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之一
該文所舉二戰「十大電影」裡面包括The Longest Day,這個是說得過去的。雖然該片當年只是一部撙節預算的小製作,但是靠著導演的人脈交情,以低片酬邀得好萊塢當時大牌男星多人參演。約翰韋恩(John Wayne,似乎一輩子沒扮演壞人,美國人給他的綽號是「公爵」the Duke)、亨利方達(Henry Fonda,其女為曾經走性感豔星路線的珍芳達——不贊成這種姓氏用字也分男女性別的譯法,珍芳達早年最有名的事情是越戰期間到北越反對美國。美國能夠容許其公民這樣表演,可見美國那時候對於自己國力絕對優勢的自信還是很足的)、勞勃米契(Robert Mitchum,在《大江東去》一片與瑪麗蓮夢露對手戲)。為了吸引年輕觀眾,該片還有風華正茂的英俊小生勞勃韋納(Robert Wagner,曾經在臺灣播出的電視劇集《妙賊》It Takes a Thief的男主),以及歌星保羅安卡(Paul Anka,沒錯,就是他)。勞勃韋納扮演進攻杜豪克岬(Point Du Hoc)的美國陸軍Ranger特種部隊一員,千辛萬苦攻上去才發現工事裡面根本沒有德軍大炮,另外一個矮個子戰友說: You mean… we came all this way… for nothing? 順便說一下,看電影背臺詞,是一種學英文的方法,尤其是注意什麼口吻和肢體語言表達什麼情緒。老朽曾經遇到一個同學能夠一人兩種口氣把《祖魯戰爭》(Zulu)電影開頭不久,步兵中尉(Michael Cain飾演,就是盗梦空间那个老头)和皇家工兵中尉(Stanley Baker飾)二人初見面的對白背一通,還真像兩個英國佬在對話。在非美國籍男演員方面,最大牌的就是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和伊莉莎白泰勒多次離合的那個,片中扮演被擊落負傷的皇家空軍戰鬥機飛行員)。小牌的有那時候沒什麼名氣的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扮演一個大個子蘇格蘭士兵,和一個矮個子士兵在沙灘上見到一些奇聞異事)。另外也有實際參戰人員參加演出。英軍傘兵霍華德少校率部乘坐滑翔機突擊Pegasus橋,然後堅守等待長官率登陸部隊前來換防。在片中,真實的霍華德扮演自己當年的長官。製片方本來打算邀請仍在世的艾森豪總統扮演(不用「扮」吧?)艾森豪上將。礙于艾森豪當時仍未卸任總統,遂作罷。後來找到一個完全沒有表演經驗的但是長相很像艾森豪的人擔任那個角色。拍攝電影的時候,法國軍方仍有大量美軍裝備,而且很多場面就在諾曼第實地拍攝,甚至一些實際參加諾曼第之戰的軍艦也參演。那時候還不流行《搶救雷恩大兵》那種逼真槍擊音效和中彈血腥式的表現手法,此外的逼真度都是很高的。
The Longest Day的主題曲歌詞也值得提一下。其中有(The longest day, the longest day, … )filled with blood, sweat, and tears.這裡的血、汗、淚是引用邱吉爾那一篇著名的演說,在陸地、在海上、在空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