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說宋楚瑜被人妖魔化,
跟他亦正亦邪的行事作風有關,
他攏絡本省族群的方法------竟是結交地方上的惡質派系.
以雲林來說----上次縣長選舉----馬不提名張麗善,刻意輸給蘇治芬,----以司法扣罪張碩文----就是要拔掉張榮味的勢力,也就是要排宋,-----這個作法非常對.
張氏這班人-----在雲林包山包海,沿路撈油水.====以致雲林到現在毫無建設---只多了令人痛恨的六輕和焚化爐,------請問宋楚瑜交結張榮味.曾蔡美佐,這幫人----不會引起雲林鄉親的痛恨嗎???
地制法讓政府二級化,----集權中央-----消滅地方地鄉鎮長惡勢力,好不容易擺脫地方派系把持,----讓國家正常化.
這次親民黨又要提名張碩文,-----不禁令人擔心------親民黨是否要讓派系復辟?????
親民黨四處招兵 國民黨腹背受敵
自由時報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今年是選舉年,泛藍勢力除了新黨宣布要搶攻政黨票、爭取不分區立委席次外,三年前與國民黨合作,未投入立委選戰的親民黨也開始招兵佈陣,打算放手一搏,讓國民黨腹背受敵。
傳將楊秋興、周錫瑋等 列不分區
最近泛藍陣營傳聞橘營有一份不分區規劃名單,其中包括前高雄縣長楊秋興與前台北縣長周錫瑋,親民黨方面還曾力邀前台中縣長黃仲生一起納入不分區,但黃已婉拒。
據悉,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希望目前掛國民黨籍的幾位子弟兵立委,都能繼續留在立法院,也尊重這些人先爭取獲得國民黨提名,因此現階段親民黨尚未與這幾位立委洽談,將等國民黨正式展開立委提名作業後,視情況再來處理;部分由橘投藍的立委,若未獲國民黨「善待」,不排除改披橘袍或以無黨籍身分一戰。
勸進張碩文、劉文雄等 重披戰袍
據確知,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春節前已和前國民黨立委張碩文接觸,原本親民黨希望張碩文投入雲林旅外同鄉眾多的新北市三重區,但張碩文與當地的前藍委朱俊曉友好,親民黨轉而建議他角逐藍軍沒有人選,但同樣也是雲林同鄉聚集的蘆洲區。
一位泛藍人士指出,親民黨還勸進一些頗具知名度的前任立委,包括劉文雄、李桐豪、殷乃平等人參選台北市各選區,另外前彰化縣副縣長謝章捷、前彰化縣立委陳朝容也都是規劃人選。
這位人士還表示,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同意前秘書長金溥聰對宋提起告訴,讓宋至今氣憤難平之外,當初親民黨為顧全大局,放棄第七屆立委選舉,卻換得國民黨高姿態以對,也讓橘營吞不下去;既然已經什麼都沒有,「赤腳尬伊拚落去」,五五波的地方都考慮推人參選。
司馬觀點:笑罵由人的黃仲生(江春男)
蘋果日報
五都之戰成為媒體追逐焦點,但是很少人關心縣市升格對台灣社會經濟造成多大的負面效果。台中縣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縣長黃仲生赴日旅遊只是意外的小風波。
任期平白多出一年
黃仲生的政績甚差有目共睹,在所有評比中皆敬陪末座。去年縣議會私下做民調,結果是全票對零票,不分藍綠均認為他不適任,創議會史上的紀錄。不過,黃仲生待人溫和,自己很少發脾氣,別人拿他沒皮條,因此顯得「政通人和」。
台中縣市合併,對台中縣是一大噩夢,但對黃仲生卻是一大解脫。首先,他已經任滿八年,現在平白多出一年,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其次,五都別的縣長都你爭我搶,互不相讓,唯獨黃仲生心甘情願地把台中縣交給胡志強,他積極快樂地配合胡志強演出。一位是功高震主的諸侯,一位是敬陪末座的小縣令,胡志強對他稱兄道弟,說兩人要作君子之爭云云,好像老大吃細漢的豆腐,黃縣長笑逐顏開,許多縣民看得吐血。
台中縣有海線、有山線,山區十分遼闊。縣市合併後如無全盤規劃,不只山城更乏人照顧,縣府所在地的豐原市更勢必日趨邊緣化,淪為大台中市第一波祭品。依胡志強的體力,要跑完台中縣行程,對他是不必要的冒險。但此事與黃仲生無關,他那美好的仗已打完了,到日本考察溫泉,對他身心是有幫助的。
即將卸任全部放空
出身於農會的黃仲生,在紅黑兩派妥協下出任縣長,他的能力不忍卒睹,但在派系的支持下,2005年時仍以60%的歷史紀錄打敗民進黨才俊邱太山,但他到底留下什麼政績呢?恐怕很少人想得起。
黃仲生即將卸任,他已經全部放空,笑罵由人,現在不玩白不玩,接下來還要出國考察,再多的丙等考績也奈何不了他了。
自由時報放消息未必屬實
若有其事
如果我記得沒錯,----黃仲生還虧空縣庫一千多億.
有意服務選民的人很多,不用爭取這麼"有名"的廢物,----簡直在污辱選民的智慧.
派系不僅要去惡存善,----更要連根拔除.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白話解:孟子說:「像從前離婁那樣精明的眼睛,公輸般那樣的巧匠,如果不使用圓規、曲尺等工具,就不能製成圓形與方正的器具;還有像師曠耳朵那樣的靈敏,假使不用六律的音符做標準,就不能訂正宮、商、角、征、羽等五個音;因此以堯、舜那樣賢明的君主,他們治理人民,如果不以仁政為準繩,也不能平定天下。」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光有善心---不足以為政,----必須兼行善法.
人治之外------必須還要有法治.
本文於 2011/02/19 09:11 修改第 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