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陸委會江陳五會,十四項協議文宣-------開放與把關. 兩岸十四項協議的效益. 99.12.7 陸委會. 五次江陳會談成果
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012141131571.pdf
六次江陳會談將洽談投資保障協議及兩岸醫藥協議
翻譯成正常人白話文:就是----老哥我看上臺灣資金投資大陸,和你們先進的醫療技術啦,馬老弟,還是一如往常把傳家寶偷出來用用吧.夠意思(大笨蛋----磕磕).
馬就是掏空臺灣,---------套一句老國民黨的話---------資匪
ECFA根本沒讓利,反而輸出關鍵技術,簽不到FTA反造成產業加速外移,協助中共上下游整合,沒安好心,處處計較得利,我們有必要回報這些人嗎???
如今又故技重施,
當然在醫療上協助別人是公益,
但請問你替臺灣留下什麼超過別人的競爭力?????
不要小看台商看健保這件事,我絕大部份親戚落葉歸根,回臺置產的主要原因,就是老來要看健保.
如今臺商又在臺灣取得資金,投資大陸,沒在臺灣繳稅,還花少少的錢在大陸看健保並養老,賺到的錢都留在大陸,這不是吃乾抹盡,釜底抽薪嗎????
馬政府目前詭稱不開放健保,但藥廠醫院先登陸,假以時日遲早會開放.
政府素來把關不嚴,國外定居健保居然可暫停繳費???沒在國內繳稅,費率居然跟國內一樣!!!
有連戰在外媚共賣臺,遲早會被吸乾.
筆者是醫護人員,這些問題我是再清楚不過.
奉勸馬政府誠實務實,不要哄騙拐帶,收買媒體撒謊,祇會造成信任度下降.
月中江陳會 簽兩岸醫衛協議
我堅持「五不」不開放陸資來台開醫院及人員考照執業
2010年12月02日蘋果日報
放大圖片 本月中舉行的江陳會,會談地點與陳雲林(圖1,資料照片)住宿,確定在圓山飯店(圖2,陳建緯攝)。
【徐珮君、張芳榮、林偉信╱台北報導】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中國海協會長陳雲林第六次會談將登場,行政院長吳敦義昨表示,江陳會時間約在本月十六、十七日,「能在之前更好。」這是政府官員首度證實江陳會舉行的時間。不過,相關官員透露,中方對江陳會預定簽署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目前仍有變數,最後能否簽署協議還有待努力;至於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則協商順利,確定會完成簽署。
即將登場
衛生署長楊志良昨表示,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包括傳染病防治、緊急救治、醫藥品、中藥材安全管理等項目,政府堅持「五不原則」,即不涉及醫學人才培養、不開放大陸醫事人員來台考照、不開放大陸醫事人員來台執業、不開放陸資來台設醫院,也不會開放大陸醫院健保給付。
人體實驗列協商
楊志良說,大陸是世界最大的藥品醫療器材市場,簽署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將有利台灣醫藥產業蓬勃發展,但因所有藥品和醫材都須經人體實驗,大陸已同意將人體實驗互相承認列為協議的題目,目前還在商談中;楊強調,如果要相互認證,兩岸一定都要遵從國際標準。官員說,投資保障協議以維護台商在大陸的權益為主,內容包括台商人身安全、土地徵收、糾紛仲裁等,目前在國際仲裁部分仍有歧見,兩岸相關部門仍在積極努力中。他舉例說,不少台商在大陸發生商務糾紛,在當地打官司耗費時間,如能簽署協議,當地法院審理時間如超過六個月,就可循國際仲裁途徑解決。
對第六次江陳會談的期許 |
科技經濟組副研究員 譚瑾瑜 |
關鍵字: 江陳會 |
第六次江陳會談即將在12月舉行,目前海基會及海協會正積極進行事前溝通。根據報載,雙方將完成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以及兩岸醫療協議等兩項協議,在兩岸投資保障協議部分,台灣提出台商在大陸投資權益制度化、保障和糾紛調解部分,大陸則提出中國大陸企業來台可比照外資待遇的要求;在兩岸醫療協議部分,除了疫情資訊交換、醫藥產業交流合作、互相承認認證及檢驗資訊之外,也希望在中草藥合作、新藥研發、觀光醫療上進行合作。
兩年多來,江陳會談達成了許多兩岸經濟合作與交流,值得肯定與讚許。而第五次江陳會談更是如期順利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並在9月12日正式生效,開啟兩岸經濟合作新局。然而ECFA簽署生效之後,仍有許多兩岸經濟交流合作需要兩岸繼續推動,其中,六個月內兩岸如何依據ECFA,儘速洽談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爭端解決機制等四項協議,是兩岸經濟合作進一步深化的關鍵。如今第六次江陳會談將洽談投資保障協議及兩岸醫藥協議,我們給予很大的肯定,然而四項協議是否能如期展開協商,是ECFA簽署後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我們對於江陳會談的重要期許之一,若無法一次完成,在此次會談中能有啟動協商的共識,也是一項重要的成就。
