樹菩薩,但是菩薩的心毫無變異動搖,絲毫不受影響。眾女夜叉們齊來詢問菩薩需要什麼,我們願意供養。菩薩回答:“我別的什麼都不需要,只要供養我的生活所需。”所以夜叉們就每日供養菩薩四次米、五次蔬菜。大師接受了他們的供養,在十二年中專注的來禪修。

 大師聚集了壹佰零捌位女魔的力量,想要來利益眾生,他來到了卡達希拉山,想要把整座山變成黃金來利益眾生。大師先將整座山變成了鐵,再將鐵變成了銅,這時文殊菩薩現身告訴大師:“這樣會引起人民的廣大爭鬥,會造下大惡業。”大師就停止了這項決定。現在卡達希這個地方仍有紫色的銅山。

 大師又前往印度南方的聖山。在途中來到了大河邊,遇見了許多牧童,大師問他們如何能過河。有人就故意指引大師到一條險道上,既有凶猛的鱷魚,又充滿了急流。但是有一個牧童善意的告訴大師:“這條路不好走,請走這一邊。”就背著大師走過去,到了水中央時,大師化現了許多可怖的兇殘鱷魚等種種危險。牧童反而安慰大師:“在我未死前,請您不用害怕。”大師馴服了那些化現的鱷魚,終於來到了岸上。

 大師就告訴牧童說:“我是龍樹菩薩,你知道嗎?”牧童回答並不知道。菩薩就告訴牧童:“你把我從水里帶過來,我將送你一個禮物。你想要什麼?”牧童說:“我想要成為一個國王。”大師就將水灑在路旁的一棵沙拉樹上,樹馬上就變成了一隻大象,並且聽從國王的命令,當需要軍隊時,大象號叫一聲,軍隊就馬上出現。國王名為沙拉邦札,王后名為辛蒂。國王成為巴希達那地方的賢明國王,統治著必須納稅的八百四十萬人民。

 龍樹菩薩來到了南方的聖山,在這里長期的作禪修,國王沙拉邦札很想念上師,就親自來到了聖山,向大師頂禮繞行過後。國王告訴大師:“國家朝政是微渺瑣碎的,罪惡卻是很大,我不需要了。我請求能留在您身邊。”大師告訴國王:“不要放棄王政,我有一串寶貴的念珠可以幫助你治理國家。”大師就教授他可以免於非時死亡的恐懼的心要教授。國王說:“如果我能夠和上師住在一起,我就願意修持此心要口訣,並統治國家,否則我兩者都不要。”國王就留下來陪伴上師。

 龍樹菩薩就給予國王口訣教授,國王在國家中修持無死的心要口訣,在百年中統治國家。而在這百年中人民生活富裕美滿,山林中鳥獸也平安快樂,而在百年中龍樹菩薩光大宏揚佛法,天魔心生忌妒,就想製造出種種障礙亂象。因此日月變得暗淡無光,女人多成為僕役,果實未熟自然掉落,雨水失時,生靈遭逢飢荒的痛苦,疾病和武器爭戰的時代到來,而草木花樹都乾枯死亡等等怪異兇象都出現。

 國王沙拉邦札自忖:“這些凶兆的意思不是別的,必然是對我的上師有所不利。”就把王位傳給了兒子正諦古馬拉。僅帶了一個隨從來到了聖山來見龍樹菩薩。大師問他:“兒啊!你來這裡作什麼?”國王回答:“我和眾生的善業盡了,佛陀的法教也沒落了,黑暗遮閉了四方,大悲上師如月亮般的明亮皎潔,現在由於天魔的作祟,被雨和烏雲障蔽了。如金剛般的清淨上師,將如有漏世法般的壞滅嗎?”

