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一心一意
市長:明心見性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一心一意】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六祖壇經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六祖壇經講記(14)
 瀏覽778|回應0推薦0

明心見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能擲下衣鉢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於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能擲下衣鉢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於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需要六祖大師念咒嗎?開悟的人,德高鬼神欽,護法龍天自然會來護持衣缽,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是惠明看到衣鉢要去拿,可能當下生起慚愧心,覺得應該是為求法而來,不應該強奪衣缽,以至於拿不動。

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行者〕是尊稱,真的是個修行人才稱行者。〔作禮〕是求法的態度,有真誠的心才能表現出恭敬的行為。有時候我們問法就是太草率,這樣對你不好,你得不到什麼,因為是你的心出了問題。

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萬緣放下
諸緣〕是心識所攀緣的色聲香味觸法等種種色相,如果你沒有〔屏息諸緣,勿生一念。〕你根本沒有辦法修行。修行的意思就是讓你不要胡思亂想,你時時刻刻都在胡思亂想,卻在胡思亂想中拜佛、念佛、抄經、做志工…等等。人生最快樂的莫過於清淨,心如果不清淨,怎麼會快樂?無論你跟哪個師父學,學哪個法門,一切法門離不開淨心,六祖大師是教你心開悟解之後,念佛的依舊念佛,誦經的依舊誦經,市農工商任你做,接著你要去展現你自己,生活中一切都是修行,所以禪師睡覺、吃飯都是修行。

很多人打坐,你覺得他在修什麼?如果是坐在蒲團上休息,那不如躺著睡覺好了。禪宗?你有沒有看到有人坐在蒲團上念阿彌陀佛?你不要看到一個人在打坐,就以為他在學禪,禪不是一種形式。你如果在念佛,就是在念佛,你要很清楚,你要很如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在,讓自己安定下來,知道人生何去何從,才能離苦得樂。

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任何法門都沒有問題,只是你自己不會修,你首先應該止息妄想,〔屏息諸緣,勿生一念。〕雖然是出自《六祖壇經》但修淨土的也經常在講:「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六祖大師沒有說他屬於禪宗,這樣講太狹隘了。

談修行首先要擺對重點,古來禪師去參訪別人都不問怎麼修,而是直接問他那顆心,如何瞭解他自己,所以六祖大師在無相偈上說:「唯傳見性法」,他只要你見性,其餘的他不講,只有開悟見性的人才是有正見的人,「八正道」一開始跟你講正見、正思維,然後再講身口意怎麼修,懂了才能夠談修,你不清楚時重點不是要修,而是去弄清楚,你清楚了自然會做到,你不清楚先不要做。

息妄
六祖講「唯傳見性法」—如何開悟見性?首先要止息妄想。怎麼止息妄想?先思考為什麼會生妄念?如果你深入地觀察自己的內在,心理學上說潛意識,唯識裡面叫第八識,你潛意識裏有一股力量,就是欲望的力量,簡稱欲求;也就是我們經常在思考的:「你這一生到底想要怎樣?你這一輩子到底要什麼?」這個欲求就是根本的核心。你可以觀察你身邊的人,比如父母、親戚,旁觀者清,你看到他們操心個沒完沒了,真是累!你看別人是不是很清楚?這個在《六祖壇經》裡就是兩個字「塵勞」,你要問自己的內在,到底欲求什麼?你只要願意去思維,答案就會越來越清楚。

例如,過去你一直都以為你為家庭、為公司、為社會…在打拼,真的嗎?其實你是在欺騙你自己,說好聽是你為別人好,難聽叫做你想掌控別人;說好聽是關心別人,難聽叫做執著別人;說好聽是服務社會,難聽叫做為你自己的名和利…。事實上你所做所為還不是為了滿足自己,但你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世間每一個人都想追求快樂,但是偏偏得到的都是痛苦;縱使你得到快樂,這快樂也不長久,失去了更苦。除了物質上的不滿足,心理上的痛苦更複雜,你的感受不好,或不如你願,或別人不理解你、排斥你、對你冷漠…等等;你再思維下去,你真的有個得,有個失嗎?答案出現了,「無得亦無失」,既然如此,欲求不就漸漸淡化了!悟性高的當下妄想就止息了。

