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提其他外在環境的差別
大陸積極吸引台資
台灣想方設法排斥陸資
結果當然可想而知的一面倒
台商擴大西進發出新警訊
【經濟日報╱社論】 2011.04.02 02:54 am
台商對大陸投資出現新一波熱潮,依經濟部統計,去年核准西進投資達133億美元,較前年大增一倍以上。在兩岸經貿關係走向和緩下,台商擴大登陸似是理所當然;然而,這波投資熱潮與以往不同,透露了不同的意義與警訊,政府應做更深入的解讀,才能對應正確的政策。
總體而言,這一波台商大陸投資熱,出現三個結構性變化。第一是投資區位改變,赴內陸地區投資增加,西部的成都、重慶繼東莞、昆山後,成為另一個台商高科技產業製造中心與IT生產基地;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則挾其資源與勞動力優勢,及與珠三角、長三角的距離因交通改善而縮短等,也吸引台商加速前進。第二是產業領域改變,新的趨勢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成為這波投資的熱點,水泥、玻璃、石化、汽車等傳統產業也成長,不動產、流通、金融等則是成長最快的產業。第三是投資用途改變,這一波是以增資擴大生產規模為主流,與過去的初始試探及建業不同。
台商調整西進布局,主要受到經濟面推力與拉力的影響。在推力上,人民幣升值、勞工短缺、人力僱用與原物料成本增加、環保要求提高、投資優惠政策調整等接踵而至,使改革開放較早的東部沿海地區吸引力減弱;至於拉力,中西部地區擁有工資成本低、勞動力充沛及市場潛力大等條件,加上擴大內需政策加持、地方政府提供特殊租稅優惠與投資保障等積極招商,在在吸引台資企業的目光。
其中,大陸致力推動區域發展規劃及擴大內需政策,對台商投資布局的影響更大。為改善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的問題,大陸當局自1990年代後期起,先後推出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等計畫,並推展城鎮化建設。近年來,為因應金融海嘯衝擊,導正各地重覆投資造成的產業發展失序現象,並強化內陸區域經濟發展,大陸加碼推動區域發展政策,2009年以來已批准十個國家級區域發展規劃、增設三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並正研擬更多的區域發展規劃。這些規劃都得到中央的財政支持,在制度和土地使用、融資等政策上也獲得先試先行特權,再結合擴大內需政策,不只吸引沿海地區台資企業移入,也受到新投資者的歡迎。
客觀來說,大陸的經營環境已今非昔比,總體市場供大於求,競爭非常激烈;尤其大陸本土企業崛起,在生產、行銷、管理技能的實力大幅提升,台商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有增無減;大陸當局似乎也看到台商面臨的困境,還在「十二五規劃」中明文提出支援台商轉型升級的政策。很明顯的,台資企業在大陸的先發優勢正在減弱,台商企業不轉型、不求變,勢難以應對愈來愈複雜且高度競爭的市場形勢;為此,台商必須在轉移投資區位、開拓新興市場和創新產品、升級技術、改變營運模式等方面,做更多的思考與投入。
大陸「十二五規劃」已生效實施,在改善民生、擴大內需、促進城市化、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下,其內需市場的潛力廣受跨國企業期待,台商西進投資熱潮恐將持續。然而,台商西進絡繹於途與陸企來台寥寥可數,卻形成強烈的對比,讓政府宣示的「ECFA有助於吸引外商來台投資及台商根留台灣」理想,像是空中樓閣。如果台商赴大陸投資是「連結亞太、布局全球」策略的必要路徑,政府就不能輕忽當前兩岸投資、單邊傾斜的失衡現象,而應有所作為。改善台灣投資環境、鬆綁不合時宜法制規章等是吸引投資的老調,卻也是不變的主調,關鍵在於如何因時制宜做新的詮釋,才能真正釋放ECFA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