 菩薩告訴國王:“眾生有生即有死。聚即有散,合即有滅,諸行有為法最後必然是無常壞滅。這有什麼好不愉快呢?你應該繼續修持性命心要法門。”國王回答:“如果我留在上師身邊,就願意修持性命心要法門,如果上師不再住世,我就不需要再修法。”

 龍樹菩薩就把所有的財產布施給別人,大梵天就化現成一婆羅門,來向菩薩求取人頭,菩薩答應了將頭作布施。國王沙拉邦札不能忍受上師將入涅槃的痛苦,就以頭頂禮碰觸上師的蓮足就往生了。

 眾人都責怪這個婆羅門,這時菩薩的頭無論如何都切不斷,只有用吉祥草才能把頭切下來布施給大梵天。從此樹林都乾枯掉,人們的福德都產生障礙,以前的八大女夜叉至今仍守護著菩薩的身體。菩薩的捨利遺骸存在處,也有龍王菩薩守護著,有光芒射出如同月光般。而龍樹菩薩的身體在彌勒菩薩來臨時,將會再度起來以來利益眾生。

 這是龍樹菩薩的故事。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193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174&aid=4725558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
推薦0


圓志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并重歸南海傳)

三藏法師義淨撰

 夫明咒者梵云毘睇陀羅必[-+](丁澤反)家。毘睇譯為明咒。陀羅是持。必[-+]家是藏。應云持明咒藏。然相承云此咒藏。梵本有十萬頌。唐譯可成三百卷。現今求覓多失少全。而大聖沒後阿離野那伽曷樹那。即龍樹菩薩。特精斯要。時彼弟子厥號難陀。聰明博識漬意斯典。在西印度經十二年。專心持咒遂便感應。每至食時食從空下。又誦咒求如意瓶。不久便獲。乃於瓶中得經歡喜。不以咒結其瓶遂去。於是難陀法師恐咒明散失。遂便撮集可十二千頌。成一家之言。每於一頌之內。離合咒印之文。雖復言同字同實乃義別用別。自非口相傳授而實解悟無因

(大正51p006c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174&aid=4725556
大唐西域記卷十
推薦0


圓志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大唐西域記卷十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總持寺沙門辯機撰

 

(憍薩羅國)昔者,如來曾於此處現大神通,摧伏外道。後龍猛菩薩止此伽藍,時此國王號娑多婆訶(唐言引正)。珍敬龍猛,周衛門廬。

 時提婆菩薩自執師子國來求論義,謂門者曰:「幸為通謁。」時門者遂為白。龍猛雅知其名,盛滿缽水,命弟子曰:「汝持是水,示彼提婆。」提婆見水,默而投針。弟子持缽,懷疑而返。龍猛曰:「彼何辭乎?」對曰:「默無所說,但投針於水而已。」龍猛曰:「智矣哉,若人也!知幾其神,察微亞聖,盛德若此,宜速命入。」對曰:「何謂也?無言妙辯,斯之是歟?」曰:「夫水也者,隨器方圓,逐物清濁,彌漫無間,澄湛莫測。滿而示之,比我學之智周也;彼乃投針,遂窮其極。此非常人,宜速召進。」而龍猛風範懍然肅物,言談者皆伏抑首。提婆素挹風徽,久希請益,方欲受業,先騁機神,雅懼威嚴,昇堂僻坐,談玄永日,辭義清高。龍猛曰:「後學冠世,妙辯光前,我惟衰耄,遇斯俊彥,誠乃寫瓶有寄,傳燈不絕,法教弘揚,伊人是賴。幸能前席,雅談玄奧。」提婆聞命,心獨自負,將開義府,先遊辯囿,提振辭端,仰視質義。忽睹威顏,忘言杜口,避坐引責,遂請受業。龍猛曰:「復坐,今將授子至真妙理,法王誠教。」提婆五體投地,一心歸命,曰:「而今而後,敢聞命矣。」

 龍猛菩薩善閑藥術,餐餌養生,壽年數百,志貌不衰。引正王既得妙藥,壽亦數百。王有稚子,謂其母曰:「如我何時得嗣王位?」母曰:「以今觀之,未有期也。父王年壽已數百歲,子孫老終者蓋亦多矣。斯皆龍猛福力所加,藥術所致。菩薩寂滅,王必殂落。夫龍猛菩薩智慧弘遠,慈悲深厚,周給群有,身命若遺。汝宜往彼,試從乞頭,若遂此志,當果所願。」

