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煙滾。追影蒼彌。路長雲簸潮湧。一曲陽關。塞上事、誰承聲慟。
●○○● ○●○○ ●○○●○▲ ●●○○ ●●● ○○○▲
虛按空階。捩輪三疊。遠懷迎送。聽傷歌落雁。淚飲琵琶。寧胡志、平沙重。
○●○○ ●○○● ●○○▲ ●○○●● ●●○○ ○○● ○○▲
輕妝忒恁娥眉。傾邊城月照。二代嬌寵。懶步高秋。今為作、咽深喉凍。
○○●●○○ ○○○●● ●●○▲ ●●○○ ○●● ●○○▲
泣魂魄、明妃愴楚。漢祚思催憶君夢。怨曠笳悲。攸乎生世。盡埋坏青冢
●○● ○○●● ●●○○●○▲ ●●○○ ○○○● ●○○○▲
--------------------------
關於王昭君: 王昭 君 ,名嬙,字昭君。南郡姊歸(今湖北姊歸)人。晉避司馬昭諱,改稱為 明帝 或 明妃 。
傳說「昭君出塞」時,王昭君行於大漠途中,悲懷於自身命運和遠離家鄉,因而在馬上百無聊賴,彈《出塞曲》。而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魚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令從胡俗,遂復為後單于閼氏焉。
寧胡閼氏: (閼氏 ㄧㄢ ㄓ,匈奴君主的正夫人)。
韓邪單于封其「寧胡閼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維持了六十多年的和平。
當呼韓邪單于去世後,她又「從胡俗」(※收繼婚制),再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大閼氏的長子。昭君與呼韓邪單于育有一子,名伊屠智牙師,後為右日逐王。呼韓邪死後,王昭君再嫁復株累若鞮單于,育有二女,長女為須卜居次,次女為當於居次。王昭君死後,葬於「青冢」(現內蒙古呼和浩特城南)。
塞上曲:琵琶獨奏曲
最早的曲譜見於《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是李芳園根據華秋萍《琵琶譜》浙江派西板四十九曲中的五首獨立小曲,加以發展組合的一首著名琵琶套曲。在華氏譜卷中首頁見有“武林逸韻”的題字。武林即杭州,可見這些小曲當時曾流傳于江浙一帶。原小曲分別標有“思春”、“昭君怨”、“泣顏回”、“傍汝臺”、“訴怨”的小標題,李芳園改編時依次把標題改為“宮苑春思”、“昭君怨”、“湘妃滴淚”、“汝臺秋思”、“思漢”,總名之為《塞上曲》。李氏偽托此曲為王昭君所作,不足為信。但這首套曲抒發了一種哀怨淒楚的情感,細膩地描寫了王昭君懷念故國家園的心情。五段都為六十八板(即六十八小節)。除第二段為商調式外,其餘均為羽調式。各段的旋律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音調上的聯繫十分密切,因此音樂形象較單一。《塞上曲》是一支文曲,在彈奏上強調左手的推、拉、吟、揉及擻音,帶起等技法,使旋律更顯得委婉柔美,表現出“聲聲掩抑聲聲思”的情緒,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