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華裔女作家韓素音逝世:《生死恋》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Han Suyin in 1978.
Han Suyin, a physician and author known for writing the sweeping novel that became the Hollywood film “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passed away at her home in Lausanne, Switzerland in November 2012.
“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 was released in 1955. A drama set in late-1940s Hong Kong amid the Chinese Civil War, it starred William Holden and Jennifer Jones as ill-fated lovers: he a dashing, married Western journalist and she a widowed Eurasian doctor. The film’s lush, sentimental theme song , with music by Sammy Fain and lyrics by Paul Francis Webster, quickly became a standard and won an Academy Award for best song. The film also won Oscars for musical score and costume design.
http://www.nytimes.com/2012/11/06/world/asia/han-suyin-dies-wrote-sweeping-fiction.html?_r=0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11/08/c08hansuyin/zh-hk/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ve_Is_a_Many-Splendored_Thing_(film)
VIDEO
http://lady.fengone.com/lady/20140305/568797.html
韩素音是一位亚欧混血的女作家,也许现在知道她的人不多,但是在文革时期,她在中国非常有名字,她一直坚称自己是中国人,并用自己的作品将中国介绍给了全世界,韩素音的英文造诣在当代英美文坛堪称一流,其精美、清丽、雅洁的文笔早在西方评论界获得公认。
混血身份受到歧视
韩素音(1917.9~2012.11.2),英籍华人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ElisabethComber)的中文笔名,原名周光瑚。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父亲周炜,字映彤,生于四川郫县,留学比利时,四川铁路局工程师。母亲玛格丽特是比利时弗拉芒人,出身比利时贵族家庭。
她的父亲与母亲的相遇本应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惊艳碰撞,但在20世纪初期,这种交融却充满了苦涩与迷茫:玛格丽特对东方古国的浪漫幻想被乞丐、蝗虫、饥馑所取代,而心目中的“东方王子”,也成了无力保护妻子免受乡邻好奇目光及族间繁缛习俗纠缠的乡绅。韩素音和她的兄妹一出生就面临着血缘和文化的双重矛盾:他们在家讲中文,出外学英语;吃欧式早餐、中式午餐、混合式晚餐;上午穿着中式服装、带着毛笔和铜墨盒上中国学校,下午又去法国修道院学校。混血儿今天已经不再受歧视了,时代变了,混血儿遍地都是,可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混血儿这个身份让韩素音无家可归,在欧洲,人们歧视她的父亲是中国人;在中国,大家歧视她的母亲是白种人。韩素英她却坚持称自己是中国人,但是这出身并不能阻挡她与生俱来的热血性格,而这性格又给她带来精彩而传奇的人生。
1931年韩素音从北京圣心中学毕业后,到协和医学院当秘书,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系,与龚澎、梁思懿成为同班同学;1935年,取得庚款留学经费赴比利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学医;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因挂念自己在抗战中的祖国,她放弃了自己年轻有为的律师男友和学业,于1938年回到满目疮痍的中国。韩素音从童年到青年时段的成长过程,也正是中国经历巨大历史变革的时期。
年轻时的韩素音
十年婚姻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1938年她在从马赛取道香港回国的海轮上,遇上生命中的第一位丈夫唐保黄。这段开始甜蜜、后来苦涩的情感经历,成为她此生中最不愿回首的痛楚。她在船上遇到了这位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中国黄埔军校的军官,这位军官谈起抗日,谈得21岁的韩素音热血奔涌,在船上就爱上了他,三个月后在武汉结婚。婚后,她才慢慢地了解到这个军官的为人:原来这位国民党军官,抗日都是说辞,真心的却是升官和拍马屁。而这个军官也对她越来越恶劣,时常打骂她,原因竟因为她不是处女。唐保黄一心要向上爬,担心将来自己成了中国国家领导时,人们会发现他的太太跟外国人有过性经验,传统的中国男人就是在英国留学也没能改变。唐保黄还抱怨她太独立,太有思想,抱怨她不像一个传统的中国女人。他要用拳头把韩素音重新塑造成中国传统女性。从21岁到31岁,这十年的婚姻就是暴力与口角。
1940年他们收养了一个女婴取名榕梅,空闲时间韩素音就写日记、写回忆录。在这期间,她写出处女作《目的地重庆》初稿。她把初稿请在成都助产学校任职的修女玛利安修改。1941年夏,玛利安帮忙把韩素音写的文稿带到美国去发表。1942年末,英文版《目的地重庆》出版。就是这本《目的地重庆》,激励韩素音走上文学创作这条道路。
1941年,唐保黄赴英国当外交官,韩素音随丈夫前往英国,1944年她获得伦敦大学医学学位。1945年唐保黄回国参加即将爆发的内战。她没有同他一道走,继续留在英国攻读医学专业。1947年唐保黄死于东北战场,韩素音哭了,却没有太多的悲伤,十年婚姻就这样结束了。次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被世人所不容的恋爱