 王子恭承母命,來至伽藍,門者敬懼,故得入焉。時龍猛菩薩方讚誦經行,忽見王子,佇而謂曰:「今夕何因,降跡僧坊,若危若懼,疾驅而至?」對曰:「我承慈母餘論,語及行捨之士,以為含生寶命,經語格言,未有輕捨報身,施諸求欲。我慈母曰:『不然。十方善逝,三世如來,在昔發心,逮乎證果,勤求佛道,修習戒忍。或投身飼獸,或割肌救鴿,月光王施婆羅門頭,慈力王飲餓藥叉血,諸若此類,羌難備舉。求之先覺,何代無人?』今龍猛菩薩篤斯高志,我有所求,人頭為用,招募累歲,未之有捨。欲行暴劫殺,則罪累尤多,虐害無辜,穢德彰顯。

 惟菩薩修習聖道,遠期佛果,慈霑有識,惠及無邊,輕生若浮,賤身如朽,不違本願,垂允所求!」龍猛曰:「俞,誠哉是言也!我求佛聖果,我學佛能捨,是身如響,是身如泡,流轉四生,去來六趣,宿契弘誓,不違物欲。然王子!有一不可者,其將若何?我身既終,汝父亦喪,顧斯為意,誰能濟之?」

 龍猛俳佪顧視,求所絕命,以乾茅葉自刎其頸,若利劍斷割,身首異處。王子見已,驚奔而去。門者上白,具陳始末,王聞哀感,果亦命終。

 國西南三百餘里至跋邏末羅耆釐山(唐言黑蜂)。岌然特起,峰巖峭險,既無崖谷,宛如全石。引正王為龍猛菩薩鑿此山中,建立伽藍。去山十數里,鑿開孔道,當其山下,仰鑿疏石。其中則長廊步簷,崇臺重閣,閣有五層,層有四院,並建精舍,各鑄金像,量等佛身,妙窮工思,自餘莊嚴,唯飾金寶。從山高峰臨注飛泉,周流重閣,交帶廊廡。疏寮外穴,明燭中宇。

 初,引正王建此伽藍也,人力疲竭,府庫空虛,功猶未半,心甚憂慼。龍猛謂曰:

 「大王何故若有憂負?」王曰:「輒運大心,敢樹勝福,期之永固,待至慈氏。功績未成,財用已竭,每懷此恨,坐而待旦。」龍猛曰:「勿憂。崇福勝善,其利不窮,有興弘願,無憂不濟。今日還宮,當極歡樂,後晨出遊,歷覽山野,已而至此,平議營建。」王既受誨,奉以周旋。龍猛菩薩以神妙藥,滴諸大石,並變為金。王遊見金,心口相賀,迴駕至龍猛所曰:「今日畋遊,神鬼所惑,山林之中,時見金聚。」龍猛曰:「非鬼惑也。至誠所感,故有此金,宜時取用,濟成勝業。」遂以營建,功畢有餘。

 於是五層之中,各鑄四大金像,餘尚盈積,充諸帑藏。招集千僧,居中禮誦。龍猛菩薩以釋迦佛所宣教法,及諸菩薩所演述論,鳩集部別,藏在其中。故上第一層唯置佛像及諸經論,下第五層居止淨人、資產、什物,中間三層僧徒所舍。   

 聞諸先志曰:引正王營建已畢,計工人所食鹽價,用九拘胝(拘胝者,唐言億)金錢。其後僧徒忿諍,就王平議。時諸淨人更相謂曰:「僧徒諍起,言議相乖,凶人伺隙,毀壞伽藍。」於是重閣反拒,以擯僧徒。自爾已來,無復僧眾。遠矚山巖,莫知門徑。時引善醫方者入中療疾,蒙面入出,不識其路。

(大正51p929a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174&aid=4725555
大唐西域記卷八
推薦0


圓志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大唐西域記卷八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總持寺沙門辯機撰

(摩揭陀國上)僧徒受恥,忍詬而退,十二年間不擊揵稚。時南印度那伽閼剌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幼傳雅譽,長擅高名,捨離欲愛,出家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有大弟子提婆者,智慧明敏,機神警悟,白其師曰:「波吒釐城諸學人等辭屈外道,不擊揵稚,日月驟移,十二年矣。敢欲摧邪見山,然正法炬。」
 龍猛曰:「波吒釐城外道博學,爾非其儔,吾今行矣。」

