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總統蕭萬長二○○八年主張以外匯存底組成主權基金,因央行總裁彭淮南反對動用外匯老本,最後胎死腹中;「盈正案」爆發後,主權基金捲土重來,財政部長張盛和提議整合政府基金,用納稅人退休金當子彈,但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民眾能安心嗎?
國際上主權基金的銀彈來源包括:一、外匯儲備盈餘,例如星、馬、韓、台、港;二、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銅和鑽石等)出口的外匯盈餘,以中東、拉美地區國家為代表;三、依靠國際援助基金,例如烏干達的貧困援助基金;四、發行特別國債,以中國為代表。
四年前,蕭萬長動念主權基金,起因救經濟;四年後,主權基金重出江湖,起因是盈正案虧空,政府想挽救投資人信心。
依照張盛和的初步構想,政府將統整五大基金(勞保、勞退、退撫基金、郵政儲金、國民年金)合組「主權基金」,並由獨立機關操作。
以資金來源而言,台灣主權基金最後若真動用政府基金當老本,恐將創下世界先例。
台灣主權基金打算統整的五大基金,無非來自勞工、軍公教和一般老百姓的退休準備金,每一分一毫都是得來不易的血汗錢,甚至是一輩子辛苦存下來的棺材本。
政府要用這些錢去攻城掠地、投資海外,也可能購買石油、武器、奶粉,但投資難免有風險,賺錢大家開心,萬一賠錢誰負責?
盈正案爆發後,朝野立委多次要求公布四大基金投資內容,甚至揚言組成「四大基金調閱委員會」,但主管機關始終以「投資策略」為由,拒絕公開。
民眾通常帳面上都看到漂亮的數字,直到好幾年後再出包,才會攤在陽光下,全民荷包可能已經大失血。
盈正案起因於人謀不臧,這個「破洞」至今還沒有補起來,財政部竟打算搞一攤更大的,但如果政府連「小小」退休基金的監理都漏洞百出,未來的台灣主權基金規模逾兆元,能讓人民安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