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論壇
市長:乱石  副市長: 中州楚佩紫气东来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中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歷史評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常德會戰
 瀏覽3,363|回應13推薦4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方天画戟
小米^^
行軍素人
佟湘玉

謝謝方天画戟網友告知老丐: 電影《喋血孤城》(电影)描述常德會戰.
投桃報李, 老丐在本市介紹這個電影和這場戰爭. 也會到丐邦和聯網老丐尊敬的城市張貼.

我們都看到: 前一陣子, 臺灣口水氾濫成災. 說蔣介石領導抗日, 操作仇恨大陸以及共產黨的情緒.

回頭仔細看: 大陸拍攝《喋血孤城》(电影) 宣揚國軍在常德會戰的血汗功勞.

現在資訊發達, 老丐人在國外, 一不怕蔣介石, 二不怕臺獨. 這些資料, 全在網上, 誰都看得見. 公道自在人心!

大陸對於臺灣, 百般遷就忍讓, 希望能夠團結統一, 不在乎介紹國軍的成就.

臺灣的獨派思想, 卻是可笑地掩耳盜鈴, 用謊言仇視大陸!


常德会战
中国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Changde battle.jpg
常德激战一景
日期:1943年11月2日 - 12月20日
地点:湖南常德及近郊
结果:中国胜利
参战方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中华民国Flag of Japan.svg 日本帝国
指挥官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孙连仲Flag of Japan.svg 横山勇
兵力
第六战区:第29集团军所属第44军,第73军,第19集团军所属第79军,第66军,第18军,第86军,第30军,第32军;第33集团军所属第59军,第77军,第74军,第100军。

第九战区:第99军,第10军,第58军,第72军。 计16个军43个师,约210,000人

5个师团:第3师团,第13师团,第39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飞行第44战队及伪军,约100,000人
伤亡
约60,000人约40,000人

臺灣同胞為什麼不知道常德會戰? 看看余程萬的介紹, 應該連小孩子都知道為什麼!

  余程萬,1902~1955,廣東臺山人,74軍第57師師長。

    抗日戰爭中的“虎賁”主將

    抗日戰爭中,國民黨有五大王牌師,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十四軍(整編後為七十四師,即孟良崮戰役中之國民黨軍隊),在抗戰中英勇善戰被稱為 “抗日鐵軍”,而 “抗日鐵軍”中最著名的師就是“虎賁”師(五十七師)。

    “虎賁”這一稱號是他們在上高戰役上用浴血奮戰換來的。“虎賁”一詞來源於《書經》中的《牧誓上》篇的記載:“武王有戎車三百輛,虎賁三百人。”以後,“虎賁”稱號成為歷代英勇無敵的軍隊的最高榮譽。

    “虎賁”師師長余程萬,二十五歲就挂少將銜,畢業于中山大學政治係,後又進入陸軍大學研究係深造,可謂文武全才。在七十四軍,他的資歷比兩任軍長俞濟時、王耀武都要老,雖然他們是上下級關係,但私下都稱余程萬為老學長。

    常德會戰的是非功過

    一九四三年,日本為策應太平洋戰場,牽制中國軍隊轉移到滇緬,制定了新的作戰大綱,要求第十一軍在鄂西會戰之後發動常德會戰。

    常德地處湘西北,歷來是水陸交通的樞紐,可北扼長江,進逼宜昌,東指粵漢鐵路,西協黔川,戰略地位重要。所以,鄂西會戰之時,57師就到此佈防,抓緊修築工事,積極備戰。余程萬向全軍官兵動員,發出了“城存與存,城亡與亡”的作戰號令。余的部署守城,分作三個階段禦敵:城郊防禦時期,城墻防禦時期和城市街道防禦階段。

    戰鬥從十一月十八日開始,日軍先頭部隊在飛機的掩護下進攻。接著日軍六十八師團主力十余萬人全線進攻常德。而常德的守城軍隊只有八千多人的五十七師,力量對比懸殊。打到十二月三日淩晨,第五十七軍參戰的八千三百一十五名官兵,僅剩三百餘名。戰鬥之激烈可見。

    當時,在“開羅會議”上的羅斯福通過國際輿論聽說了這一戰場的慘烈狀況,特意向蔣介石詢問了守城部隊番號和主將姓名,並將余程萬的名字記在備忘手冊上。常德失陷,但戰鬥為全局爭取了時間,實現援軍合圍,將日寇趕到長江北岸。常德會戰結束,57師八千多人僅有八十三人生還

