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逸 老周董 哲絮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耕雲 葉莎
日前看旅遊節目,報導浙江宋村有人捐助的一個希望小學,小孩必須全體住校。這些來自農村的小孩他們帶著米,還有一星期的醬菜。每頓吃完自己洗好便當盒,必須再把下一頓的米洗好,到時候有人幫他們蒸好飯。 大小孩帶著小小孩,清早六點起床先溫習功課,再吃飯,每一個人有自己放米和醬菜的櫃子。大部分自己照顧自己,沒有電視沒有電動玩具,晚上八點多就睡覺。 看著這幫健康又獨立的小小身影,在沒有汙染的農村小學,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小學。 多年前在貴州旅行時,在山裡面看到一座只有兩層木樓的小學,他們隱在煙霧繚繞的山林間。個個活潑的小孩,都有著紅潤健康的臉龐,盡管穿得髒髒破破的,當然沒有需要眼鏡的困擾。 他們早上十點才上課,一直上到下午兩點,中午不吃飯。因為他們住家路途遙遠,平均要走兩個小時來上課,路上會吃點乾糧。一方面教室沒有照明設備,必須藉著天光上課。放學還得走遙遠的路回家,必須早下課避免天黑,小孩難免邊走邊玩。 學校只有兩個男老師,年紀大一點的是本地老師,年輕的是外地來的。他們都有點保守和靦腆,對我們突然造訪,有些羞怯。倒是那些小朋友,對我們鏡頭充滿好奇,而且熱情回應。 離去前再三回首,朗朗的讀書聲響在山林間,有點心疼和心酸,但是可以確定他們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那群山裡的孩子,一座座高聳的山巒是最可靠的後盾。
ps:照片用掃描的,畫質不是太好。
tktktk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葉莎 哲絮 莫莉﹝忘川﹞
柳逸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莫莉﹝忘川﹞ 葉莎
哲絮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葉莎 莫莉﹝忘川﹞
每次看到這樣的報導,都讓我感慨萬分。貧窮使人想要學習,喜歡學習。難怪有人說:「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
相對於這些孩子的匱乏,再看到台灣許多孩子因為生活不虞匱乏,反而沒有學習意願,更是感慨!
在教學現場,經常覺得一個班級真正專心上課的學生沒幾個,人的素質正不停不停的降低,讓人為台灣的未來擔憂。
果真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哲絮 莫莉﹝忘川﹞ 葉莎
葉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若有所思 哲絮 莫莉﹝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