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述梵衍那國,城東二三里伽藍中有佛入涅槃臥像,長千餘尺」,應為長300餘公尺臥佛形象。迄今未有發現。」
唐貞觀元年(627年) 玄奘大師雖得不到唐朝發放的出國過所(護照),乃毅然由長安私發,冒險前往天竺。貞觀四年,在冒著暴風沙和群盜橫行之險,來到位於分隔興都庫什山脈和巴巴山脈縱長河谷綠洲上的梵衍那國(今阿富汗巴美揚省巴美揚市)。梵衍那國盛產春麥,多花果,宜畜牧,多羊馬,人民多毛衣厚裘以禦寒,玄奘在大西域記如是說。正是困頓的時候,忽見河谷上兩尊大佛仰止而立。大佛金色晃耀,寶飾煥爛,小的一尊(玄奘稱「釋迦佛立像」)身著藍衣,大的一尊(玄奘稱「立佛石像」)則身著紅衣,面部和雙手都鍍金。玄奘並指出,這谷地有「伽藍數十所,僧徒數千人,宗學小乘說出世部。」
玄奘大師所見的大佛,即今世的巴米揚大佛, 是阿富汗巴米揚省內的兩尊具珍貴意義的立佛像,在巴米揚谷地的一處山崖鑿成,一尊造於五世紀,高55公尺,著紅色袈裟,名「塞爾薩爾」,是世界最高的立式佛像。另一尊在巴米揚谷東面的崖壁上,造於一世紀,高37公尺,著藍色袈裟,名為「沙瑪瑪」。
巴米揚的藝術深受希臘、波斯的影響,見證了中西藝術交流的成果。石窟天井上是波斯風格的太陽神駕車圖,佛像本身也古希臘神像的特徵,背後有太陽光輪,這是貴霜國(犍陀羅)的藝術形式。在兩尊大佛之間,有許多石窟,是玄奘大師所見的僧侶修行處。石窟內部有著木造寺院的格局,也有木樑橡木柱的雕刻形狀。
巴米揚谷的石窟,也正位於中國往印度、中亞及西亞各地的絲路中間交流站上。印度佛教,東傳到我國克孜爾、雲岡、敦煌等地,也須經過此地,而玄奘大師西行取經,也要經過。它是絲路之行的一個重要的文明十字路口,尤其在東西藝術文化交流和傳播。自貴霜王朝時代開始,一世紀時即成為石窟寺院,大岩壁的二尊大佛,駐立二千年,附近並有弗拉提、卡克拉克、夏利可魯可拉等石窟。
2001年3月塔利班領導人下達滅佛令,毀掉所有的佛像,包括巴米揚大佛。如今大佛真的在阿拉的國度中消失,只有長處信眾的心中。2003年巴米揚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國際社會也幫助重修兩尊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