    最終,余程萬留百餘人守城,率兩百餘人渡江突圍,向德山方向移動,以圖與增援友軍會合。此一事開羅歸來的蔣介石大為光火揚言要將余槍決,後因眾將勸阻和戰事的發展得免。但卻引發了長久的爭議。道德論者以為余程萬棄城潛逃,純以天子門生獲釋,作為師長,應報有必死的覺悟;也有人認為蔣介石行事苛刻,常德一戰,余程萬已盡最大努力,如果不是57師的強韌抵抗,常德難以及時收腹,如此重懲,有失厚道。

    《虎賁萬歲》,揚名中華

     不過,為了紀念這次戰鬥,余程萬覺得作為是後死者,有責任把那些壯烈的事跡記錄下來,就找到了著名作家張恨水先生,希望他能夠寫下“虎賁”軍的感人故事。

    一九四五年春張恨水正式動筆寫《虎賁萬歲》,他在自序中隱隱得講出了他最初拒絕的真實原因和他被感動的經歷:我寫小說,向來暴露多於頌揚,這部書卻有個例外,暴露之處很少。常德之戰,守軍不能說毫無弱點,但我們知道,這八千人實在已盡了他們可能的力量。一師人守城,戰死得只剩下八十三人,這是中日戰爭史上難找的一件事,我願意這書借著五十七師烈士的英靈,流傳下去,不再讓下一代及後代人稍有不良的印象,所以改變了我的作風。

    小說完稿後,余程萬非常高興,特地派人送來一筆相當豐厚的謝金,但是張恨水沒有收,抗戰勝利後,余程萬正駐守南京,要請張恨水吃飯,也被謝絕了,但是卻接受了他一件禮物:一把從日俘手中繳獲的戰刀。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0230
引用者清單(1)
2010/11/07 10:17 【他山之石】 虎賁將軍余程萬 常德抗戰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回應給: 行軍素人(Guderian) 推薦0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高興看到您承認並且更改自己的錯誤

臺灣這兩天, 正在上演: 馬的道歉, 被人追殺. 講髒話的人, 蔡英文一肩擔起, 就是不道歉!

人類的進步, 就在從錯誤中學習!

有人不肯承認錯誤, 還以踢人(殺人)掩護自己. 這樣子狹窄的心胸, 也就是老丐開此欄要修正的錯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4890
二人戲劇性的不同後果和他們的個人的所作所爲沒有絲毫關係
推薦2


岐客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麥芽糖
riquelme

余程萬和方先覺都是在國家危難時刻英勇殺敵的英雄,都打了一場慘烈無比的城市保衛戰,我相信,二位決不是貪生怕死之徒,但他們都不是無懈可擊,方先覺最後由於一些考慮是擧了白旗,余程萬也由於一些考慮作爲主官沒有堅持到最後,他們都是悲劇英雄,他們所缺的,都是惟有一死而已。

二位的結果不同,不是因爲他們的作爲,而是因爲上位者的面子、好惡以及大形勢的需要。

余程萬作爲黃埔一期的天子門生,沒有完成“與常德共存亡”的命令和“不成功便成仁”的承諾,讓上位者很丟面子,被判刑甚至差點被槍斃是必然的。

方先覺雖然有投降行爲,但一方面當時節節敗退的局面需要塑造英雄以振軍心民心,並且也不能在盟國友黨面前太沒面子,他的投降行爲就被故意忽略了,當然,作爲其本人,其内心的折磨伴隨了一輩子。

所以,他們雖然是英雄,但都無法左右個人的命運,他二人戲劇性的不同後果和他們的個人的所作所爲沒有絲毫關係。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2510
澄清小弟之前文章的一些錯誤
    回應給: deutschina(deutschina) 推薦2


行軍素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麥芽糖
riquelme

首先,小弟要在這裡先說聲抱歉,小弟之前打的這篇文章雖然是回覆閣下的,但並不是針對您的發言主文。只是想藉題發揮,藉機批判一下海峽兩岸那些無理指責方先覺、余程萬的無理取鬧之徒,以及那些在談論抗戰時刻意無視常德、衡陽這兩場慘烈城市攻防戰的某些人士。所以小弟的那篇回覆文並無意也不是在批判兄台您,只是藉機陳述我的一些看法。

再者,小弟正值 " 憤青 " 年齡,有時言詞較激烈、角度比較偏激,更有的時候只因為看到某些相反立場的偏頗文章而產生立即的對抗意識,因而導致了低水平文章的產出。但小弟我只是希望能夠更強烈的表達我的看法,自認本身立意良好,如有引起某些網友的不快,在此致歉 !

