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基因調控系統,讓微藻吸附二氧化碳的效率提高5成,可用在淡水、海洋、工廠排放廢棄物的煙囪進行捕碳工作。這項研究成果,今年8月刊登在國際能源環境科學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負責這項研究的系統與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張傳雄表示,微藻行光合作用時,會吸附二氧化碳,並轉化成能量與碳水化合物,但量並不會太多,無法實際應用。團隊透過全基因體電腦輔助分析,了解微藻如何進行光合作用後,重新調控微藻的基因調控系統,藉此讓微藻吸附二氧化碳的效率提高5成。
張傳雄指出,將基因調控後的微藻放在光反映器中,可以放到淡水、海洋或工廠排放廢棄物的煙囪內,藉此吸附並儲存二氧化碳,還能轉為能源。
張傳雄表示,微藻捕碳科技已開發成熟,正申請PCT國際專利,包括新加坡、大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台灣科學園區廠商也洽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