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昨天舉辦「自由中國號迎回活動」,同時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入口廣場展出自由中國號。 記者曾吉松/攝影 |
五十七年前從台灣橫渡太平洋到美國的「自由中國號」中式古帆船,經兩個多月整修後,昨天立起船桅,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入口廣場展出。不過學者提醒,後續保存、修復才重要,擔心船會「毀在台灣」。
副總統吳敦義(前排左起)昨天參加「自由中國號迎回活動」,頒發感謝狀給當年的船員周傳鈞、胡露奇、麥克文。 記者曾吉松/攝影 |
昨天是航海節,當年前駕駛這艘船橫渡太平洋的船員周傳鈞、麥克文、胡露奇,上午先前往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參加「自由中國號學術研討會」,下午再到海科館參與迎船儀式。副總統吳敦義、文化部長龍應台也出席。
龍應台形容到場的三名船員是「三劍客返鄉」,她說,當年幾個不知天高地厚年輕人,因為單純想看外面的世界,就完成壯舉,「真是場不可思議的傳奇」。吳敦義則說,自由中國號見證大時代的故事。
一九五五年任職經濟部漁業物資管理處的种玉麟,與周傳鈞、胡露奇、徐家政、陳家琳及美國副領事麥克文等六人,相約開船前往舊金山參加國際帆船賽,卻錯過比賽。
當年僅靠古老航海技術,駕駛無動力帆船橫渡太平洋的創舉,造成轟動。但時間久了,大家也漸漸遺忘,自由中國號經過幾手轉賣,船尾甚至被切掉四公尺。
周傳鈞等人二○○六年參加基隆航海節活動,喚起這段歷史。經海大與各方人士奔走,最後文建會推出搶救古船計畫,經過三年努力,古船在今年五月由美國舊金山運抵台灣。古船目前安置在海科館入口廣場的平台上,臨時船艙上寫著「自由中國號」,船身、內部狀況都不佳,不少木頭腐爛、凹陷,尚待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