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通拜年电话说台湾一点往事和今事
早上,X叔打电话来給我妈拜年。
X叔不是我的亲叔。他是49年跟着他舅舅的部队向台湾撤退,但是路上失散了。10岁的他那时到了台湾举目无亲,靠着同乡接济、收留。其实他舅舅也到了台湾,但是他舅舅不确定X叔究竟到了台湾没有,何况只是个随军孩子,名册上没有,所以无从找起。那个时期,台湾气氛很紧张,低军阶的舅舅也不方便跨到警界去查找全台湾的户口。X叔在我们那个城市逐渐长大,生活、教育等问题越来越紧迫。家父在同乡之间有个绰号是「及时雨」。於是有同乡和家父提了X叔的事。父亲於是出了一点力给X叔安排栖身之地,另外还出钱给X叔上学。X叔很努力,後来考上大学。他舅舅也没完全放弃找外甥。那一年,X叔的舅舅在大学榜单看到X叔的名字。甥舅终於重逢。父亲还要资助X叔上大学。X叔的舅舅说万万不可,路上失散了外甥,已经好几年心里不安,觉得对不起姐姐的托付。现在团聚了,外甥上大学,要是亲舅舅不出钱,将来没脸见姐姐。X叔上了大学,每逢寒暑假,都要去他舅舅家,还有来我家问候我爸妈。X叔後来移民到外国去了。逢年过节必定电话来问候,直到家父已经去世多年,仍然如此。
其实,撤退到台湾的普通外省人早年的生活很苦的。记得1950年代还有眷村的小孩和大人穿美援麵粉袋改制的汗衫、短裤之类的。上面还能看见青天白日旗和星条旗的一部份、两只互相握住的手。这有点类似改革开放初期的顺口溜,大陆乡下的干部和有关系的人留下从日本进口的肥料尼龙袋改成裤子,前面有「日本」,後面有「尿素」,腰部有百分比。
美援在1965年停止。台湾在外省经济技术官僚精英规划之下,同年成立第一个加工出口区——高雄楠梓。此後,台湾基本上是以较小的规模与较低的技术水平重覆了日本依靠美国市场而走向繁荣的路子。到了台湾开放老兵探亲的时候,因为两岸的经济制度不同,尤其是名目收入、物价、汇率和福利住房等因素,造成即使当时在台湾不算很有钱的人,台币换美元再换人民币(外汇券)之後显得很有钱。还有民间黄金买卖制度差别、老兵返乡要面子等因素,更加强了错误印象。当然,基本的原因是大陆那时候的经济发展确实落後於台湾。
因为当年过度放大了台湾的富,还有台湾自从日本皇民余孽当权以来的错误政策造成台湾经济增长推力减弱,现在大陆一线城市的人到了台北会对台北的硬体条件大失所望。话虽如此,台北还是有它的一些相对优点,只是没有原先误解的那么神奇繁华。不过,相对於两岸分合的大势问题,这些都是小事了。
泛台独势力曾经过度迷信台湾的经济优势和美国的军力优势都可以永远持续,或者至少持续到他们尽享荣华富贵、贪污贪到钞票堆满房间、还有在外国拥有大量房地产。现在台湾相对於大陆的经济优势已经基本失去,而且美国相对於大陆的军力优势也在逐渐缩小。台湾民众必须好好思考一番,被台独政客胡闹十几年以至於丧失优势之後,前面的路要怎么走。
PS:给各位网友拜年,祝大家健康快乐、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