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从印度的种姓制度讨论印度的抗争比较容易入手,我们一般简单的说,在印度社会中存有四大种姓: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和首陀罗,还有不可接触者,即被排除在种姓等级制度之外的贱民。实际上每大种姓下面还有成百上千个亚种姓,每个亚种姓里面还分出亚亚种姓,记都记不过来。
种姓制度其实就是封建时代严格的等级制度,只不过印度人将其极端化,宗教化了,每个等级的人知道自己的位置,严格遵守自己所处的等级,泾渭分明,不可逾越。
于是,有了乞丐很幸福,贱民也很阳光,生来就是处在这个等级且感觉就是如此。他如何去抗争?
这种类似的等级制度,中国以前有,如同先秦的贵族制度(贵族,国人,野人等等也分得门清)
在秦之前,中国社会结构是以诸侯国为单元,由贵族治理百姓,天子则依靠贵族维系统治,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自始皇帝统一中国之后,中国进了大一统时代,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由皇帝直接治理全天下的百姓,皇帝与贵族之间于是就有了结构性矛盾。
因此,中国的历代皇权基本都是倾向于扶持平民以遏制贵族,所以早在魏晋时代,贵族制度就难以为继了,宋明时期基本消失殆尽,士族则自秦汉始,开始逐步兴起--但这一身份是无法世袭的,虽然在清代有些许反复。
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大一统和和过于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彼此相斥的两件东西。
近代的资本主义发展,使这些等级制度淡化。如中国的五四思潮,再到革命时期的翻身解放等等,更使进一步摒弃这类制度。
印度这片土地上从未出现过大一统的国家,即便阿育王和孔雀王朝的丹陀罗笈多国王时代也做不到。如老马说的,印度的统一是英国人给的,不单文化认同粗浅,而英国人的那套殖民统治也没有给印度社会结构带来变化,殖民前600多个土邦,英国走后,还差不多是那样,旧有的封建阶级,制度几乎完整的保留。
精英阶层甘地的不合作,也仅仅是将英国人这一殖民阶层送走,原有的社会结构,也没有根本性变化。
印度抗争不起来。即便是捎带政治强人色彩的尼赫鲁时代,也改变不了。
乱石兄说得对,殖民地意识,不是那么容易摆脱的,就如同当年闹完辛亥,在乡间,谁剪发,老少爷们还举棍打之;
同样的,印度的这些等级制度,也不易摆脱,就好像BBC的记者问一个给高种姓送饭的低种姓人:你为什么不敲门直接给他,而是把饭摆在门口就离开?答曰:不能直接接触他们,本就该如此啊!
一句本该如此,给他经历再多的苦难,他也抗争不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