其次,目前第六次江陳會談預期洽談的投資保障協議內容,仍以投資保障為主。然而若比照ECFA第5條條文內容,在投資合作部分,已明文提出將在ECFA生效後六個月內,針對建立投資保障機制、提高投資相關規定的透明度、逐步減少雙方相互投資的限制及促進投資便利化等四個主要事項展開磋商。有鑑於中國大陸對外投資方式是屬於計畫型,不管是對於境外投資或是對台灣投資,均有投資產業指導原則,並明確規範中國大陸所鼓勵、允許及禁止的投資產業項目,再加上台灣目前正在進行全球招商計畫,如果能夠將下一階段擴大陸資來台進行先期溝通,並能夠將先有共識的開放項目列入此次江陳會談的協議內容,兩岸將因此多了制度性的保障,對於未來兩岸投資平衡,以及強化全球招商計畫的效果,甚至進一步擴大吸引僑外資來台投資,都有其正面效果。
至於大陸所要求的比照外資待遇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部分,有鑑於台灣在僑外資開放歷程中也是循序漸進,在開放陸資來台事業投資僅短短一年的情況下,全面比照外資開放有其困難性,在此次江陳會獲致共識的機率不高。然而長期而言,兩岸投資合作為兩岸深化經濟合作之重要一環,在兩岸經貿逐步朝向正常化之際,台灣最後仍必須面對陸資來台投資可能比照僑外資投資一視同仁方式開放的情形,政府仍應參考以往國內相關產業因應開放僑外資投資之作法,及早做好因應措施。
另在醫療合作方面,兩岸亦有許多合作的契機。台灣醫療服務有其一定的品質,一方面台商有相當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市場亦有相當大的商機。若參照中港CEPA,可以發現香港藉由CEPA補充協議,開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爭取養老服務行業的開放以及設立醫院,包括從廣東省試點擴大至允許香港在中國大陸舉辦養老及殘疾人福利機構,以及在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福建省、海南省以獨資形式設立醫院等。若再參照ECFA服務貿易早收清單內容,ECFA僅允許台灣服務提供者在大陸設立合資、合作醫院,另在上海市、江蘇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等地設立獨資醫院。因此,除了目前台灣所關切的觀光醫療之外,若能在目前開放的市場准入基準上,進一步考量全面開放各省市設立醫院的可能性,協助解決台資企業赴中國大陸設立醫院的障礙,讓台資企業可以赴中國大陸設立醫院為台商服務,不但可以拓展台灣醫療產業服務的觸角,事實上也可以活絡中國大陸的醫療服務市場,一舉數得。
就以往前五次江陳會談成功地完成許多兩岸具體的合作內容,我們相信,第六次江陳會談可以進一步獲致使兩岸互利共贏的具體成果,持續朝向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方向努力。
(本文刊載於2010年11月9日中央日報智庫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中方會通報疫情? 衛署樂觀看待 本 次協議加強兩岸傳染病疫情通報,卻遭媒體質疑,中國疫情向來不透明,連對世衛組織都有隱匿紀錄。衛生署疾管局長張峰義回應,不宜一味以負面角度看待,現存 兩岸疫情資訊管道為非正式且不穩定,未來可望提升可信度與穩定度,不必再經國際組織轉一手,越早獲得資訊,有利我爭取防疫準備時間。 此外,兩年前爆發中國三聚氰胺毒奶風暴後,二次江陳會雖曾簽訂兩岸食品衛生安全協議,我國受害業者求償案件至今仍無具體進度,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表示,我方在本次會議中有要求中方加把勁,積極協助。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說,毒奶案中國兩主要業者三鹿與都慶已倒閉,我受害業者求償無門,我方已在會中表達抗議;同時我業者對中國鴻佳、吉林金翼蛋品、大連綠雪蛋品三家業者的求償事宜,仍持續進行中,近期將透過海基、海協兩會平台,促成雙方業者面對面協商。 建立後送傷者管道 費用可望減半 目前我國民眾在中國發生重大意外事故,主要由極少數民間業者後送,要價動輒百萬台幣起跳,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指出,未來兩岸將建立診療與後送管道,國內醫院可與航空公司結盟後送傷者,衛生署將使價格、流程透明化,費用可望比現在降低至少一半。 在兩岸藥品合作研發方面,康照洲表示,對岸已有兩百多項跨國人體試驗進行中,兩岸將互相進行臨床試驗中心查驗,確認品質、品管,奠定合作基礎,減少重複人體試驗為目標;至於我國藥物是否能順利打進中國市場,降低進入門檻,則要看日後工作小組運作而定。 在 中藥材境外源頭把關方面,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指出,將要求中國輸台中藥材檢具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檢驗證明,符合我國衛生標準者始可報關,且須接受我方邊 境抽驗與市場檢驗,明年起將先從使用量最多、佔總進口量五成的紅棗、人參、當歸、枸杞和黃耆等十項藥材率先實施,後續其餘近百項藥材將逐步施行。 (本文轉載自:自由電子報)
|
本文於 修改第 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