小弟在寫之前這篇文章時思緒有些紊亂,甚至到後來已經相當疲憊。本來為了彰顯常德、衡陽兩戰的價值,小弟就想拿" 德國將軍 " 桂永清作為抗戰中棄城逃跑、爭功諉過的反面例子。就先不說國軍高層在南京保衛戰前的棄守不定以及明明製定了巷戰死守的策略卻沒有撤離全城百姓因而導致後來大屠殺的慘劇了,話說這桂某人雖然是奉命撤退,但他卻丟下整個部隊自己一個人逃走,導致後來國軍最精銳的教導總隊在無序撤退的混亂以及因奪路而自相殘殺付出了大量不必要的損失,最後被日軍屠殺殆盡。而理應負起最大責任的桂某人居然沒事。在之後的蘭封會戰中,又棄城而逃,留下一個倒楣的第88師長龍慕韓當棄城失守墊背的替死鬼,這種無恥的行徑實在令人憤慨。小弟我本來是想舉這個案例來彰顯某些嫡系將領的無恥來對比余、方兩位的守城意志,但不知為何居然打成余師長拿柴團長當墊背的,連我剛剛自己看了都嚇了一跳,不敢相信這是出自於小弟之手,反正在此先致歉。話說後來這個桂永清還在內戰時擔任所謂的海軍總司令、參謀總長等高級職務,最後在台灣壽終正寢。像這種人就是我所說的典型 " 踩著廣大不必要犧牲的百姓和官兵的鮮血逐步高升的將官 " ,是南京30萬百姓和1萬餘名教導總隊官兵的鮮血,而這些犧牲是完全不必要而且可以避免。而像他這種危害如此之大的人居然是鮮為人知而沒有遭到任何批判,而守土有功的余、方兩位僅因為某些非自身因素未能殺身成仁就遭到否定和批判 ? 我認為這是不公平的 。難道這就是槍打出頭鳥、多做多錯的悲哀嗎 ? 像余、方這樣的得力幹將在戰後居然一直擔任閒職,而像桂這樣的庸將居然一直位居高職,實在非常不可思議,余將軍最後還死於非命,桂卻壽終正寢,老天何其不公 !?

像桂永清這樣例子的國軍將領還有很多,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例如把第5軍帶進野人山的杜聿銘、無組織反攻宜昌的陳誠、棄守滇西的邱清泉、重慶大轟炸中害死一堆人的劉峙......等,多不勝數。此類諸公所謂的抗戰功勞其實和他們所握有的權利及實力極不相秤,而余、方兩位則是典型的反例,以相對小的代價發揮最大影響,應該隱惡揚善、大書特書,而不是雞蛋裡挑骨頭、以偏概全。

關於余、方兩位處刑的爭論,小弟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1.衡陽保衛戰對於抗戰全局成敗的戰略影響遠大於常德之戰。

2.衡陽之戰的慘烈程度和官兵所承受的戰場壓力及不利態勢並不小於常德之戰。

3.衡陽之戰所牽制的敵軍比率及殲敵的效費比高於常德之戰。

4.常德之戰中方先覺的第10軍對於被圍困的第74軍的第57師進行有力的解圍,其預10師師長孫明瑾也陣亡了,第10軍由於此役的損失也造成日後衡陽之戰時未能更有效的發揮。而第74軍在衡陽之戰的整整47天未能對第10軍進行有效的支援,反而在常德一帶停滯不前,於道義上說不過去。

5.同上,衡陽的守軍並沒有像常德周邊守軍一樣得到足夠有力的支援。證據就是常德之戰末期日軍採圍三闕一的戰術,旨在將守軍逼出城防,而不敢過於深入。占領常德後也不敢停留,隨後在國軍反攻下又撤出。而在衡陽之戰中日軍卻可以將打援兵力和預備隊調來總攻衡陽,可見國軍的救援部隊是如何的不積極。

6.方先覺之所以不自殺、不突圍、不把部隊拼光實在不是因為怕死,而是心疼部下及傷殘兵員遭到日軍的殘酷屠殺,而殺傷敵軍的戰鬥效費比其實極其有限。證據就是當第3師師長周慶祥勸其突圍時,方則說;如果丟下傷兵突圍,以後誰還敢做你的兵 ? 這就證明方先覺的確顧慮傷兵安危而且認為不必做無謂的犧牲。

7.第74軍是抗戰中期國民黨軍委會所倚重的攻擊軍,其重要性不下於遠征緬甸的第5軍。而第57師號稱虎賁,更是第74軍的骨幹部隊,對國軍而言極其珍貴。正如兄台所言,到11月28日為止,常德一地的爭奪於全局似乎已無太大的意義。由於日軍採圍三闕一戰術,我認為余程萬如果是一個負責任的將領,應該率這 2400人全力突圍,保全第57師的骨幹,待整補後回師再戰,奪回常德。而不是讓自己的精銳之師在如此不利的環境下白白送命,我認為一個負責任的將領必須要讓自己的部隊在最佳的戰鬥效費比之下進行符合代價的犧牲,這才對得起死去的弟兄。據傳最後老講決定槍決余程萬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城內尚有些許傷兵,而他卻拋棄傷兵突圍,在指揮道德上說不過去。不過兄台說的也對,如果他這樣做,第57師就不是虎賁之師了,余程萬也不配做虎賁大將了 ! 話說,這好像也是第74軍的優良傳統,或許從這裡就可以預見第74軍日後執意在孟良崮上進行不利戰鬥的悲劇了!

