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時太長、會議太久、軟體太舊之外,你還看到什麼?
我看到事實,和張忠謀的可惡。
事實?不若他們在CSR上揭露員工福利的美好,包括真實工時與宣稱工時的落差,更可以回想到張先生過往的言行……他曾說過他出社會,從來工時都不會超40H/W,但他所引領的台灣之光,卻引領台灣走向高工時的勞役島,其「誤國之能」堪稱「當世李鴻章」。
台灣靠這群科技人才在張先生的引領下,成為台灣之光,成為各企業爭相學習的標竿。各企業好的是否學到?是個謎,但高工時的勞役卻是各雇主一點就通的本事。如今,高工時不只台灣之光,是多數台灣光芒照射下的企業,共同的弊病。
如今,台灣之光尚有些許的薪資優勢,但多數台灣企業沒有薪資優勢,但仍有高工時的包袱,能追上他們工程師起薪所剩無幾?這才真正是台灣之「光」。(非台灣之光就口袋光光。)
再者開會和軟體,台灣之光尚且如此,後面照不到光的還有多少企業?
政府,還要沾沾自喜,把台灣之光留在台灣繼續花光台灣的資源嗎?
(台灣最好人才、水電及稅收、法令,都給了台灣之光,很多企業都沾不上光。)
大家想想是不是如此?
風正飄飄、雲正逍遙﹗
南方訪客,來此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