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悲劇,在於分裂。 蔣介石悲劇,在於以反共為首要目標,導致日人蠶食中華。
另,看918-77這段時間的事件演變以及各方消息,不禁聯想到現在當下中國與美國在東北亞之較量。國家之間的較量,究其本質而言,最終是國力的較量。當年抗戰全面爆發之初,處處隱忍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有一種換取準備時間之考量。而現在,儘管國力較當初強盛不少,但是所面對的對手亦較當初強大不少。是故,如何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與之鬥爭周旋間,維繫國家最大利益,亦是當今需要考慮的要旨所在。
當日或曰,假以時日,練成60國防師,抗日成算更大。現在人言,埋頭發展,假以時日,中國武備更好。然則,當時日本并沒有給中國這樣的機會,如今美帝同樣也不會給中國這樣的機會。
理智與血性應該並存。惟余血性,不計形勢,則易暴虎馮河;惟余理智,忘記大義,則易成秦檜汪逆之流。兩者謀國,皆為國家大不幸。和平不到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不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或許這裡才是其真意所在。然,何時才是“最後關頭”,何時方為“絕望時期”,則需要理性宏觀的判斷。以當年而論,日寇步步蠶食,經年累月,終將盧溝橋槍聲變成了中華民族的最後關頭,抗戰終於全面爆發。而以時下論之,面對美帝,何謂“最後關頭”?也許,“最後關頭”本身就是一股血性,而非理智的產物。但是,恰恰正是這樣的血性,使得中華民族延續至今而未亡於日本。
當年中日對決是為中華民族之歷史關口,如今中美博弈同樣也是中華民族之歷史關口。看當年場景,想今日狀況,不勝感慨。
如果史今互鑒,或許可以觸摸到當年蔣介石些許的思維脈絡。
1。九一八事變
2.大西南方略
3.盧溝橋槍聲
4.聯盟圖強
5.戰後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