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拍的技巧不錯.....
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在1988年叛逃美國。圖為張憲義在美接受學者陳儀深口述歷史訪談時的留影。(資料照,陳儀深提供)。
2017-01-09 09:54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在美國中情局CIA安排下,於1988年1月叛逃出境,張憲義接受國內學者訪談後出版新書,在今天上午10點舉行發表會,並且會以越洋視訊連線方式,接受媒體提問。
張憲義在台時,究竟怎麼跟CIA人員聯絡?答案揭曉,根據張憲義接受訪談的新書中指出,「與美方人員大約每隔2至3個月定期在士林夜市附近會面交談」,會談的主要內容大都是與台灣核武研發有關的重要採購項目,或中科院與政府層峰的簡報會議等」。
儘管軍方對張憲義通緝的時效已經結束,但張憲義出賣自己國家、潛逃美國的行為,並未因為時間已經過了29年而淡忘。
立委羅致政在受邀為新書寫序中指出,台灣當年自行發展核武嚇阻以確保自身安全,既是軍事戰略更是政治外交上的決定,但美國在知情後強勢介入,這是完全可以預期的霸權行為,但在台灣邁向核子門檻的關鍵時刻,美國大動作出手摧毀台灣核武計畫,絕對與張憲義將核武機密外洩有關,「張憲義事件是台灣核武夢碎的因,也是果」。
羅致政說,跳脫對軍人國家忠誠的合理質疑,也避開對核子武器發展的道德批判,張憲義雖然躲過台灣司法的審判,但其行為終將面對歷史的檢驗。
張憲義是在1988年1月9日叛逃出境,今天在台舉行新書發表會,並將越洋連線表達心跡,時隔已有29年之久。
對於與美國中情局CIA的關係,張憲義在接受學者訪談時坦承,CIA是在1982年起就與他正式進行接觸,並在通過CIA測謊後就開始成立專案。張憲義在書中表示,「與美方人員大約每隔2至3個月定期在士林夜市附近會面交談,會談的主要內容大都是與台灣核武研發有關的重要採購項目,或中科院與政府層峰的簡報會議等」。
張憲義並表示,1988年1月離開台灣時,美方是安排以一家在美註冊的正式公司,以該公司的名義給他一個正式的簽證及新的護照,並以該美國公司職員身分,從高雄小港機場出關,經香港轉飛西雅圖,張憲義的太太則是先飛日本再轉美國會合,接著則住進華盛頓特區一處由CIA幹員保護的全安屋內。
書中指出,美國政府認為他們回不去了,便比照一般的公司法,支付他們一筆額外的安家費,補償他們失去台灣房產的損失,「但金額加起來換不到美國的一間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