8.根據第 7 點的理由,方先覺的率部投降雖然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但我認為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這絲毫不能掩蓋他率部奮戰47天的光輝。另外,小弟我還是堅持認為,方先覺的這種做法比拼光部隊然後突圍的余程萬在人格上更加可敬。

9.方先覺已經完成軍委會交付堅守衡陽10到14天的命令,因此,我認為他丟失衡陽應該不屬於軍法上的軍事問題,而是屬於道德上的政治問題,但對比同時期其餘將領的表現,這種政治問題實在不好追究。而余程萬的棄城突圍則是在軍事和政治上都有問題,而且缺乏對照組。因此不得不追究。

10.綜合上述幾點,我認為方將軍相對於余將軍未被判死刑而衡陽之戰的讚譽高於常德之戰基本上是合情合理的。但小弟我並無貶低余師長和虎賁師之意,也沒有對常德之戰表示不屑,只是認為此戰不論再如何可歌可泣,還是難以與衡陽之戰相提並論。

ps. 兄台給的視頻小弟我看過了,小弟我認為既然兄台如此有心,小弟隨意回覆似乎不成敬意。因此想做一長文回覆,但因為一直忙於考試,有心無力,所以耽擱了下來,並非沒看到兄台所發的視頻或是故意無視,還請見諒。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2408
兄台请看清我发言的意思 - -!
    回應給: 行軍素人(Guderian) 推薦3


deutschina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方天画戟
麥芽糖
佟湘玉

我并不是质疑方先觉是否应该投降,而是就楼主文中谈到是否应该枪毙余程万的问题而言。

我举出方先觉,就是因为两者情况较为类似,并且从战损来看虎贲8529人,战后仅存83,阵亡率(还不是伤亡率)达99%,就算余程万弃城时候,部队剩余200余人,损失也达97.7%,而衡阳保卫战方先觉同样是血战衡阳,第十军1.7万人,是役及至投降时候,伤俘官兵9000-13000人,阵亡人数在5000-7000,就是说,阵亡率在投降之前应该在30%-41%。比照余程万部,应该说余程万执行命令更加坚决,彻底。怎么说就该枪毙之前的余程万,而拯救,褒扬后来的方先觉呢?这里的矛盾出现,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问题。我提方先觉,就是在于,如果要枪毙之前的余程万,那么后来的方先觉就不应该拯救,褒扬,如果要国民政府后来那样对待方先觉,那么对待之前的余程万本身就是有失厚道~如果非要从国民政府的角度而言,唯一可以使得这样的做法得到合理解释的就是:是否是因为余程万把虎贲打光了,所以要受到处罚,而方先觉没有打光第十军,投降了,保存了士兵?(如果单纯从部队方面看,似乎这就是两场保卫战最大的差别吧?)我想不是这样吧?

我再说一下,我不是说方先觉将军如何如何,而是拿方先觉比照余程万,回应之前楼主说说关于是否应该枪毙余程万的良方观点,哪方有理---我认为,如果根据方先觉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是后者更有理---蒋介石动怒枪毙余程万本身就不是为了什么“弃城”之罪。如果这条罪名成立,那么很多将领都该枪毙。虎贲打到后来百里活一,而最后依旧要枪毙余程万,本身就是因为当时蒋介石身在开罗的缘故。

- -!

再看了一下兄台你的回帖,你说余程万没有伤病包袱??这点太过于主观了吧?难道打常德的鬼子都是神枪手,一枪毙命的??怎么可能没有包袱?之所以在我们后人来看没有包袱,都阵亡了,那是因为常德沦陷了。即使没有沦陷,在外围以及巷战的时候,怎么可能没有伤员出现???都是一枪一刀就毙命了?那看来打常德的鬼子战力还真不一般。余程万部打到后来剩余300余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慢慢从8000-7000-5000-3000这样的过程打过来的,就是说,这样的一个减员过程中,怎么可能没有大量的伤兵产生呢???只是说,最后这些本来的伤员,最终成为了烈士,战死在了常德保卫战中。怎么能用最后余程万部剩余的部队人数,就认定余程万部没有伤兵的压力呢(至少在中期,伤兵肯定有同方先觉部类似的比例),难道就因为最后余程万部人打光了,就说他没有伤兵压力,可以放心突围?那这样说,之前余程万部在有大量伤兵的时候,是不是也同样可以投降?