 提婆曰:「欲摧腐草,詎必傾山?敢承指誨,黜諸異學。大師立外道義,而我隨文破析,詳其優劣,然後圖行。」
 龍猛乃扶立外義,提婆隨破其理,七日之後,龍猛失宗,已而歎曰:「謬辭易失,邪義難扶。爾其行矣,摧彼必矣!」

 提婆菩薩夙擅高名,波吒釐城外道之聞也,即相召集,馳白王曰:「大王昔紆聽覽,制諸沙門不擊揵稚。願垂告命。令諸門候,鄰境異僧勿使入城,恐相黨援,輕改先制。」王允其言,嚴加伺候。提婆既至,不得入城。聞其制令,便易衣服,疊僧加胝,置草束中,褰裳疾驅,負戴而入。既至城中,棄草披衣,至此伽藍,欲求止息。知人既寡,莫有相舍,遂宿揵稚臺上。

 於晨朝時,便大振擊。眾聞伺察,乃客遊比丘。諸僧伽藍傳聲響應。王聞究問,莫得其先,至此伽藍,咸推提婆。提婆曰:「夫揵稚者,擊以集眾。有而不用,懸之何為?」王人報曰:「先時僧眾論議墮負,制之不擊,已十二年。」提婆曰:「有是乎?吾於今日,重聲法鼓。」

 使報王曰:「有異沙門欲雪前恥。」王乃召集學人,而定制曰:「論失本宗,殺身以謝。」於是外道競陳旗鼓,諠談異義,各曜辭鋒。提婆菩薩既昇論座,聽其先說,隨義析破,曾不浹辰,摧諸異道。國王大臣莫不慶悅,建此靈基,以旌至德。

(大正51p913a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174&aid=4725554
付法藏因緣傳卷五、卷六
推薦0


圓志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付法藏因緣傳卷第五

 

 馬鳴菩薩臨欲捨命。告一比丘名曰比羅。長老當知。佛法純淨能除煩惱垢。汝宜於後流布供養。比羅答言。善哉受教。從是已後廣宣正法。微妙功德而自莊嚴。巧說言辭智慧淵遠。外道邪論無不摧伏。於南天竺興大饒益。造無我論足一百偈。此論至處莫不摧靡。譬如金剛所擬斯壞。

 臨當滅時便以法藏付一大士。名曰龍樹。然後捨命。龍樹於後廣為眾生流布勝眼。 以妙功德用自莊嚴。天聰奇悟事不再問。建立法幢降伏異道。如是功德不可稱說。 今當隨順顯其因緣。

 託生初在南天竺國出梵志種大豪貴家。始生之時在於樹下。由龍成道因號龍樹。少小聰哲才學超世。本童子時處在襁抱聞諸梵志誦四韋陀。其典淵博有四萬偈。偈各滿足三十二字。皆即照了達其句味。弱冠馳名擅步諸國。天文地理星緯圖讖。及餘道術無不綜練。

 有友三人天姿奇秀。相與議曰。天下理義開悟神明。開發幽旨增長智慧。若斯之事吾等悉達。更以何方而自娛樂。復作是言。世間唯有追求好色。縱情極欲最是一生上妙快樂。然梵志道勢非自在。不為奇策斯樂難辦。宜可共求隱身之藥。事若得果此願必就。咸曰善哉。斯言為快。即至術家求隱身法。術師念曰。此四梵志才智高遠。生大憍慢草芥群生。今以術故屈辱就我。然此人輩研窮博達。所不知者唯此賤法。若授其方則永見棄。且與彼藥使不知之。藥盡必來師諮可久。

