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就外交
並未簽署協議
也未取得一致共識
所以會狀況頻傳
名家-兩岸外交休兵做一半
2011-02-19 旺報 【林正義】
台海兩岸簽訂15項協議,表面上關係熱絡,但兩岸在邦交國的爭取上,雖然有外交休兵的默契,對涉及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的空間與參與名稱的問題,卻不僅沒有默契,更有可能醞釀成兩岸間的衝突。
外交衝突因個案不同
2010年1月,台海兩岸在海地賑災各自分軌進行,北京並未提出海地必須與台灣斷交的要求,然而同年10月的東京影展,中國代表團團長江平卻要求台灣代表團必須改以「中國台灣」走地毯,台灣朝野因而一致表達高度不滿。
2010年11月,大陸國台辦否認了中國要與薩爾瓦多建交,但是2011年2月,大陸學生卻向「國際亞洲醫學生聯合會」(AMSA)提案,要求更改台灣參與的名稱為「中國台灣」,引起教育部的抗議。
兩岸和平指標涉及外交層面,至少有5項:兩岸外交衝突的程度、兩岸外交合作的程度、中國對台灣國際活動空間的善意或敵意、兩岸有無簽署外交諒解協定。在馬英九總統堅持「九二共識」之下,台灣的23個邦交國一個未減,顯示兩岸在邦交國數目的角力確有休兵默契。北京在2009年5月也讓「中華台北」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2009年,北京在印尼的「南海會議」上,同意與台北輪流主辦海洋事務專家的國際研討會。台海兩岸外交衝突程度有降低,但兩岸外交部卻無法像其功能性部會一樣,維持密切溝通的渠道。
北京正密切觀察台灣2012年總統大選及其之前的台灣立委選舉,擔心對國民黨過多的讓步,會被民進黨所承接。尤其是,一旦台灣參與新的國際組織之後,北京就難以掌控。
2011年,台海兩岸難有明顯的外交合作,大陸對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開啟大門的可能性低。2008年3月,台灣的「入聯公投」與「返聯公投」投票人數未達選民半數,2011年就過了3年不能重提的門檻。馬政府在台灣成為WHA觀察員之後,宣示爭取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並以《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觀察員,為優先推動的目標。
胡六點有抵制聲音
2010年3月,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表決通過決議案,「強烈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ICAO與UNFCCC兩個國際組織,因「台灣的參與對歐盟及全球利益至關重要」。2010年7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案,要求國務院採取行動支持台灣成為ICAO觀察員。
台灣不可能自限於WHA的參與,而胡錦濤在2008年底的6點談話,提報「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這顯然也不是僅限於WHA的參與。然而,中國內部卻有抵制的聲音,例如,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變遷高峰會,中國代表表示反對其他國家支持台灣加入UNFCCC為觀察員。依據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前所長許世銓的說法,北京的立場是個案處理,不可能有「一攬子」解決,互不為先例。
對馬政府而言,「親美、友日、和中」是國家安全戰略,但在執行時卻是挑戰不斷。馬總統要求官方文書改稱「中國」為「中國大陸」或「對岸」,而在棘手的事件如中日台的釣魚台爭端,與中菲台的詐欺犯遣送案件,選擇只對日本、菲律賓強硬,卻不對北京講硬話的現象。
北京希望見到馬英九連任,但中國頻頻要求台灣改名,台灣在主權或管轄權的受挫,卻可能斲喪馬英九的氣勢。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