所以透過思維,好好的觀察,好好地領悟,不要停留在文字上的無得無失,而是真正地去領悟。《圓覺經》說:「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明白了:原來是一場夢!妄想就止息了,這是最自然最輕鬆的方式,你只要願意做,你是可以做得到的。

既然「無得亦無失」,那到底要不要追求?我觀察過很多人,他本來會世間法,學了佛之後,佛法沒學會,連世間法也不會了;學了佛法之後,應該要更懂世間法。到底要不要追求?—隨著因緣的變化來面對。比如說你要不要追求這個人?我換一個方式問你:要不要吃飯?你會回答:肚子餓了就要吃,肚子不餓吃什麼飯!這就是隨因緣的變化來過生活。

真理是不會有變化的,所以你要學習如何思維,思維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針對「事」,例如:我為什麼常常胡思亂想?因為我擔心我的兒子,我為什麼會擔心他呢?我擔心他什麼事呢?這是針對事,煩惱的事、執著的事、罣礙的事,愛是執著、恨也是執著。這一種思維模式比較容易,但是你要慢慢地,一件一件地想,這樣是永遠想不完的。

第二種模式是直接切入你的內在:啊!我明白了,原來是我的「心」有欲求,而不是這件事。例如:我執著我的事業?不對,你執著你的心。我執著我的家人?不對,你執著你的心。我執著臺灣的政治問題?我執著我要悟道?…都不對,你執著你的心。這樣你能體悟嗎?你看到你的心了嗎?

以後,當你看到外面的現象應該怎麼看,例如:這個人很沒有水準,凡夫一個!這時你就要想到:是我沒有水準,所以我才看到他沒有水準。這個人很差勁!不對,是我自己傲慢。這個人怎麼那麼壞!這時要看到自己的瞋恨心。這經典怎麼看不懂!這時要看到自己的無明。要你回答問題你逃避!這時我要看到是因為自尊心在作祟…。

從今之後你繼續這樣觀,有一天你必然會見性,這就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現在看到的全部都是我的心,凡夫只看到現象,我只看到我的心,這樣去觀你不見性都難。

我們過去就是對一個問題沒有深入去瞭解,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或者想一半就不想了,所以找不到問題的答案,只要你願意深入去思維,越能夠老實面對自己,問題就會越來越清楚。比如說你覺得自己對別人都很好,為什麼人緣那麼差?比如說你那麼努力,為什麼不成功?比如說你來上課想好好修行,為什麼不能開悟?

一般人學到的只是形式,但是悟性不夠。有的人很認真在修學,有的人很狂妄,有的人開口就是名相,這沒有意義;你學佛剛開始應該打開你的悟性,這樣你的般若智慧展現了,在各行各業,不論是出家或在家,職場或道場上,你的表現就不一樣。

顯真
你現在應該先止息你的妄想,不要再向外求法,你應該回歸你自己的內在,你也許覺得這樣做很難。比如說你跟這個人不熟,你只要願意去關心他、瞭解他,多跟他相處,不就跟他越來越熟了嗎?表面上你的心跟你這個人如影隨形,可以說累劫就在一起,但是你沒有跟它接近,所以你對自己很陌生,你覺得「見性」很抽象。

「心在哪裡?」我們常說「內」跟「外」,那只是一種比喻,心不在內也不在外。有一種學佛法的人,他回答的都是名相,那只是知識,不是他的體悟;也不要講心不在,或無所不在,我只要隨便踩你一腳,一定踩到你的心。

有學生問我:「師父你的心在哪裡呢?」「我的心在我執著的地方。」這是沒有開悟的人的狀況,但是這個人已經如實地面對他的心。如果你套用經典的話來回答,人家一聽就知道你還未入門,因為那根本不是你的體悟,我要聽的是你的心,我們每個人的心不都是擺在執著的地方!等到你真的開悟了之後,就不一樣了,心無形無相,你怎麼可以說它在哪裡?!你真的去瞭解它,你說出來的話一定是很中肯的。

「道在哪裡?」道有離開你嗎?是你不認識真理,不是真理違背了你。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是誰,還不是你的心。你當總統、當乞丐,上天堂、下地獄它都跟著你。所以,學佛,佛是什麼?就是你的心,學佛就是學你的心,它需要什麼樣的宗教形式嗎?一樣是佛教,你需要什麼教派、學派嗎?你的心需要貼標籤嗎?

