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了大半年的BNT疫苗終於即將到貨!指揮中心證實,這批疫苗印有「復必泰」及「上海復星」等中文字樣。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為了即將開學的青少年族群,只要符合原廠出貨、安全有效,政府都願意爭取。陳時中所言甚是,卻刻意淡化之前因名稱讓疫苗卡關,讓國內陷入疫苗荒的責任。
對於政府昔日堅持要求BNT疫苗不能有「復必泰」標籤,延宕疫苗抵台時間等坊間傳聞。陳時中過去被詢問時,未正面回應、只打太極,「貼標籤是製造疫苗中最不花時間的事」。
如今,提早進貨的BNT疫苗外盒將印有「復必泰」簡體字,指揮中心抬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是基於BNT疫苗可讓青少年學生族群接種,「早一天進來,能讓家長、老師、學生可早一天安心,政府都願意爭取」。
除了老師、學生,其他民眾呢?還有多少百姓仍在苦等疫苗?只因為執政者的政治考量,從疫苗採購、到民間想出錢、出力,還被設下層層障礙,延宕疫苗到貨,難怪有立委批評指揮中心因「復必泰」三字讓疫苗卡關,陳時中必須「向冤魂道歉」。
陳時中對此卻僅輕描淡寫表示,當時沒有那個能力,「手頭沒有跟人家去買的條件」;發言人莊人祥更說,「沒有簽約,廠商手上就算有現貨也不會來問我們要不要」。相較於韓國政府官員親自出面搶疫苗的積極態度,我國防疫官員連拿出曾經努力的藉口都懶。
為何昔日遲遲無法簽約,不就因指揮中心「逢中必反」,想繞過擁有大中華代理權的上海復星等政治考量所致?
如今,繞了一大圈,BNT還是以印有簡體字「復必泰」的樣貌出現,浪費的不只是時間,更失去了八百多條寶貴的生命。這幾天針對BNT疫苗的說詞,前後雙標,更顯露蔡政府將防疫和人民生命放兩旁,政治利益擺中間。不論指揮中心如何強調取得疫苗的決心,民眾早已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