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脊柱,由前後看是筆直的,其重力線應穿過每一塊椎骨的中心。當脊柱某段向左或向右偏離這條中線,即為「脊椎側彎」,嚴重時,常伴有脊柱扭轉,且常出現S彎弧。 脊椎側彎的成因
脊椎側彎的原因很多,從生理學的研究,則出現了許多假設理論,例如,遺傳因素、先天因素、神經肌肉因素、內分泌、物理、化學因素等,其中以遺傳因素佔多數,外傷性(不良姿勢、創傷、手術等)因素次之。
脊椎側彎的分類
按脊柱解剖結構的變化,分為非結構性脊椎側彎與結構性脊椎柱側彎兩類:
1、非結構性側彎(亦稱功能性或機能性側彎):多數因不良姿勢、職業體位、疾病長期臥床等原因造成,係指脊柱雖有側彎,但脊椎骨沒有產生畸形變化,且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也僅產生因應生理功能活動範圍內的形變,而無結構性變化。
2、結構性脊柱側彎:多數因遺傳性、先天性、創傷性或繼發於其他原因,脊椎骨和骨連結組織呈結構性變化,如椎體楔形變、半椎體、骨結核、壓迫性骨折等,亦可由非結構性脊椎側彎的長期發展而形成。
(1)遺傳因素:基因性鏈出現在X染色體,這意味著父親遺傳給女兒,母親遺傳給兒子或女兒,通常由雙親中的一位或雙親遺傳給子女,若雙親均有遺傳因素影響,亦即在精子與卵子結合時,孩子就已接受了脊椎側彎的信息,此類病患女性多於男性。
(2)先天性因素:先天性骨骼發育生長畸形變化、營養障礙等因素。在母親懷孕前期,由於疾病、感染、化學葯物、放射線、甚至煙、酒等不良嗜好、嚴重偏食等,導致胎兒骨骼畸形變化的機會大增。在發育期,椎骨生長快而肌肉生長慢,脊柱兩側肌肉生長不對稱,甚至肌肉有變性傾向,兩側肌力不平衡、椎骨生長不對稱,均可導致脊柱側彎。
(3)創傷性:骨折創傷、外科手術、長期服用可導致骨疏鬆的藥物、幼年期過度的X線照射量等。如椎板切除減壓手術,骨突切除或摘除椎間組織,脊柱結構組織破壞後,隨著人體組織退變、老化或其他因素,易引起脊柱失穩及進行性脊椎側彎。又如肌肉、筋膜損害,導致脊柱兩側肌力不平衡。又如單側乳房切除損傷胸大肌,胸大肌雖然不是活動脊柱的肌肉,但兩側胸大肌失衡,影響脊柱運動的拮抗作用,亦可導致脊椎側彎。
(4)脊柱受力不對稱:姿勢不良曾一度被認為是脊椎側彎的主要原因,包括學童背書包(?)、坐姿、職業體位等不良姿勢,使脊柱兩側受力不對稱,引起脊椎側彎。例如國內某財團曾資助成立一青少年硬式網球培訓組織,網羅數位資優青少年積極培訓,準備進軍國際網壇,為國爭光;經半年多集訓後,隨隊照顧小孩的家長,發現孩子們的姿勢有點異樣,可是又說不上來有何不妥,經檢查發現長期(亦不過數月)單側揮拍動作,上胸段脊柱因肌肉牽拉作用,而硬生生地凸向揮拍側,這種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發育中的青少年。最近“老虎熱”風靡寶島,高爾夫球練習場經常看到爸爸帶著“4歲”的兒子,用關愛的眼神鼓勵“小老虎”揮桿。特別奉勸兒子的爸,切勿重蹈前述“壯志未酬先側凸”的案例。
(5)迴避性:因迴避疼痛而變換姿勢。如椎間盤突出症、閃腰、下背痛等,開始的時候僅為了迴避疼痛而改變姿勢,是一種機能性脊椎側彎,但症狀久未改善,長期的功能活動使脊柱結構組織形成永久性變化,可變成結構性側彎。