過去,我們的心貼了很多標籤,我們今天要有能力去把它打開。如果你打不開,以信仰的角度來說你只不過是個信徒,以研究經典的角度來說你只不過是個學者;佛教是佛所說的教理,不論哪個人,只要他講的是真理就是佛法,真理本身沒有鴻溝,你怎麼展現都沒有障礙。你可以跟釋迦牟尼佛一起去喝茶,跟上帝一起散步,跟老子一起去騎牛,跟阿拉一起去喝咖啡,海闊天空,看起來每個人都是諸佛菩薩,那多好!但是後人不懂,加上一層又一層的包袱,這樣子你沒有辦法悟道。

當你的知見打開了,這時候你才能展現自己,才能真正好好地去闡揚佛法,闡揚佛法的目的只是希望幫助別人,而不是為了增加信徒,也不是為了茁壯你的隊伍。我們今天講佛法只是為了幫助別人,沒有別的目的。所以你好好體悟《六祖壇經》,就能無所不用,如果你沒有體悟,只講名相,就代表說你根本不圓滿。

當你明白了之後,一止息的剎那,妄息了,姑且叫顯真,那個真就是清淨的意思。經常看到很多人一心想要求法,但他們求錯方向了,求真反成迷;你想要去求個真,你已經迷了;真不是這樣求的,真不需要你求,淨心在妄中,只要你虛妄止息了,清淨的心就展現了,這個概念就是這麼清楚明白。

不執真
如果你身邊有求法的人,你要跟他說你這樣掉入陷阱了,他只要願意從這裏去明白,他的真就顯現了。但是亦不可以執著這個真,如果有一天你覺得你已經觸碰到了,你不可以說你見性了。《金剛經》分明跟你講一至四果阿羅漢,他們根本就不執著他們所證的果。而且,真的有個真嗎?那拿來我看看,我看你到底悟到什麼?

講更直接一點,為什麼不要去執著那個真呢?因為「真」只是一個假名,跟「妄」沒兩樣。為什麼有「真」這個名詞?是因為有「妄」;這個世間假設沒有壞人,亦不需要好人這個名詞。「真」跟「妄」都是假名,你卻以為息了「妄」就真的有個「真」。《法華經》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這句話讓我打破所有的名相的概念,這些名相只是為了引導你,但是你卻抓著這些名相不放。

《六祖壇經》的名相已經很少了,沒有一本佛經的名相比這更少的,如果你去學唯識,那有很多名相。你主要是要去瞭解你的心,不要抓住那個名相不放。名相在適合用時可以用,但不需要談一些錯綜複雜的名詞,這是你自己著相求菩提。

不除妄想不求真
我們常說的不執著,它不是刻意的,有沒有人說我不執著做夢?這句話很奇怪,知道夢就好了,但不可以說我不執著做夢,連「不執著」這個詞都是多餘的。只是剛開始為了表達,到最後這些東西都可以灑落一地。明鏡就是明鏡,任何東西到了它面前都是清清楚楚,法只是引渡你的工具,你不要抓著那個工具不放。

法是要瞭解你自己,瞭解你自己之後,自性能生萬法,心佛眾生,無二亦無別,這句話是百分之百正確的。《永嘉大師證道歌》裡講:「不除妄想,不求真。」你說:「師父,那你明明叫我們要除妄想!」但是到這裡,已經是本來無一物,所以不用除,這句是果地上的話,所以你才可以除迷除悟、離真離妄,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你過去迷悟所造成的,你今天已經明白了,它們就不成立了。如果你還不明白,何不再多聽幾遍,多想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941&aid=458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