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瓷刻藝術於1990年代,由「師範大學」鄭善喜教授與鶯歌「瓷揚窯」林振隆老師嘗試以瓷器為載體,「以刀代筆」在瓷坯上呈現書法之美感,為今人開發之另一書法表現形式。瓷刻創作其刀工、書體變化、佈局、氣韻,須有書法「碑學」之基礎,方得表現其精髓。
在台灣仍屬萌芽階段之藝術創作(須有碑學書法根基、加習刀工與陶藝方為完整!),極少於市面流通,經觀光局首次正式於2007~2008於德國柏林ITB、英國WTM(均為國際旅遊展)、作為台灣新藝術國際推廣,並曾與日本福岡大學、韓國京畿道大學陶藝相關學系交流。
完整創作過程:拉坏>修整>陰乾>上特殊不流動釉料>佈局>以刀代筆直接於胚體以書法型態創作>窯燒>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