(6)其他:如代謝障礙、內分泌疾病、濫用葯物、放射線治療等。
脊椎側彎的病理變化
一、結構性脊椎側彎
在脊柱生長發育期(未成年以前),由於前述任一或二個以上因素,使椎體近、遠端骨生長板受到不平衡的壓力作用,骨內結構漸漸改變,受壓力大的一側生長緩慢,受壓力小的一側生長相對較快,促使椎體漸漸變楔形,脊柱亦逐漸歪斜,嚴重的話,脊柱還發生扭轉。
脊椎側彎後,凸側肌肉牽張伸長,長期處於強力收縮以維持姿勢,導致肌纖維伸長而鬆弛,彈性漸失,肌力減弱。凹側肌肉則因廢用,肌纖維短縮變性,喪失收縮能力而逐漸萎縮。長時間的不均衡壓力作用下,脊柱各構成組織包括骨、椎間盤、韌帶、關節囊、肌肉等,相繼發生結構性改變,在脊柱生長發育完成後,畸形仍可繼續發展或發生嚴重的代償性變化,脊柱遂形成多個側彎曲線如“S”形。
二、功能性脊椎側彎
多始於脊柱兩側肌力不平衡,如不良姿勢(電腦族、櫃臺族)、閃避疼痛(痠痛病患)、單側運動(網球、高爾夫球)、職業體位(職業駕駛員、水泥工)等,脊椎骨基本上沒有發生永久性變化,但椎體周圍軟組織(特別是肌肉組織)因長期受力(或出力)不均衡,導致相應的形變。
例如,椎間盤在其生理功能範圍內,因應力的作用而改變形狀,當身體向左側曲時,髓核右移,使椎間盤變成一個開口在右的「V」字形狀;正常情况下,在致變因素消除後,應立即恢復常態,若致變因素長期存在(如肌力失衡),即呈現脊椎側彎,故功能性脊椎側彎病人俯臥時,因脊柱不再承受壓力和肌張力,椎間盤恢復正常狀態,側彎隨即消失,且當病人向凸側彎曲時,力的平衡可使側彎曲度減輕或消失者,均顯示脊柱的歪斜是一種非結構性變化。但是要特別強調,功能性脊柱側彎若不經妥善處理而放任其繼續存在,久之則變成結構性脊椎側彎。
雖然不同原因引起的脊椎側彎有其不同的特點,但其基本病理變化大致相同。即在側彎凹側,椎體承受較大壓力,故椎體呈楔形變化;椎間盤內髓核移向凸側,故凹側椎間隙變窄,凸側則變寬。凸側韌帶牽拉變長,凹側韌帶則攣縮變厚,韌帶長期伸展而鬆弛或短縮而機化變性,喪失彈韌性。在脊柱肌不對稱的牽拉力長期作用之下,椎體發生旋轉而扭曲變形,側彎凸側椎體變得較寬較厚,凹側則變窄較薄,體腔變形進而累及神經傳導、血液循環,甚至引起內臟互相擠壓而導致功能失常。同時身體自然會以更不對稱的肌肉作功,來維持在一個新的、異於正常的動態平衡狀態,繼而形成惡性循環,改變體形並進而影響健康和生活品質。
脊椎側彎症狀的常見疾病
脊椎側彎對身體健康影響廣大而且深遠,在脊柱胸段,由於肋骨與胸椎相連,當胸段脊椎側彎時,椎體向凸側旋轉,棘突轉到凹側,且扭轉偏離椎體中線,變細變薄。凸側肋骨向背部隆起如駝峰,胸腔變窄,肋間隙增寬,肋骨互相分離。凹側肋骨被推向側前方,肋間隙縮小。胸段脊椎側彎嚴重時,肋骨互相靠近擠壓,出現肋間神經症狀。整個胸廓因胸椎側彎而扭曲變形,軀幹縮短,導致胸腔容量變小。
脊柱是身體的中軸,也是內臟組織器官懸吊的重要支柱,一旦脊椎側彎或扭轉,不但累及神經與血管,而且附帶的內臟變位,互相擠壓而造成形態、結構改變,引起發育不良或生理功能障礙。胸腔變窄後,腔內主要臟器,如心臟受壓,影響心臟博動,心輸出量減少,則心臟補償性作功,進而心肌肥厚、擴大,心律不整,胸腔內大血管擠壓變形,影響血流量,導致血壓不穩定。肺受壓則肺膨脹受限,肺活量減少;氣管、支氣管舒張不暢,引起呼吸短促、氣喘、胸悶,且易發生感染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值得一提的是有學者認為,左側第三胸交感神經節發出特殊神經纖維至主動脈,其分枝參與主動脈神經叢,故第三胸交感神經節參與整個人體的營養及汗腺分泌的調整,大多數脊椎側彎患者的體型瘦弱,汗腺分泌異常(多汗或無汗,局部、半身或全身)可能與此有關。