另外,我不知道为什么说余程万是拉别人当垫背。如果他是这样的人,他会后来叫人家写书纪念那些战死的将士么--当然,如果认为是为他个人歌功颂德那么就无话可说了。

还有,对于你说余程万是“踩著廣大不必要犧牲的百姓和官兵的鮮血逐步高升的將官還要璀燦許多”,我是相当的不赞同!如果这样,哪些就是“广大必要牺牲的百姓和官兵”?淞沪会战算不算?台儿庄算不算?武汉会战算不算?长沙会战算不算?枣宜会战算不算?这些会战中牺牲的官兵和百姓,究竟是不是你所说的“广大且不必要”?如果不是,为什么单单常德就是余程万踩着“广大不必要牺牲的百姓和官兵的鲜血”了?余程万都要被枪毙,还步步高升?最后他也是到了香港当一寓翁,而不是去台湾继续当官。你认为你这样对余程万的评价合理吗?

最后,既然兄台也喜欢研究抗战史,那么强烈建议你了解一下,当时余程万是不是“留下”柴意新当“垫背”,或者说,这样说当时血战常德的将士(包括突围的),是不是合理的。--根据我看到的一些资料,是柴意新自己提出的建议,他建议余程万不要自戕,而是率余部突围,自己留下的。

以下是大陆方面的资料以及香港凤凰卫视在“抗日老兵”的纪录片中,采访吴荣凯本人时候的叙述。我不知道台湾历史究竟怎样评价余程万的功过,但是,至少从兄台的言语之中,表现出对于余程万的不屑,以及对于他最后弃城的历史事实扭曲。这点是在不是探讨历史问题的做法吧?

“人类的持久战争是有限度的,当战至最后的300将士,余程万将军决定退出常德城垣,以求报国于他日……假如连这少数人都不能生还,那么保卫常德的英勇事迹将随他们英勇的死友埋葬于废墟之下,泯灭而无闻于世。”——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84岁的老人吴荣凯在腿脚利索时,会从乡下步行20多里,到常德公墓坐坐。“跟战友谈谈心,和他们比,我幸福多了,”泪花在他的眼眶中打转。

  常德保卫战打响时,吴荣凯是57师169团上尉书记。

  负责传达团长柴意新的各项战斗命令。

  在这场战斗中,57师师长余程万一战成名,著名作家、报人张恨水将余程万比做唐朝“安史之乱”时守雎阳(今商丘)的张巡,并在重庆《新民报》上赞扬余程万师长的固守。但战后,舆论对“全师阵亡何以独活”的质疑使余程万深感委屈。

  当时身为团部机要员的吴荣凯回忆,1943年12月3日凌晨,余程万来到169团团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余程万要柴意新团长率仅剩兵力突围,与从德山方向赶来的援军会合。柴决意不从,理由是余是74军中将副军长兼57师师长,如果突围成功,再组织部队反攻有很强的号召力,其他部队可以服从指挥;另一个理由是,紧急关头部下应该掩护长官突围。

  余程万最终同意了柴意新的建议。此时,柴意新以不再需要书记官传达军情为由,把吴荣凯推到第171团团长杜鼎全面前,让杜鼎全一定要把吴荣凯带出去。

  “我哭着求柴团长把我留下,他就生气地说,我留下是拼命了啊,你还年轻不能留下,走吧!”这是吴荣凯最后一次听到柴团长的指令。

  吴荣凯告别柴团长,从常德笔架城处强渡沅水,“抱住一根杉木柱头游到沅水南岸”,上岸后向南急行,穿越一片棉花地才走出日军占领范围。而此时,柴意新率领剩余几十名官兵从北正街华镜玻璃厂方向向日军阵地发动猛冲,直至战死。

  

看来,我之前给你推荐的视频,你还是没有看 - -!

另外,对于常德老百姓的问题,同样你也没有看。之前网友已经推荐了关于大陆方面介绍常德保卫战的百科链接,里面已经提到了常德百姓迁移的问题:

不愿流亡的百姓

  “这里举目尽是烧焦的围墙、残破的砖瓦和灰堆而已……要想在这个曾经有过16万人的城里寻一未经摧残的东西,实在难乎其难。”——《纽约时报》

  “我早就准备好了,只要鬼子进屋,我就一剪刀捅死他。”1943年11月,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手举剪刀,向前来劝其疏散出城的县警察大队分队长陈光圻表示不愿离家。

