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滿手好牌
不知利用
反而處處挨打
馬英九對內確實是無能之至
冷眼集/豈能重走鎖國回頭路
【聯合報╱本報記者李明賢】 2011.05.12 03:49 am
兩岸外交往往牽動國內政局發展,WHO密函事件就是一例,此次風波適足以檢驗藍綠路線差異,從「烽火外交」擺盪到「活路外交」,台灣究竟要重回鎖國或摸索新出路,答案已不辯自明。
在國際現勢下,北京的一中框架難以有效突破,不論藍綠執政都是如此,台灣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靠得是智慧與勇氣,絕不能只有暴虎馮河的勇氣。
過去民進黨八年執政,台灣國際空間不僅未有突破,反倒是北京一中緊箍咒鎖得更緊,從邦交國數目銳減,聯大、WHA提案屢遭封殺,兩岸、台美關係陷入冰凍,台灣在國際間幾乎寸步難行。回到這次WHO密函風波,本質上是延續二○○五年WHO與北京的諒解備忘錄而來,蔡英文二○○六年起擔任副閣揆,為何當時毫無作為?難道兩岸與外交只能有衝撞與對立,不能有第二種選擇?
當WHO密函曝光之際,馬政府未在第一時間表達強烈抗議,但馬總統親上火線,堅決表達捍衛國家主權立場,藍綠本應槍口對外,在野黨連日來重砲批判,卻也有失立場。
綠營善於操作出口轉內銷策略,靠北京打壓操作選舉悲情牌賺選票,卻無助於解決外交困境;這次透過WHO密函打馬,也忘卻密函是當年烽火外交下的產物,更是一大矛盾。
依綠營邏輯,倘若一中框架始終不變,台灣是否全面退出國際社會、拒絕出席WHA、兩岸關係全面中斷,重回鎖國年代?
當馬總統親上火線抗議後,國台辦首度使用「中華台北」的名稱,透過一番折衝樽俎,再度確定台灣出席WHA模式,不論兩岸是否逐步走向「互不否認」階段,至少證明兩岸已摸索出一套解決危機之道。
從APEC特使層級提高、連續三年出席WHA、歐盟免簽,馬政府確實開拓出台灣外交新局,不論綠營如何嘲諷,但從結果論,至少這是綠營達不到的成果,馬政府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當然,延續民進黨烽火外交策略,或許是最簡單的一條道路,選舉時更可賺取悲情票,但綠營八年執政證明這條路走不通,馬政府豈能再走回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