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指出,素食比其他動物性食物帶來更多的健康利益,這主要和素食富含複雜性碳水化合物、纖維素、植物蛋白、鎂、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E、類胡蘿蔔素、和許多植物化合物有關。 雖然不同類型的素食者飲食內容有異,整體而言,素食者所攝取的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和動物性蛋白質較低;全素者飲食中不含奶蛋等所有動物性食品,有研究顯示也有更佳的健康狀態。
當代學者表示,過去研究中存有若干對素食之誤解,例如素食曾被認為可能缺乏蛋白質、鐵、鋅、鈣、碘、維生素A、維生素B12、ω3脂肪酸等,如今許多研究已發現上述不足之結論,是源自不佳的飲食計畫或不當的製備過程。
事實上,美國營養學會依據科學實證所作的公開聲明表示:「均衡的素食能充分滿足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例如:兒童、青少年、懷孕和哺乳婦女、老年人、與運動員等」;而且在多數情況下,素食還能防治諸多疾病,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癌症、骨質疏鬆症、腎臟病、失智症、憩室病、膽結石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來科學家已發現一種名為Neu5Gc的抗原,這種抗原普遍存在於哺乳動動中,但正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人類透過攝食紅肉或蛋、奶製品,此抗原將累積在體內,進一步誘發抗原抗體的慢性發炎反應,結果可促進癌細胞的進展,此一突破性的發現,為肉食致癌之機轉提供有力的分子基礎。
「植物性飲食」是遏止全球暖化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已成為普遍的共識。台灣原本就有200多萬的素食人口,環保署去年推出包括鼓勵民眾多吃素的節能減碳十大無悔措施後,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為遏止全球暖化而吃素。
儘管一般民眾對素食營養與健康仍然存有疑慮,超過三千位醫師支持的美國『責任醫藥內科醫生委員會』(PCRM)最新建議,適合現代人類、好消化易吸收,又合乎健康飲食的『新四類食物』是:
(一)全物:是指未加精鍊的穀物,包括麵包、米、小麥及其他穀物,
它們富含纖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
(二)豆類:它們是纖維、蛋白質、鐵、鈣、鋅、維生素B等營養成份的好來源。
(三)蔬菜:它們提供維生素C、β胡蘿蔔素、核黃素和其他維生素,
如:鐵、鈣、纖維等營養素。
(四)水果:它們富含纖維、維生素δ、β胡蘿蔔素等,每天最好都吃水果。
~肉類及乳製品已經從建議名單中消失~
因此,選擇「Vegan時尚綠生活」的植物性飲食,將是新世紀環保又健康的飲食新潮流!
【 1月23日 工商時報 黃志方整理】
(本文由台大雲林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黃建勳醫師提供)
圖案、文字皆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