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個人很專注,究竟是心無旁「鶩」或心無旁「騖」?中山大學教授、詩人余光中表示,他沒查過字典研究,但形容一個人東想西想會用「心猿意馬」,他認為形容專心,用「騖」較正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季旭昇在他所著「漢字說清楚」一書中指出,國內現有的工具書,心無旁「騖」或心無旁「鶩」這兩寫法都出現過,情勢有點亂,學校國文老師分成兩派,一派擁馬主張「騖」,一派擁鳥主張「鶩」。
根據字義解釋,「騖」是馬亂跑,動詞,「鶩」則是野鴨,名詞。曾國藩在致方宗誠書中曾寫「望閣下無因鄙言而旁騖駢枝,翻失故步」,李鴻章格致入門序「西人畢生致力於象緯器數之微,志無旁騖」。因此季旭昇認為,「心無旁騖」應以部首是馬的「騖」比較合理,寫成鳥部的「鶩」應該是假借。
「一般而言,兩個都通用!」高雄中學國文老師呂兆益說,如果在做一件事情時,突然有馬兒跑過,當然會受影響;不過「孟子」中也有「心有鴻鵠將至」說法,用「鶩」似乎也通。
他表示,若要依照教育部版本「心無旁騖」來教,他會要學生想像「馬兒體型比鳥大,跑過身邊卻渾然不覺,代表很專注」;至於趨之若「鶩」,可想像一群雁鴨飛過去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