脊椎側彎嚴重者,椎骨扭轉變形,由於軀幹縮短,腹腔容量變小,胃下移,大小腸積擠於下腹部,引起消化、吸收、排泄及性、泌尿功能障礙,女性不孕、流產。同時因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椎管狹窄,可壓迫脊髓和神經根,而引起腰背痛,下肢痠、麻、痛。若累及自主神經系統,可廣泛引起全身性內臟疾患,如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和生殖泌尿系統病症。脊椎骨畸形改變,影響骨質及其造血功能,導致骨質疏鬆、貧血,患者一般臉色蒼白、體質瘦弱、多病、羞怯、自卑、缺乏自信。
嚴重脊椎側彎症狀的病人,臨床症狀頗多,不但生活品質較差,一般壽命亦較短。
脊椎側彎的檢查
脊柱是人體的中軸,連結頭部和四肢,是胸腔和腹腔的組成部份,故脊椎側彎早期,即可引起全身其他部份一系列的變化:如兩肩不平,兩側肩胛骨一高一低;一側胸部塌陷,一側則背部隆起(女性雙側乳房外觀一大一小);凹側腰肌萎縮,有皺紋形成;兩側肘部與體側壁間空隙不等。
前彎試驗:患者站在檢查者面前,雙手合攏下垂置於雙膝間慢慢向前彎腰,若背部兩側高低不一,即可能存在胸段脊柱側彎。繼續彎腰,若腰段脊柱側彎,可呈現兩側高低差異。
X光攝影:可明確診斷,並可量出側彎畸形度數。
脊椎側彎的治療
脊椎側彎一直困擾着人類,至今尚大多列為原因不明,現代醫療對之亦束手無策,一般輕微的脊椎側彎患者,能如正常人一樣生活,正統醫療認為脊椎側彎如果沒有嚴重影響生理功能則不與理會,因此對於側彎15度以內的患者通常不予治療,如每年加重超過5度,即進行非手術治療。脊椎側彎如不給與適當治療,一般都會加重其發展,若側彎程度大到嚴重危害健康時(如Cobb角>50度),則予外傷手術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醫療)脊柱側彎的方法很多,被正統醫療認為有效(既束手無策,何來有效?)而採用的有兩種,即支具療法和體表電刺激療法。事實上正統醫療的非手術「治療」收效甚微,甚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不客氣的說「斂財又誤人」。近代整脊醫療發展一種物理療法,聲稱可以矯正脊椎側彎,其中較有名的理安達矯正床輔助療法。其他尚有體操療法、懸吊牽引療法,本文作者研發功能性運動預防和自療法(倒立位運動)等。
正統醫療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有支具療法和體表電刺激療法。簡單說明如下:
(1)支具療法
最著名而具代表性的首椎Milwaukee支具,其「矯治」脊椎側彎的作用原理,是利用三或四點的作用力相互對抗,以達到降低彎弧的目的。近日有學者研發新支架,並在一定部位配置氣囊,通過肌肉運動的反作用力加強「矯正」作用。