1948年底,中国的未来已经明显,共产党将胜利。韩素音决定回到中国去,热血再次沸腾,自己是中国人,得为新中国出力,她的父亲还在中国,她要和父亲在一起。她拿的是中华民国的护照,第一站先到了香港。在香港她不期而遇,爱上了一个澳大利亚籍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伊安•莫里森(IanMorrison)。与韩素音一样,莫里森也出生在中国,父亲曾经是《泰晤士报》驻中国的记者,莫里森当时已经结婚,但两人还是无可救药的坠入爱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被派到韩国,结果还不到三个星期,因为吉普车遇到地雷,莫里森遇难了(1950年8月)。他死后,韩素音才开始接到他从韩国寄来的信,人已经不在,信却每天都来,一直持续了三个星期。韩素音悲痛欲绝,如此不真实,在对爱的怀念里用饱蘸爱的字写下他们的故事。虽说《一件灿烂美妙的事情》(又叫《瑰宝》)是小说,但是是她以自己的经历写作的,结果该书引起很多当事人的不满,特别是莫里森没有离婚,这样大张旗鼓地书写自己与一个已婚男人的爱情,也为世俗不容。
第二次婚姻
1952年,韩素音嫁给出版商康柏(L.F.Comber),改名伊丽莎白•康柏。随后两人到马来西亚柔佛州,韩素音继续行医;在此期间,他们收养了另一个女儿周惠音。可惜这个婚姻只持续了四年,他们友好地分手,继续做朋友。与此同时,她帮助创立新加坡的南洋大学,谢绝了南洋大学校长林语堂的邀请,不愿教授文学,宁愿为创造一种新的亚洲文学而继续写作。
第三次婚姻
第二次婚姻结束后,韩素音嫁给了印度军队的一位上校。她给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陆文星。他们育有3个印度血统的孩子,现都已在印度成家。
韩素音和陆文星定居在瑞士西部的小城洛桑,夫妻俩感情很好。平常,他们各做各的工作,互不干扰;韩每年有7个月在世界各地访问、演说,陆文星则埋头干自己的技术工作。这位黑肤色的丈夫,与韩素音婚姻持续了四十三年,虽然晚年他们分居,但一直有着婚姻的关系,直到2003年他去世。
韩素音这一辈子爱上的人形形色色,各种肤色,各色人种。她一生的爱情和婚姻,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传奇。每个人她都热血沸腾地爱过,每个男人都给她的生活增加了新的维度,而在在这涟漪不断波涛汹涌的爱情里写着她的书,她的人生的故事。她跟母亲永远没有和解,她的母亲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去世,埋在美国。她的父亲留在了中国,她在新中国后不停地回去,看望自己的父亲,觉得自己属于父亲,而母亲只是一个充满偏见的西方人,她站在弱势的父亲一边。
热爱中国,把中国介绍给全世界
童年时因为中国血统而受到的种种歧视,让韩素音对中国的落后状况倍感心痛,这样的心理也造就了她对新中国的热情。1956年以后以至文化大革命期间,韩素音多次访问中国,并出版关于中国及赞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著作。她跟周恩来等人在中国封闭的时代过往密切,写了《周恩来:现代中国的创造》、《早晨的洪流: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等这样的支持红色中国的历史传记,这些作品使其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支持者。
访问中国后,韩素音不断撰文、做演讲,在国外介绍中国的情况。她的作品在西方世界确有“介绍中国”的作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这样评价道:“我花一小时读韩素音作品所获得的对中国的认识,比我在那个国家住上一年还要多。”著名文学家刘心武也说过:“我曾在南特和巴黎询问十名受过高等教育、职业不同的法国人,问他们读过哪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其中九人都肯定地回答:韩素音。”
晚年的贡献
在韩素音的资助下,中国翻译协会成立了“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即鲁迅文学奖翻译奖前身)。1989年,在她的资助下,中国翻译协会开始举办“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以鼓励更多中国国内青年翻译人才的涌现。此项大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翻译界影响力最大的竞赛。截止到2013年,已举办25届。
晚年她居住在瑞士洛桑,2012年11月2日,韩素音在瑞士洛桑的寓所逝世,享年95岁,去世后她将自己的4168册书赠予北京大学图书馆。
韩素音与巴金在交谈
成就及荣誉
“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这是韩素音对自己人生的概括。
1952年的自传小说《AMany-SplendouredThing》(《一件灿烂美妙的事》又叫《瑰宝》)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LoveIsAManySplendouredThing);
这本自传体小说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1956年,据小说改编的电影《LoveIsAManySplendouredThing》(生死恋)获得三项奥斯卡奖;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的作品陆续被翻译介绍成中文等17国文字,包括《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吾宅双门》、《再生凤凰》、《瑰宝》、《青山青》、《等到早晨来临》、《周恩来与他的世纪》、《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早晨的洪流》、《中国,2001年》、《餐风沐雨》、《拉萨,开放的城市》等。
1994年,韩素音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
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韩素音“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称号。
http://lady.fengone.com/lady/20140305/568797_5.html
VIDEO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