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一心一意
市長:明心見性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一心一意】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六祖壇經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六祖壇經講記(23)
 瀏覽436|回應0推薦0

明心見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這裏講的就是一念之間。你自己去決定你的念頭,自己去決定你的狀態和未來,但是你不要掉入過去的陷阱,你過去是什麼人並不重要,縱使你是菩薩投胎轉世的那也不重要。如果你一直談過去是什麼人,第一,你會掉入迷信,掉入怪力亂神,你一定會去問人家三世因果…等等。第二種愚迷的人,一天到晚說有冤親債主,然後亂用業障,一天到晚疑神疑鬼,業障堆得好像一座山,背著這座山,你怎麼修行?!你們學佛不要這樣學。那你應該怎麼學?過去就過去了,而且過去你自己不知道,你不要在那裏胡思亂想,不要瞎猜。那每個人有沒有業障?有,知道這樣就好了,以後不要再犯不就得了。你曾經對不起很多的人,那沒有關係,過去就過去了,過去心不可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有沒有業障?」我不回答這個問題,我只跟你講說不要被這個觀念障礙,勇敢地向前走,你才能夠徹徹底底地從佛性的角度,自己去下手。

世人愚迷,不見般若,】世人只看到現象,只看到世間發生什麼事情,看到現象怎麼變化,看到人世間一切的差別相。世間人為什麼苦?他看到現象必然苦,因為現像是不平等的,你苦就是苦在這裏,你活在這裏你不會快樂。有的人不明白這個概念,去尋找真理,他往往掉入迷信、宗教,成為教徒,有人甚至越學越困擾。說「上帝創造了我們」,那誰創造了上帝?「沒有,沒有,只有上帝創造我們,沒有人創造上帝。」你這句話能成立嗎?你可以創造我,就代表你也是被別人創造的。要麼你就一神論,要麼就多神論,大的你拜,小的你也拜,你阿公你拜,石頭你也拜,那叫做石頭公,這是多神論。你們不論去學什麼學說、學派、宗教,只有一個重點,你要學起來,能夠真正得到解脫自在的,其他都不是你要的。你不要學了之後變成別人的奴隸,不要學了之後被別人掌控,被鬼神掌控,這不是你要的,人生已經夠苦了,不要再自尋煩惱。

有學生說:「師父,你不覺得我們禪心學苑說好聽點,叫做很單純,說不好聽,叫做很無聊?」我說:「什麼叫無聊?」他說:「又不做什麼,只是上課和喝茶。你看人家熱熱鬧鬧的,這邊拜拜,那邊遊覽…,師父,你為什麼這麼做?」你想要怎麼樣?你想要怎麼樣你就痛苦,你就迷失,跟空性就沒有辦法相應。有些人動不動就會起個念頭,像「無聊啊,要是像別人那樣…」那是不是現象?現象才可以比較,沒有現象你怎麼比?!就是現象,我們才會說應該怎麼樣,若是沒有現象,離開語言、知識、概念,任何東西都離開才叫做自性。

你自己要清楚,不要一直起那些無謂的念頭,我們今天為什麼需要三大阿僧祗劫呢?我們就是浪費在那「來來去去」的時間啦!如果你不這樣浪費,那就「悟則刹那間」。我今天幫你搬走兩個石頭,明天你又放進兩個,那我怎麼幫你搬?沒有辦法搬!你說:「師父,我聽你的課,聽這麼久,有沒有比較進步?」好像更往下面掉一層,因為石頭更多,你就更往下掉,原來我們愚迷就愚在這個現象,沒有看到自性般若。

口說般若,】就是口頭禪。知識份子,講名相,被經典轉,不然就是執著佛事。真正的佛事不是你現在所講的佛事,你講的都是現象的佛事。真正的佛事應該是覺悟的事。好好地孝順父母,教育子女也叫佛事。

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佛法分為性宗和相宗,或叫空宗和有宗,這個性就是空性。這個東西是空還是有?空?這是現象。現象是空還是有?有?答案聽起來是對的,所以我們現在活在哪個狀態?活在現象的狀態對不對?!你錯了,你誤會了。這個〔〕就叫做〔真空〕,世人不識真空;這個「有」,有什麼?妙有?「妙有」是有還是沒有?講到底,一路講到底,「妙有」是有沒有?這是不是〔真空〕生「妙有」?是?不用把它打破。如果打破才是空,這是外道之見;當體即空,不需要打破才是空。〔真空〕不空,「妙有」不有,你講得很習慣,但你並沒有真正去悟道。當我們在講「空」跟「有」,「空」就是真空,那個「有」還是真空。六祖講「世人不識真空」,所以你要悟道。就像說你家有很多窗戶,但大門只有一個,若是不從大門進來,你就不能夠登堂入室。所以只有一個重點,要悟〔〕,你不悟〔〕,不能夠「見性」。