基本上,配戴支具充其量只能防止彎曲度的增加或限制側彎繼續發展,並無矯治或矯正側彎的功效。患有脊椎側彎的小孩,在成長發育期間,脊柱的側彎程度隨著骨骼與肌肉等組織的發育而改變,因此,配戴支具必須從小開始,直到身體發育停止,其間,支具可隨病童的成長而修正,壓墊或氣囊的位置則根據病童的成長和脊柱彎曲的情況而調整(量身定做),如此才能控制側彎曲度繼續發展。
支具(架)被正統醫療用來「治療」脊椎側彎已有很長的歷史,至今仍然被認為是一種控制脊椎側彎發展的有效方法,實際上,支具、背架最理想的功能,僅止於被動地防止側彎進一步發展,並無“矯正”的功能,故其商品名稱或醫生處方冠上矯正兩字,極易誤導病患,應予正名。
註:按脊椎側彎一般均為進行式(持續惡化),故穿、戴背架或支具可有一定程度改善曲度的功效,並阻止其繼續惡化,但無法進一步產生「矯正」功能。通常均因初期穿、戴支具或背架而有限度的改善曲度,而被誤導為其具有「矯正」的作用,至於結果如何,只有長期接受「治療」的患者心知肚明,而可憐的家長與病童幾乎沒得選擇,只因為它是唯一被正統醫療認可的療法。
(2)經皮電刺激療法
利用電刺激,作用於脊椎側彎凸側肌肉使之收縮,產生對脊椎側彎的矯正力。此法受制於許多因素,如刺激位置的正確性,刺激強度、頻率,病人的年齡、耐性、適應性等,故此法成效不大,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在電刺激中斷後,肌肉結構(肌纖維)與功能(收縮力)並未因電刺激而改變,所有致側彎因素依然存在。
從機械原理來看支具療法和電刺激療法似乎滿合理的,然而人體的生物特性不同於一般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特別是關鍵的肌肉。事實上,肌肉的成長直接影響骨骼的發育,左右脊柱的平衡與隱定,肌肉既是影響脊椎側彎的主要因素,亦是矯正治療脊椎側彎的關鍵。
(3)理安達矯正床輔助療法和體操療法
以徒手推拿矯正脊椎側彎,尤其是結構性脊椎側彎,應該說是一種神話。而廣被脊椎矯正師採用的輔助器械,首推美國Leander醫師所設計的矯正床,脊柱在被動間歇性牽引運動中,配合三或四個與脊柱軸向互相垂直的作用力,施加於脊柱側凸頂點及對側適當部位,產生對抗作用獲得矯正效果。但這種方法需要專業醫師服務,設備自國外進口,費用高,而且藉外力矯正脊柱,充其量亦只能改善椎骨序列,並無法改變肌肉力量,側彎成因依舊,成效可議。
上述三種或其他類似的矯正方法,即使能夠把側彎的脊柱加以「矯正」,卻無法改變肌肉的收縮力,亦即恢復肌肉的平衡力和穩定作用,當脊柱再度負荷或肌肉強力收縮時,側彎必然重現。何況上述矯正方法,未必能夠達到矯正脊柱,甚至可能促成其他代償機制的發生。
(4)體操鍛煉法
脊椎側彎後,脊柱兩側肌群長期受力不均衡,凸側肌纖維長期伸長且維持在收縮狀態,肌肉變鬆弛,肌力減弱,凹側肌肉則長期廢用,導致短縮或萎縮無力。體操鍛煉的目標為,恢復脊柱兩側肌力使之趨於平衡,並強化肌力以增加脊柱的穩定。基本上肌肉鍛練是改善脊椎側彎唯一可行的措施,但是,在實際體操操作上效果卻不如預期,尤其是許多翻、滾、摸、爬等花俏體操,不但無效,還耽誤了治療時機,其失敗的原因是在實際運動時,動作不精準或忽略了脊柱兩側肌群的拮抗作用,例如向脊柱凸側作彎曲運動時,不但凸側肌群收縮,凹側拮抗肌群也要同時收縮用力,才能維持軀幹姿勢的平衡,因此,設計鍛煉運動時,必須設法消除凹側肌肉的拮抗收縮作用,才能達到目標肌肉的鍛煉,要求側彎病患作此既專業又高難度的鍛煉運動,簡直是椽木求魚。