 即便各授青藥一丸。而告之曰。汝持此藥以水磨之用塗眼瞼。形當自隱。尋受師教各磨此藥。龍樹聞香即便識之。分數多少錙銖無失。還向其師具陳斯事。此藥滿足有七十種。名字兩數皆如其方。師聞驚愕問其所由。龍樹答言。大師當知。一切諸藥自有氣分。因此知之何足為快。師聞其言歎未曾有。即作是念。若此人者聞之猶難。況我親遇而惜斯術。即以其法具授四人。
 四人依方和合此藥自翳其身。遊行自在即共相將入王後宮。宮中美人皆被侵掠。百餘日後懷妊者眾。尋往白王庶免罪咎。王聞是已心甚不悅。此何不祥為快乃爾。召諸智臣共謀斯事。時有一臣即白王言。凡此之事應有二種。一是鬼魅。二是方術。可以細土置諸門中。令人守衛斷往來者。若是方術。其跡自現。設是鬼魅。入必無跡。人可兵除。鬼當咒滅。王用其計備法為之。見四人跡從門而入。時防衛者驟以聞王。王將勇士凡數百人。揮刀空中斬三人首。近王七尺刀所不至。龍樹斂身依王而立。於是始悟欲為苦本。敗德危身污辱梵行。即自誓曰。我若得脫免斯厄難。當詣沙門受出家法。

 既出入山至一佛塔。捨離欲愛出家為道。於九十日誦閻浮提所有經論皆悉通達。更求異典都無得處。遂向雪山見一比丘。以摩訶衍而授與之。讀誦愛樂恭敬供養。雖達實義未獲道證。辯才無盡善能言論。外道異學沙門義士。咸皆摧伏請為師範。即便自謂一切智人。心生憍慢甚大貢高。便欲往從瞿曇門入。爾時門神告龍樹曰。今汝智慧猶如蚊虻。比於如來非言能辯。無異螢火齊輝日月。以須彌山等葶藶子。我觀仁者非一切智。云何欲從此門而入。聞是語已赧然有愧。時有弟子白龍樹言。師恒自謂一切智人今來屈辱為佛弟子。弟子之法諮承於師。諮承不足非一切智。於時龍樹辭窮情屈。心自念言。世界法中津塗無量。佛經雖妙句義未盡。我今宜可更敷演之開悟後學饒益眾生。作是念已便欲為之立師教誡更造衣服。令附佛法而少不同欲除眾情示不受學。選擇良日便欲成建獨處靜室水精房中。
 大龍菩薩愍其若此。即以神力接入大海。至其宮殿開七寶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法授與龍樹。九十日中通解甚多。其心深入體得實利。龍知心念而問之言。汝今看經為遍未耶龍樹答言。汝經無量不可得盡。我所讀者足滿十倍過閻浮提。龍王語言。忉利天上釋提桓因所有經典。倍過此宮百千萬倍。諸處此比不可稱數。爾時龍樹既得諸經。豁然通達善解一相。深入無生二忍具足。龍知悟道還送出宮。

 時南天竺王甚邪見。承事外道毀謗正法。龍樹菩薩為化彼故。躬持赤幡在王前行。經歷七年。王始怪問。汝是何人在吾前行。答曰。我是一切智人。王聞是已甚大驚愕而問之言。一切智人甚為希有。汝自言是何以取驗。龍樹答曰王欲知者宜當見問。既說之後乃可證知。

 王聞是語便作是念。我為智主大論議師。問之能屈未足為奇。脫不如彼所損甚多。默然無言亦復非理。如是思惟良久不決。事既窮迫俛仰問之。諸天今者為何所作。答言大王。天今正與阿修羅戰。
 王既聞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出。設非其言無以為證。欲納彼說事又難明。龍樹復言。此非虛論。王且待之須臾當驗。語訖空中刀劍飛下。長戟短兵相繼而落。王復語言。干戈矛槊雖為戰器。何必是天阿修羅也。龍樹答曰。雖若虛言當驗以實。作是語已修羅耳鼻從空而下。王始驚悟稽首為禮。恭敬尊重受其道化。

 爾時殿上萬婆羅門。見其神德歎未曾有。剃除鬚髮而就出家。時諸外道聞是事已悉來雲集含怒懷嫉求競言辯。於是龍樹以大智慧方便言辭。與諸外道廣共論義。其愚短者一言便屈。小有聰慧極至二日。辭理俱盡。皆悉摧伏剃除鬚髮就其出家。如是所度無量邪道。王家常送十車衣缽。終竟一月皆悉都盡。如是展轉乃至無數。