  老人家的话让陈光圻感动,但他最后不得不强制老人撤离。

  1943年11月,57师师长余程万根据形势判断,守城一战不可避免,民众没有必要作无谓的牺牲,于是跟常德县政府协商,将全城居民完全迁出。

  现年84岁的老人陈光圻回忆,封城前几天,警察在城内逐一进行排查,如果夜里发现哪家有灯光,就用粉笔在门上画个记号,第二天派人劝说这户居民撤到城外。

  除了转移民众,中国军队还把常德北门外的房屋拆倒,造成开阔地,便于射击。

  57师170团副团长张庭林的勤务兵顾华江称,护城河浅的地方也被钉上了竹钉。

  当地民众非常支持这场战役,许多人不愿置身事外。

  陈光圻回忆,一位50多岁的老人主动和他联系替军队当船夫。因年纪大几乎遭拒,老人很不高兴地嚷嚷:“我水性好,不管上来多少鬼子,我都能把船搞翻,让他们到河里去喂王八!”

  满大启一家接到撤离常德的通知后,全家老少9口人没有太多言语交流,默默地将衣物、被褥等简单打理,背上包袱便向斗姆湖方向流亡。一路上,难民队伍越走越大。

  开战前一天夜里8点多,县长戴九峰带着秘书、保镖、伙夫等20多人开始了最后一批撤退。此时,常德城内不论白天还是晚上,街道上已经见不到百姓,“只有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的军用电话线”。

最后,关于说余程万将军“踏着广大不必被牺牲之百姓及官兵性命而逐步高升”的说法,可以看看余程万将军面对日军诱降时候是如何回复的:

11月28日,日军攻城死伤惨重,战果不佳,便展开攻心战,向守军空投招降传单。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日军已全面包围常德城,后续部队,陆续到达。   
二,救援汝军之渝军,仅空城而已,无再前进之意。   
三,你们快停止无益之抵抗,速挂白旗,则日军立即停止攻击。   
四,57师官兵,宜速停止为师长余程万等人之名誉而战。   
五,日军对居民并无敌意,日军爱护汝等。   

余师长在招降传单上批语:
   
一,余受黄埔军校教育,只知不成功即成仁,余确信全师弟兄也是如此。   
二,污蔑友军,且文字欠通。   
三,四,忠贞传自领袖,光荣属于国家。   
五,其谁欺,欺天乎?

看来,以兄台的看法,28日,余程万就应该投降了。因为那个时候,余程万部尚存2400余人,而实际上,常德血战最终也是在12月3日暂时沦陷--完全符合兄台关于“多守几日,于大局没有影响”的逻辑。当然,如果这样的话,虎贲也就不是虎贲了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1625
常德细菌战的问题稍微GOOGLE一下就一大把
    回應給: 行軍素人(Guderian) 推薦1


bigwolf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佟湘玉

前几天受害者代表团刚去完日本。

[常德]细菌战受害者遗属 赴日走进国会

历史记录片 > 常德细菌战

抗战胜利•铁证:寻访常德细菌战最后两位幸存者

等等,GOOGLE上一大堆相关资料。

对了,行军素人老兄别怪在下说话直,您貌似真是有心去研究了抗战史,比我都用心。不过我怀疑您的资料来源会不会有点问题,比如过于狭窄了?比如说这次的问题,网上资料非常多,您居然不知道。还有些立场和角度的问题恐怕也值得商榷,前一段您说正忙着考试,也许以后可以讨论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1613
有细菌战
    回應給: 行軍素人(Guderian) 推薦1


佟湘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麥芽糖

我们历史课本学过。我记得很清楚,要不就是历史课本错了。

那时候学731部队的时候,课本里就讲过,说在常德使用过,主要是鼠疫。

我记得还有过一个纪录片,是说731的。

常德毒气战也有。但因为看过731的纪录片,所以觉得细菌战更恐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1561
毒氣戰
    回應給: 佟湘玉(shitou) 推薦1


行軍素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麥芽糖

小弟對抗戰史自認還算是頗有研究,日軍在常德、衡陽等地使用的應該不是細菌戰,而是毒氣戰。這兩者差別非常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1392
引用者清單(1)
2010/11/08 00:31 【中國論壇】 生化戰
孤臣孽子
推薦2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方天画戟
佟湘玉

宰相有權能割地, 孤臣無力以回天!

古往今來, 在戰場賣命, 卻被奸臣傭主出賣的故事, 不可勝數!

謝謝網友們的討論!

蔣介石敗逃臺灣, 自有其短處, 老丐也懶得多說. 這個故事, 只是許多被埋沒的血淚之一. 也許, 老丐要開個孤臣孽子系列. 欠德中兄的福利願景, 還沒動筆呢!