二、手術治療
關於手術治療脊椎側彎,最高明的手術技藝,亦只能把脊椎骨加以修、補,使椎骨排列整齊,並以融合術或內固定術隱定之,針對改善彎曲或可立竿見影,但是,大家都知道即使是神醫執刀亦存在一定的風險,而重點是手術治療並不能改變前述關鍵的肌肉條件,術後因缺乏肌肉的動力性穩定,而且無法阻止手術損及組織生長、退變和老化,預後並不理想。况且脊柱融合術之後遺症頗多,因此,除非有危及生命的考量,手術治療脊椎側彎絕非上上之策。
通過患者主動運動鍛煉,恢復肌肉彈性與收縮力,增強肌肉力量,促使脊柱兩側肌力平衡,確定是矯治脊椎側彎唯一較可行的辦法。然而,肌肉鍛練是一種高難度的專業技藝,即使是醫術精湛的醫師也不見得能够正確處方,遑論一般的脊椎側彎患者。為了突破此一瓶頸,筆者經多年實踐經驗,研創「倒立位運動」,藉助構造簡單的輔助運動器具,把身體倒掛起來運動,使重力變成張力,同時巧妙地克服了肌肉鍛煉的種種難題,可以說是簡單易懂易行,垂手可得,且是一舉數得。
「倒立位運動」--小兵立大功
我首先要聲明,本人並不提供任何疾病的療法,作此聲明的目的是在保護本人,避免再受政府相關單位的迫害。本人僅提供自創運動,為預防、保健開闢一條新途徑,分享天下同好。
在人類醫療史上,「預防重於治療」早已淪為口號。在我們的國家,由出身醫生掌管的衛生署、局、所等單位,絕對不會認真於預防醫學的推展,畢竟,預防工作做得好,全民多健康,影響整個醫療體系包括醫療工業、製藥、醫院乃至醫學教學機構等一大票生意。不斷地調漲健保費,意味著國民健康每況愈下,事實上,救健保(註:避免誤導,應更名為醫保)唯一的處方,乃是積極推展預防醫學。
如果您認同:「助療+自療=治療」的醫、病關係,對於脊椎側彎這一類的疾患,預防不但重於治療而且就是最好的治療,尤其「即早發現,即早自療」,掌握了防治的最佳時機更是上上之策。(建議:利用國小、中學生的衛生教育或體育課,進行簡易的脊柱側彎普查,既不浪費時間,不多花一毛餞又不增加人力,即可初步判定「有」或「沒有」問題,在骨骼發育未成熟之前的成長期間,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支具療法和正確的運動等,預後最理想)。
防治脊柱歪斜(包括脊椎側彎)的關鍵在「肌肉」,有效的措施就是主動做對的、適宜的運動。每天只要數分鐘的「倒立位運動」,既可消弭日常的勞損與小損傷於無形,又能防患功能性脊椎側彎於未然。倒立位運動一方面可以為損傷組織的修復創造條件,一方面又可以幫助糾正脊柱結構異常,使功能性脊椎側彎獲得矯正,恢復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增強脊柱穩定性。而通過鍛練運動,增強肌力和改善肌肉的平衡力,可阻止結構性脊椎側彎繼續發展,並減輕側彎程度,尤其是在改善或消除因脊椎側彎引起的各種臨床症狀方面,表現特別優異,明顯地改善生活品質。
倒立位運動如何防治脊椎側彎
脊柱是一支有生命,由多節脊椎骨藉椎間組織和韌帶,連結而成的結構體,在頸、胸、腰、骶(骨盆)各部的椎體及椎間盤的前後厚薄各異,而使其具有特殊的生理曲度,且由於肌肉張力的對稱與平衡作用,才能使脊柱維持一定的姿勢。