 廣開分別摩訶衍義。造優波提舍十有萬偈。莊嚴佛道。大慈方便如是等論。各五千偈。令摩訶衍光宣於世。造無畏論滿十萬偈。中論出於無畏部中。凡五百偈。其所敷演義味深邃。摧伏一切外道勝幢。

 時天竺國有婆羅門。邪見熾盛善知咒術。欲以己能競名龍樹。白彼王言。唯願大王。垂哀聽我與此沙門諍捔道力。若彼勝我我當屬之。我若勝彼當見屬我。王言大德。汝甚愚癡。此菩薩者。明同日月智齊眾聖。汝今庸劣豈可為比。欲以藕絲懸須彌山。牛跡之水等量大海。我今觀仁亦復如是。幸自思惟無虧高德。婆羅門言。王為智人一切瞻仰。猶如日月莫不觀察。吾言虛實宜以理驗。大王云何逆見陵蔑。

 爾時彼王見其至意。嚴駕往請龍樹菩薩。清旦俱集正德殿上。時婆羅門即以咒力。化作大池廣長清淨。池中出生千葉蓮華。自坐其上語龍樹曰。汝處於地類同畜生。我居花上智慧清淨。寧敢與吾抗言議論。爾時龍樹復以咒力化為白象。象有六牙金銀校絡。徐行詣池趣其花座。以鼻絞拔高舉擲地。時婆羅門傷背委困。即便摧伏歸命龍樹。我甚頑嚚犯逆大師。唯願愍哀聽吾悔過。龍樹慈矜度令出家。

 是時有一小乘法師。見其高明常懷忿嫉。龍樹菩薩所作已辦將去此土。問法師言。汝今樂我久住世不。答曰仁者。實不願也。即入閑室經日不現。弟子咸快破戶看之。遂見其師蟬蛻而去。

 天竺諸國並為立廟。種種供養敬事如佛。

付法藏因緣傳卷第六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

 龍樹菩薩臨去此世。告大弟子迦那提婆。善男子聽。佛以大悲愍傷眾生。演甘露味利益來世。次第相付乃至於我。我欲去世囑累於汝。汝當流布至心受持。提婆敬諾當承尊教。於是宣說真法寶藏。以智慧力摧伏異學。博識淵覽才辯超絕。擅名天下獨步諸國。

大正50317b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174&aid=4725553
龍樹菩薩傳
推薦0


圓志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龍樹菩薩傳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大師名龍樹菩薩者。出南天竺梵志種也。天聰奇悟事不再告。在乳哺之中。聞諸梵志誦四韋陀典各四萬偈。偈有四十二字。背誦其文而領其義。弱冠馳名獨步諸國。世學藝能天文地理圖緯祕讖。及諸道術無不悉練。

 契友三人亦是一時之傑。相與議曰天下義理可以開神明悟幽旨者。吾等盡之矣。復欲何以自娛騁情極欲。最是一生之樂。然諸梵志道士勢非王公何由得之。唯有隱身之術斯樂可辦。四人相視莫逆於心。俱至術家求隱身法。術師念曰。此四梵志擅名一世。草芥群生今以術故屈辱就我。我若咒法授之。此人才明絕世所不知者唯此賤法。若得之便去不復可屈。且與其藥使日用而不知。藥盡必來求。可以術屈為我弟子。各與青藥一丸告之曰。汝於靜處用水磨之以塗眼瞼。則無有人能見汝形者。龍樹菩薩磨藥聞氣。便盡知藥名分數。多少錙銖無失。隨其氣勢龍樹識之。還語術師此藥有七十種。分數多少盡如其方。藥師問曰汝何由知。答曰藥自有氣何以不知。師即歎伏。顧斯人者聞之猶難。而況相學。我之賤術何足惜耶。即具授。

