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殖民政府以進步、衛生、文明為由,施行剪斷髮辮及解放纏足的政策。洪棄生為了拒絕剪斷髮辮,可以躲藏二十四年。女子解放纏足,洪棄生也反對。漢族人洪棄生對滿洲人的髮辮,為什麼那麼執著保留?1920年6月,佐藤春夫的《殖民地之旅》寫到,他想拜訪有趣的大詩人洪棄生,但遭拒絕。他的秘書兼嚮導許媽葵形容說:「詩人是個相當怪的人,毋寧可說是到了可評為頑迷的程度,一點也不像是有教養的人士,現在連支那的苦力也很少看到的髮辮,他卻依然留著,不僅如此,穿著衣袖寬大的舊式衣服,搖著大扇子。他很討厭成為日本領地之後的台灣,也很討厭今日的支那,他老是說:『我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今日的支那人,而是清朝的遺臣。』說來不無道理,他在清朝時是個秀才啊!」(佐藤春夫著,邱若山譯《殖民地之旅》,頁286,草根出版社,2002)
洪棄生就像王國維一樣的「文化遺民」,保守、固執、孤介。在文化認同上,他認同也由清朝承襲了的華夏文明(包含科舉制度)。在政治認同上,他認同清朝(包含滿族的髮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