謝謝佟同學, 一馬先上來指責日本使用毒氣以及生化戰, 用鼠疫來打這場戰爭. 老丐的他山之石, 就有前輩高手談鼠疫對戰爭的影響.

不過, 戰爭是搶奪資源的手段. 連人都殺了, 啥手段不使出來? 就算國際有協議, 看美國在越南, 不也是使用橙劑把樹葉馬上落下, 以期看到在叢林裡的越共. 美國內部, 有追究這些化學戰劑, 對於美軍退伍軍人的影響!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要瞭解戰爭, 敵人, 以及自己失敗的錯誤, 才能夠面對未來的戰爭.

最後, 為虎奔將軍喊冤:

老丐記得: 小學讀張巡許遠守濉陽城的故事. 裡面的英雄南八, 像趙子龍一樣, 殺出重圍求援, 其他軍頭見死不救, 又殺回城內, 共同接受城破被殺的命運.
老蔣要我們讀濉陽城的故事, 就跟日本要皇軍玉碎一樣! 老蔣是在日本讀軍校, 有沒有畢業不論, 要部下以生命執行自己錯誤的決定, 放任自己的嫡系, 做壁上觀, 借刀殺人, 這才造成他從所謂的民族英雄, 敗走到臺灣偏安!
真正保家衛國的軍人, 必須同心面對敵人. 不能再有岳飛, 袁崇煥, 張巡許遠這樣子優秀卻冤死的將軍!

老丐在服役的時候, 結識了忘年交楊廠長, 瞭解了許多內幕. 為了保護他的身份, 老丐講他的故事, 必要保留許多細節. 簡單地說, 他是投筆從戎 抗日的熱血青年. 以自己優秀的表現, 募集了一大群青年軍, 把他們從家鄉帶上戰場, 日本卻投降了. 他卻被送上國共內戰的戰場. 這是他一生之慟! 這還不算: 在北京一戰, 司令官投降. 他的紀錄, 有了永遠的污點. 到臺灣, 又在孫立人之下. 孫被冤枉, 為蔣經國接班鋪路. 楊廠長與許多同袍, 永不翻身, 昇遷無望!

英雄捨身報國, 卻被小人陷害. 常使我們旁觀者淚下!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1298
方將軍絕對是個悲劇性的人物
推薦2


岐客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方天画戟
麥芽糖

方將軍絕對是個悲劇性的人物,據説當時援軍已近在咫尺,援軍早到一天或守軍再堅持一天,結果或許就不一樣了。

形勢無可挽囘放下武器投降,在西方文化中不算什麽,美國總統老布什二戰時就做過日軍俘虜,這在東方文化中是不可能的,不能盡忠報國就是大逆不道,一輩子不得心安,據説方先覺在台灣最後還是出家了,悲劇呀!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0914
再評方先覺
    回應給: deutschina(deutschina) 推薦0


行軍素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既然講到抗戰史,我這個偽軍迷就不得不出場湊個熱鬧了。

小弟認為余師長和方軍長雖然都是喋血孤城、彈盡援絕,最後留下不甚光彩的結局,但兩人所處的情勢還是有所不同的。

如要評論方先覺的抗日功績,小弟竊以為必須放在豫湘桂會戰國軍全面潰敗的大背景之下來看。首先,在豫中會戰中,湯恩伯率45萬的優勢兵力迎戰15萬日軍,居然不到1個月就全面潰敗了,經營多年的洛陽城不到兩天就丟失了,國軍戰損高達40萬人,而日軍僅8千餘人死傷。其次,在長衡會戰中,曾經三次擋下日軍的進攻,由號稱鐵軍的第四軍鎮守的英雄城市長沙,居然也不到3天就丟失了。而在最後的桂柳會戰中,軍委會用來做西南最後防線的20萬大軍不戰而逃。自動放棄了擁有堅強防禦工事的全縣,而易守難攻的省會桂林和地勢險峻的柳州也都是 3到4天左右就淪陷了,整個廣西省不到1個月就被日軍打穿,日軍兵鋒很快就威逼貴陽,直指重慶,眼看一號作戰就要完成了,重慶政府危在旦夕......。

正是在上述這種萎靡頹廢、士氣不振的環境當中,方先覺僅以不到 1萬8千人的殘破之師,力抗 24萬絕對優勢日軍長達 47天之久,並造成日軍至少 6萬人左右的傷亡和戰爭損耗。使得日軍必須整補1個多月後才能繼續進行桂柳會戰。

