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鄉愁,曾被「黃昏的故鄉」、「孤女的願望」等經典老歌制約了數十年,總擺脫不了愁緒與無奈。每逢過年過節的返鄉車潮,則顯示人們無論在哪裡工作、落戶,心中都仍有一個「家鄉」的召喚。但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選擇抖落鄉愁返鄉耕耘,不僅改寫自己的生命故事,也把榮耀和幸福還歸家鄉。
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企劃的《還鄉幸福》系列專題今起連續刊出六天,描寫的就是這些人的故事。有些人是在外事業有成,將光和熱帶回故里,讓鄉親父老分享溫熱;有些人是難忘童年美好的田園記憶,用自己的方式去重拾耕作的樂趣;有些人不忍父母的殷殷召喚,拋棄白領工作回去繼承爐灶,卻闖出一番新天地;有些人不捨家鄉的貧瘠落後,呼朋引伴回去貢獻心力,扎下文化、教育、環境保護的根基;更有些人守在偏鄉,默默照護弱勢病患,或立志幫助家鄉長者能度過快樂、有尊嚴的晚年。
這些人的故事,其實要比報紙上有限篇幅所呈現的還要豐厚許多;他們經營的用心和努力,也不是短短數百字的報導所能道盡。但穿透這些文字,我們可以看到台灣許多人在各個角落播種、耕耘的身影,在「返鄉」的主題下串成閃閃生輝的篇章。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返鄉者心中思考的,都不單單是自己的事業、生計或樂趣,他們掛慮的,往往是家族、社區、鄉里、乃至整個自然環境的大幸福。也因此,他們做的事也就更立體而有機,他們收穫的果實也就更豐滿而可貴。
台灣的面積不大,但台灣人的鄉愁卻不小。從當年陳芬蘭的「孤女的願望」唱出人們離鄉北上到繁華都市找工作的徬徨,到「海角七號」電影裡「阿嘉」摔吉他訐譙台北的滿腔怒氣;半世紀過去,台灣的城鄉距離始終存在,而南北差距表現在政治認同上的分歧,更是越來越大。但正本清源,多少投票行為中的「北部人」,不是來自一個中南部或東部的故鄉?換一個角度看,多少政治上的「南部人」,沒有一群沾親帶故移居北部的親友?從這個角度看,台灣的城鄉距離確實是個具體存在的事實,但南北差距會不會只是個被塑造出來的政治現象?
再站高一層看,對鄉土的認同若夠厚實,所謂家鄉,其實也不必拘泥是父祖的設籍地或自己的出生地。在我們這次報導的返鄉案例中,有中國大陸或其他國家回台的台商,對他們而言,台灣無處不是故鄉;有從美國志願返台服役並選擇到原住民部落服務的青年,他在那裡幫原民開創了水蜜桃醬的製銷,部落也變成了他的新故鄉。所謂「日久他鄉是故鄉」,重要的不是家鄉在哪裡,而是人和鄉里建立了什麼樣的感情和關係。
本報願景工作室兩個月前推出第一個企劃專題《關鍵兩年‧台灣快轉》,目的在檢視台灣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瓶頸,並嘗試提出改進及解決之道,並敦促政府加速行動。《還鄉幸福》則是願景工作室推出的第二個企劃專題,目的則是希望激發民間充沛的能量和智慧,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位置,讓台灣變得更好、更平衡、也更幸福;不知道要從哪裡出發的人,也許返鄉就是最好的選擇,而我們製作的「還鄉幸福」系列故事,可以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和觸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波返鄉身影中,我們看到了不少年輕世代的行動者。他們不僅在故鄉實現了自己的事業夢想,也兼顧了家庭親情,更寫下不凡的奮鬥傳奇。不少人都曾被譏為傻子,因為夢想的經營本來就不是太容易理解的事;但他們最後都找到了幸福,也帶給故鄉無上的榮耀。
當高鐵將台北、高雄已串連成一日生活圈,「故鄉」就不必再是黃昏慨嘆「無厝的渡鳥」的惆悵之地。李鴻源說大台北只能住五百萬人,現在卻住著八百萬人,不淹水才怪;這意味著人們數十年來「北上工作」的想法應該改變,不僅為了水或高房價的問題,也為了台灣更均衡及更美好。
返鄉築夢吧!台灣並不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