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奇跡
市長:景寔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其他【奇跡】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地理采風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圳北村采風行
 瀏覽1,086|回應0推薦0

景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圳北村清領時屬於嘉義縣打猫東頂保圳頭莊、麻園寮莊,1901年嘉義廳梅仔坑支廳梅仔坑區圳頭庄,1920年臺南州嘉義郡小梅庄圳頭(大字)圳頭、麻園寮、過溪、下過溪、菁仔腳、大坑連、田頭崎、麻園寮山(小字)1945年設梅山鄉圳北村。

圳北村因位於梅山水圳之北而得名,與圳南村同屬清代時圳頭莊的主要構成部分。現有聚落,圳頭、麻園寮、頂過溪、下過溪、菁仔腳、大坑、田頭崎、麻園寮山。

圳北村地處高山流水之間,東部屬阿里山山脈的西麓,西部有北港溪的支流華興溪(又稱石龜溪、倒孔山溪)。華興溪源於圳南圳北二村之間,經梅東村後,進入古坑鄉華興村,流入三疊溪,再匯合虎尾溪,於虎尾平和厝以下稱為北港溪。梅山水圳提供水利資源,又因氣候適宜,適合農作,除了竹筍、橘子,並培植蓮霧。

頂過溪,又稱頂厝,位於圳北村東部,因聚落位在過溪莊地勢較高的地方而得名。於乾隆年間,先民到此開墾,現居民以廖姓族人為主,以蓮霧栽植為主要經濟作物。

下過溪,又稱下寮,位於圳北村中東部,因位處過溪聚落下方,從水底寮莊到此,一定要涉水過倒孔山溪,而得名。於乾隆年間,先民到此開墾,現居民以劉姓族人為主。

麻園寮山,位於圳北村中北部,因此地位在麻園寮聚落後方的山上,而取名。自乾隆年間,先民到此開墾。聚落包括後壁山,位在麻園寮聚落北方山上,有觀音山,是登山勝地。現居民以種植柑橘、蓮霧為主。

麻園寮,位於圳北村中部,因種植油麻,榨油維生,設寮定居,而得名。於乾隆年間,先民到此開墾,現是全村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圳北社區的活動中心所在。

菁仔腳,位於圳北村西北部,因聚落週遭植有大片菁仔而取名,於乾隆年間,先民在倒孔山溪(現稱華興溪)旁的平地上,以耕作農田為主,種檳榔為副,居民以林姓族人為主。

田頭崎,位於圳北村西北部,在田頭崎頂上,地勢高出耕作的農田許多,而得名。於乾隆年間,先民在田裡的山坡上定居,以林姓、謝姓族人較多。

大坑,位於圳北村西北部,因聚落邊有一條溪,有坑崁而取名。於乾隆年間,先民到此開墾,現僅留有登山步道。

圳頭,位於圳北村西部,因梅山大圳源頭取名。於乾隆年間,先民到此開墾,圳頭聚落又分為外圳頭、內圳頭、圳頭。圳頭地勢平坦,緊臨倒孔山溪,梅山大圳之水係來自此地,居民以李姓族人為主。

觀音山,位於圳北村北部,海拔428公尺,村內最高的山,視野極佳,東方是太平山脈,西面可望嘉南平原、台灣海峽,登高遠眺,景觀極為開闊。

圳北古道,有一條名為舅仔頭古道,因經過古坑鄉的龜仔頭而取名,長約十公里,其中自二尖山下降至龜仔頭,海拔1300公尺下降到300公尺,僅有2公里遠,高低落差很大,因而得好漢坡之名,沿途偏植孟宗竹林,景觀清幽。現存年代最久的古道,是闢建於清雍正年間,在現一六二甲線旁禪林寺通往古坑鄉華南村倒孔山的連絡道路,全長五公里,目前禪林寺下仍殘存古道遺跡。

【圳北村小檔案】

圳北村位於嘉義縣梅山鄉的西北部,東鄰龍眼村,南鄰圳南村、半天村,西鄰梅東村,北鄰雲林縣古坑鄉華南村、華山村。全村面積為3.04平方公里,人口為774(201012月底戶政統計),密度:255/Km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745&aid=467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