 其四人得術隱身自在入王宮中。宮中美人皆被侵陵百餘日。後宮中人有懷妊者以事白王。王大不悅。此何不祥為怪乃爾。召諸智臣以謀此事。有舊老者言凡如此事應有二種。或鬼或術。可以細土置諸門中。令有司守之斷諸術者。若是術人足跡自現可以兵除。若其是鬼則無跡也。鬼可咒除人可刀殺。備法試之見四人跡。即閉諸門令數百力士。揮刀空斫斫殺三人。唯有龍樹斂身屏氣依王頭側。王頭側七尺刀所不至。是時始悟欲為苦本。厭欲心生發出家願。若我得脫。當詣沙門求出家法。

 既而得出入山詣佛塔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誦三藏。盡通諸深義。更求諸經都無得處。雪山中深遠處有佛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訶衍經與之。誦受愛樂雖知實義未得通利。周遊諸國更求餘經。於閻浮提中遍求不得。外道論師沙門義宗咸皆摧伏。即起憍慢心。自念言世界法中津塗甚多。佛經雖妙以理推之故未盡。未盡之中可推。而說之以悟後學。於理不違於事無失。斯有何咎。思此事已。即欲行之立師教誡更造衣服。今附佛法所別為異。方欲以無所推屈表一切智相。擇日選時當與諸弟子。受新戒著新衣便欲行之。獨在靜室水精地房。

 大龍菩薩見其如此。惜而愍之即接入海。於宮殿中開七寶藏發七寶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上妙法授之龍樹。龍樹受讀九十日中通練甚多。其心深入體得實利。龍知其心而問之曰。看經遍未。答言汝諸函中經甚多無量不可盡也。我所讀者已十倍閻浮提。龍言如我宮中所有經典。諸處此比復不可知。龍樹即得諸經一箱。深入無生三忍具足。龍還送出。

 時南天竺王甚邪見承事外道毀謗正法。龍樹菩薩為化彼故躬持赤旛在王前行。經歷七年王始怪問。此是何人在我前行。答曰我是一切智人。王聞是已甚大驚愕而問之言。一切智人曠代不有。汝自言是何以驗之。答言欲知智在說王當見問。王即自念我為智主大論議師。問之能屈猶不足名。一旦不如此非小事。若其不問便是一屈遲疑良久。不得已而問之。天今何為耶。龍樹言天今與阿脩羅戰。王聞此言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復無以證之。欲是其事無事可明。未言之間龍樹復言。此非虛論求勝之談。王小待之須臾有驗。言訖空中便有干戈兵器相係而落。王言干戈矛戟雖是戰器。汝何必知是天與阿脩羅戰。龍樹言搆之虛言不如校以實事。言已阿脩羅手足指及其耳鼻從空而下。又令王及臣民婆羅門眾。見空中清除兩陣相對。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萬婆羅門。皆棄束髮受成就戒。

 是時龍樹.於南天竺大弘佛教。摧伏外道廣明摩訶衍。作優波提舍十萬偈。又作莊嚴佛道論五千偈。大慈方便論五十偈。令摩訶衍教大行於天竺。又造無畏論十萬偈。於無畏中出中論也。

 時有婆羅門善知咒術。欲以所能與龍樹諍勝告天竺國王。我能伏此比丘王當驗之。王言汝大愚人。此菩薩者明與日月爭光。智與聖心並照。汝何不遜敢不推敬。婆羅門言。王為智人何不以理驗之。而抑斷一切。王見言至為請龍樹。清旦共坐政德殿上。婆羅門後至便於殿前咒作大池。廣長清淨中有千葉蓮華。自坐其上而訶龍樹。汝在地坐如畜生無異。而欲與我清淨華上大德智人抗言論議。爾時龍樹亦以咒術化作一六牙白象。行池水上趣其華坐以鼻繳拔高舉擲地。婆羅門傷腰委頓。歸命龍樹我不自量毀辱大師。願哀受我啟其愚蒙。

 有一小乘法師。常懷忿嫉。龍樹問之言汝樂我久住世不。答言實不願也。退入閑室經日不出。弟子破戶看之遂蟬蛻而去。去世已來始過百歲。南天竺諸國。為其立廟敬奉如佛。其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也(依付法藏經即第十三祖三百餘年任持佛法)

龍樹菩薩傳()

(大正50185b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174&aid=472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