我們現在講的這個〔真空〕,我們是真正地把它講出來,但這個真空不是偏空,這個真空就是「空有不落兩邊」的空。佛法有很多名詞你越解釋越亂,所以你不要抓著名詞不放,你要懂得它現在表達的是哪一個部分,有時候它用的名詞是一樣,但是它的意思根本就不一樣;有時候講的名詞不一樣,它們的意思是一樣,要一次講盡。空中生「妙有」,這個「妙有」是假相,事實上叫「真空」。你說:「這盆花從哪裡變的?」從空變出來的,這盆花真正的本來面目還不是〔真空〕?!你不可以停留在「空」是「空」,然後「空」產生「妙有」,然後這個「妙有」是「有」;你這樣講就不對了,這樣不是「空」跟「有」的關係,它的本質就只有一個,就是〔真空〕,但它可以產生一切的「妙有」。無論它產生一萬個「妙有」,它的本質還是〔真空〕,是不變的。六祖大師所說的「真空」就是它的本質;無論它再怎麼緣起,再怎麼變,本質就是〔真空〕,一句話而已。假如這個概念你沒有真正地懂,你怎麼可能當下悟道呢?跟一般人你還是跟他說空中生「妙有」,「妙有」不有,「妙有」還不是真空?所以你要轉。當你覺得他的觀念不能夠再轉,你就不要再講了。花謝了,茶杯破了,不可以叫「真空」,這叫生滅;人死了叫「生死」,不叫「真空」。

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般若〕在哪裡?般若就是在展現出來的時候。〔智慧〕不是講的,是展現出來的,是誰展現的?是那顆心展現的,就是作用。這個人產生的作用,才叫般若。比如你看一休和尚,當他是小孩的時候,他就很機智,連大人都佩服,這不是他的般若智慧嗎?從世間的角度,孔明先生也很值得我們讚歎,可惜是沒有悟道,但我相信他有一天也會悟道的。

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如果你能夠這樣去瞭解,你就知道什麼叫智慧。原來般若智慧,是從自性展現出來的,它無形無相。接著看你怎麼用,從「用」當中,看你到底有沒有智慧。曾經有人問星雲法師:「大師,人家禪師都會分身,或是放光,那大師您會不會?」星雲大師說:「我也會。注意,那我現在就放光,你要注意看。」然後星雲大師喝了一口茶,就跟他講:「我已經放光了,你看到了嗎?」他說:「我什麼都沒有看到。」星雲大師就說:「我放我的光,我已經做到了,你沒有看到,那是你的事。」他到底有沒有放光?沒有人知道,但是他已經回答你這個問題了。我們縱使沒有開悟的人,看禪宗的公案,也會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什麼這些禪師講的話就是這麼有智慧?我說世間有幾件事情騙不了,第一,沒有學問騙不了;第二,沒有錢也騙不了;第三,沒有智慧也騙不了。說到這裏,你可以體會到一種概念,如果你還是用你的大腦在回答問題,處理問題,大不了叫做聰明,而且,你的聰明潛藏著痛苦,潛藏著投機取巧,這一次能夠讓你矇過去,下一次就不一定。如果你已經漸漸能夠明白,漸漸懂,你現在所回答的東西是直覺的,不按照「你問我問題,我就一定按照你問的回答。」這叫邏輯概念。人家問你有沒有,你就回答有沒有,否則就回答我不知道,這叫做邏輯,你的腦袋已經習慣這個樣子。我奉勸諸位,從今天開始,不要這樣,你會突然之間你覺得很輕鬆。而且,你要注意看,一般人你問他問題,他都會想一下;直心不會想,想一下,你回答的東西都是透過想的,不對。我已經講過了,如果你有智慧,你就是個開悟的人;如果你沒有智慧,你幹嘛又進去抓?好像這一杯明明是毒藥,你連一滴都不要再吸,跳開這個模式。我這樣講,你們好像聽懂,但是又做不到。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那怎麼辦?我只送你一句話:發現有賊,我只能夠喊「抓賊啊!」,其他的我都不能夠告訴你。

如果你真的在學佛法,你會掉入一個很嚴重的陷阱,就是你開口閉口都是講佛學的名相;叫你不講名相,你反而不會講話。我在上課,除非一定要講名相,我才會講;我上課的目的,就是要讓你瞭解,這才是重點。我講課有四個特點:一,簡單化,佛法本來很高深,要把高深的東西講得簡單,讓人家一聽就懂。二,要生活化,我講的就是你們的生命,「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如果佛法和你的生活不吻合,你幹嘛要學佛?好像你們學佛都是在學死後的事情,不然就是虛無飄渺,我講的就是你家裡的事,你工作上的事,你的感情,你的心事,你的為人處事,我講的都是你的問題,學佛最主要是要離苦得樂嘛!三,通俗化,就是不管什麼程度的人都能夠聽得懂。四,現代化,我們要用現代的語言、模式來談,每個時代談的東西都不一樣。如果你能夠符合這四項特點,你跟任何人講話,他都會很喜歡,因為表面上簡單,人家聽得懂,但又有高深的道理。

智慧從自性生起,你從腦袋學的東西,可能是一種聰明,但並不是真正的智慧,聰明還是有煩惱、痛苦,它是一種邏輯推理。智慧是清淨的,沒有煩惱的,自在的,是直接了當的,是直接去體察的,不是推理的。我們一般人用推理的概念,不是預設立場,就是自己想自己對,但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所以人類才有那麼多的紛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941&aid=460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