也就是說,方先覺和第10軍在客觀防守環境不如洛陽、長沙、全縣、桂林、柳州的情況下,以最少的兵力,牽制住10倍於己的日軍。除了造成日軍數倍於己的傷亡,最重要的是,衡陽保衛戰直接間接的延遲了日軍企圖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一號作戰長達 3 個月之久,為滇西緬北反攻戰役的勝利以及駐印軍新六軍空運貴陽保衛培都重慶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小第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衡陽保衛戰在具戰略轉折的意義上並不下於武漢會戰,方軍長和第10軍的貢獻遠超過抗戰中任何一個同級別的軍長和軍師級部隊。只有王耀武的第74軍和孫立人的新一軍才勉強能夠與之抗衡。

再說說關於所謂投降的部分,余程萬師長在常德會戰中末期時,第57師已經由原先的8000 餘人打到剩下不足 600人,會戰結束時全師僅存 83人。也就說余師長並無傷兵的包袱,所以可以大膽突圍。而方先覺的第10軍在衡陽保衛戰末期已經陣亡6000餘人,傷殘7000餘人。也就是說,如果方先覺在戰役末期決定自殺或是抵抗到底的話,他手下那些曾經將他視如兄長、生死與共的1萬2千名殘兵,將會遭到日軍無情的屠殺,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 1萬餘人的犧牲,不過再支撐個2到3天,對於大局沒有任何幫助。

我認為方先覺絕非貪生怕死之輩,他絕非不敢自殺。只是,面對滿城傷兵的哀號、昔日戰友萎縮焦黑的屍體、周圍友軍的增援不力、部下扭曲憤恨的面孔,加上滿天的亂飛的炸彈、四處瀰漫的毒氣、勢如瘋虎的日軍......等,我想我們現在的人可能很難體會方軍長當時的心情。我認為,如果日軍真的能夠信守諾言,不對我方投降官兵進行迫害,則進行策略性的投降以保全這些已經為國家民族立下大功並為自己爭了一口氣的國軍官兵到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畢竟,他們已經比當時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人做的多太多了。

余程萬死守常德雖然對拱衛培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他沒有方先覺那麼多的包袱,因此,大可以自己突圍出去,留下一個新婚的團長柴意新當墊背的。而方先覺本來在衡陽之戰以前,就已經被薛岳免除了第10軍軍長的職務,他本來是可以避免參與這場困難重重的城市保衛戰的,但他卻毅然決然的自動回任,和昔日的同袍共赴國難。另外,在衡陽之戰以前,為避免南京城破百姓遭屠殺的悲劇以及重慶大轟炸死傷數萬百姓的慘劇重演,方先覺主動將30萬衡陽百姓撤出,讓第10軍官兵可以放手一搏。而在戰役的最後時日,方先覺更以自身的屈辱換來 1萬餘名官兵的生還。由此可見,方先覺是將抗戰大局置於自身利益之上,是將百姓官兵的生命財產安全置於自己的名聲之上。光憑這一點,方先覺的人格便比余程萬乃至國軍裡面許多踩著廣大不必要犧牲的百姓和官兵的鮮血逐步高升的將官還要璀燦許多。

最後,蔣介石和軍委會發給方先覺的命令是要求其至少守衡陽 1到 2 個星期,所以說,方先覺其實已經達到遠遠超過既定命令的目標。如果僅因方先覺最後和日軍談判妥協而予以處分,則蔣鼎文、湯恩伯乃至薛岳、陳誠、白崇禧等表現差的離譜的將領不就該被五馬分屍了? 另外就是當時蔣介石正面臨了美國將領史迪威的逼宮,理由正是由於豫湘桂會戰的慘敗,而方先覺正好適時的證明蔣介石的嫡系還是能戰的,雖然影響並不大。從當時的大環境來看,也就不難想像比起余程萬而言,蔣介石對方先覺為何如此寬容了。

..............................................

小弟總認為,中國人對於對外戰爭的態度總是抱持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態度,再面對失敗時,也總是嚴以待人、寬以律己。想想當初西北軍裡那些痛罵張自忠漢奸的人,有多少是真的忠勇愛國。他們唯一能夠罵張自忠的立足點是因為他們沒有做任何事,所以不會犯錯,所以可以一直站在旁邊說風涼話。同樣的,今天那些站出來指責方先覺投敵賣國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忠勇愛國、對抗戰有多大貢獻,而是因為他們一直在逃跑,他們在豫湘桂戰役中沒有死守過任何一城一地、沒有和日軍有過像樣的交戰,只是一直在逃跑,因為沒有做事所以就沒有失敗。所以他們太希望多幾個張自忠、多幾個方先覺替他們坐墊背的、能替他們在前面頂著,而且最好都死了,好讓他們坐收勝利果實。這或許也多少能表現出抗戰勝利後許多接收大員的心態,或是現今兩岸執政當局大部分人的心態,例如馬英九。而這些人是絕對沒有資格對方先覺軍長和第10軍官兵做出任何批評的 !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4260805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