總的來說,脊椎側彎形成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脊椎骨和脊柱構成組織的形態學變化,其二是肌力失衡。倒立位運動就是根本的對因治療,其目標就是在糾正脊柱結構異常和增強脊柱穩定性。簡單說明如下:
(1)倒立位
以髖關節為支點,雙大腿支撑體重,頭下腳上把身體懸空倒掛起來。這種體位安排的目的有三;其一乃取一般倒立之長而捨其短,為損傷組織的修復創造有利的條件;其次,把脊柱所受的正壓力(+G)變為張力(-G),以自身體重牽引脊柱;最重要的是簡單化了肌肉鍛練,掌握了「矯治」的關鍵。
(2)倒立位重力牽引
乃以自身體重牽拉脊柱(直立位時,脊柱受正壓力為G,亦即地心引力,倒立位時,脊柱受力為負G,仍然是地心引力),不但安全無慮(牽拉範圍內的每一組織,在直立位時的壓力與倒立位時的張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效果顯著。脊柱的結構及活動,與一般棍棒樣或條索樣物體截然不同,就力學觀點,傳統牽引術的線狀機械牽引力,把脊柱拉直、拉長的操作方法,有違生物力學原理,對已經受傷的部位還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3)肌肉鍛煉運動倒立位
肌肉是改善脊椎側彎和脊柱病的關鍵,如果不主動鍛練肌肉來糾正不平衡的肌力,基本上沒有「矯正」脊椎側彎(或歪斜)的可能性。
肌肉鍛煉本來就是非常專門的學問,即使連最高明的醫生或專家,亦無法確切處方,什麼樣的脊椎側彎,應該鍛煉、如何鍛煉那些肌肉,更遑論一般病患;絕妙的是只是把身體倒掛起來運動,所有的難題就「倒」過來了,這也是筆者一再強調運動倒立位,以及從倒立位運動獲得健康是那麼“簡單”的道理。
脊椎側彎後,脊柱與脊柱旁肌肉的結構及功能變化如前所述。正常情況下,一個動作的完成,是由許多塊肌肉收縮,共同執行的結果,其中若有一塊或數塊肌肉不能發揮正常功能,欲完成該動作勢必有一定難度,或者是根本無法完成。在倒立位運動中,當某一個鍛煉動作的難度大,即意味著負責執行這一動作的肌肉群當中,有一塊以上的肌肉有異常,因此,有意識地加強鍛煉難度較大的動作,亦即鍛煉那些異常的肌肉,促其恢復正常。
肌肉是一種奇妙的器官,越使用則越壯碩,越不使用則越瘦小其至萎縮。肌肉可經鍛煉運動改變其結構,而恢復其彈性和收縮力。例如脊椎側彎病患,脊柱兩側(對側)肌肉不平衡,因此作背伸鍛煉時,軀幹無法保持在中位,自然偏向肌力較強的一側(類似拔河),且作側向背伸動作鍛煉時,側向角度較小,亦即較難完成動作的一側,其總的肌力較弱。腹屈鍛煉亦復如此,如此一來,患者(病人)可根據各種動作的難易度,安排自己的鍛煉處方,並適時酌於調整,於是你就成了專家,而且你就是你自己的醫生,就是這麼簡單。
此外,軟組織牽張伸展及肌肉的收縮力,可使側彎凹側椎體的骨生長板、以及肌肉附著點的骨表面,受到較強的牽拉刺激,局部骨生長板內增殖細胞層的生長分裂加快,骨膜下成骨細胞活躍,促進骨生長,而改善畸形結構及骨質,對發育中小孩的骨生長(長高),和壓迫性骨折治療期的骨修復,均有促進作用。
脊椎側彎
會使得你的發育不正常
人自然就顯得沒精神不好看
所以記得
走路要抬頭挺胸
坐著不可以駝背
這樣你就不會脊椎側彎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