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不由自主的拿出一张一百元的新版人民币认真的观看——这张红色纸币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么?!它鲜艳的色彩就是这个国家未来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么?!它今天的决定会在未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生活?!
这是个大事件——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人民币全球结算!这一天真的到来了!!!
这是每一个字我都读了三遍的一个“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银监会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银发〔2010〕186号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天津、沈阳、南京、济南、武汉、广州、成都分行,总行营业管理部、重庆营业管理部,呼和浩特、长春、哈尔滨、杭州、福州、南宁、海口、昆明、拉萨、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财政厅、商务厅、国家税务局、银监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
自2009年7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以来,人民币资金结算、清算渠道便捷、顺畅,人民币出口退(免)税及进出口报关政策清晰明确、操作流程便利,受到了试点企业的普遍欢迎。为满足企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发挥人民币结算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促进作用,经国务院批准,现就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
二、增加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试点地区。
三、广东省的试点范围由4个城市扩大到全省,增加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
四、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可以按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第10号,以下简称《试点管理办法》)以人民币进行进口货物贸易、跨境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结算。
五、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实行试点企业管理制度。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协调当地有关部门按照《试点管理办法》第四条有关规定推荐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将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审定试点企业名单。经审定后的试点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货物贸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出口报关手续,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
六、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等8个边境省(自治区)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可以在指定口岸与毗邻国家的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按照《试点管理办法》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其中,内蒙古、辽宁、广西、云南等四省(自治区)按照《试点管理办法》选择的试点企业按本通知第五条规定办理出口报关及退(免)税手续;8个边境省(自治区)的其他企业在指定口岸与毗邻国家的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报关及退(免)税手续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免)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0〕26号)办理。
七、请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部门按照《试点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积极做好试点工作,保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中国人民银行 财 政 部 商 务 部
海 关 总 署 税 务 总 局 银 监 会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七日
这个事件其实是很值得玩味与思考的,他实际上表明中国人自己的货币——人民币——向国际化与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的目标大大的前进了一步。
在这个时刻,这个宏观经济背景下,这样的政策推出实在是很让我浮想联翩。
第一,这表明中国中央政府对于中国经济的宏观发展依然充满信心,对中国内需市场与产业升级的前景依然充满信心,对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里的竞争力依然充满信心。
第二,这表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里的地位实际上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要高。
第三,这表明中国中央政府在过去几十年来广泛的采用市场培育与市场壁垒,同时搭配金融支持与货币置换的一揽子经济战略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战略胜利。中国在国际贸易里所获得战略利益比通常人们认为的要高。这个部分是一个关键战略,需要认真再说明一下。
小弟在去年4月4日写的《回应南风北魄兄的<从现像到本质,冷眼相看中法之争>》一文其实已经把这个核心战略简单的说明了一下。在这个文章里,小弟重点的在市场壁垒与市场培育上说明了很多。金融部分只是一句话带过。而就货币本身的部分来说,其实还有很大的战略空间可以运用。
我们可以看看几个新闻与资料。
其一:根据协议,世界最大集装箱码头运营商之一中远(Cosco)将在希腊建造最多达15艘干散货船。09年,中远接管地中海东部最佳港口比雷埃夫斯,交易涉及经营权费为10亿美元,期限为35年。中国建筑商北京建工集团(BCEGI)也签署一份在比雷埃夫斯开发宾馆和购物商场的协议,其价值为1亿欧元。
其他协议包括:中国华为科技(Huawei Technologies)与希腊电信公司(OTE)交换技术;希腊食品企业签订了4份合同,将向中国出口当地生产的橄榄油。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合同的具体金额。中国还在考虑收购亏损的OSE铁路网股权;希腊政府已承诺对OSE实施私有化。此外,中国将在克里特岛建设1座机场、在雅典北部建立1处物流中心,并建立1座海洋主题公园。
中国交通部长李盛霖还与希腊经济、竞争力与海运部部长Louka Katseli签订了一份关于在船运领域展开合作的协议。船运也是希腊支柱产业之一,该国控制了全球商船队的接近20%。
其二:资料显示,此前中国央行已经与其他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的七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包括:2008年12月12日与韩国央行签署的1800亿元框架协议,2009年1月20日与香港金管局签署的2000亿元正式协议,2月8日与马来西亚央行签署的800亿元正式协议,3月11日与白俄罗斯央行签署的200亿元正式协议,3月23日与印度尼西亚央行签署的1000亿元正式协议,以及3月29日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的700亿元框架协议。6月9日中国央行和冰岛央行签了35亿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我们知道,希腊与冰岛现在是深陷主权危机而不可自拔的情况,而非洲国家的偿债能力基本上没有人信任。这两个地方常常是资本竭力避免进入的险地——你敢与他们签定任何长期项目的合同吗?你不怕收不到钱?!没有钱你做什么生意?!
然而,中国恰恰是与他们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深度的经济合作。道理何在?其实把上面两则新闻综合起来就是事情的真相。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满足两点,一是要有互相看得上的东西可以交换,二是这个交换必须是公平与双赢的。现在的问题恰恰就是缺少一个货币的润滑与资本的介入。那么,如果在这些长期项目上采用美元运作,不但融资成本高昂,资本安全性差,并且存在较高的汇率风险。于是中国政府战略性的运用本币互换协议降低项目筹资成本,并通过货币互换得到直接投资不能得到的资源,技术或较高收益率的资产,同时对现存资产或负债的汇率风险进行保值与锁定收益和成本。简单一点说,中国政府的这个货币互换协议实际上成为了服务中国公司海外投资与长期项目的“专案专用款”。
因此,在这个本币互换协议中的每一个人民币与所在国货币后面都有一一对应的巨量商品,服务,合同,资源与资产作为支撑,因此这些货币是非常非常好的硬通货。这是有实物支持的货币。
比如与冰岛签定的35亿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就是一个典型。当初冰岛向中国政府借钱被拒绝,向中国政府兜售国债也没有人买。光借钱的风险太大了。但是,冰岛不是一个荒岛,冰岛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开发技术先进。这样就被中国盯上了。于是,中国愿意与冰岛合作生意——地热技术与系统供暖技术的合作。为了解决这个生意的资本缺失与安全难题,中国政府就拿出35亿人民币与冰岛签定本币互换协议。在中国公司与冰岛合作的项目中,完全可以使用这个协议带来的货币进行结算,不必经过万恶的美元抽一道血了。这个35亿的规模恰恰是与贸易或者项目的规模相当。这大大降低了项目换汇与融资风险与成本。这是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市场战略:冰岛的技术与中国的市场共同为这个项目合作带来源源不断的未来收益——这也事实上的扩大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范围。其他国家买我们的产品,或者进入我们的市场,使用人民币结算将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要能够实现这样的“市场——货币——市场”战略的国家是需要很多条件配套的,缺一不可。比如巨大的产品生产能力,稳定的政治局面,很好的技术与项目管理能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与通路,足够的资本与外汇,可靠的国家信用等等。这些中国恰恰都具备,在世界范围里都是少有的。比如印度就无法向中国学习这个办法,这是中国的独门武学!
第四,欧洲与日本的货币在整个国际货币大家庭里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在与中国有关的国际贸易中,美元与欧元将面对排挤效应的出现。
第五,人民币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货币储备的功能。由于有前面四点所建立的基础,一些时候人民币可以有资格作为储备货币存在了。比如近日尼日利亚央行表示正在考虑持有人民币作为部分外汇储备,以实现尼外汇的保值。尼央行目前所持的外汇多为美元和欧元,比例分别占80%和15%。由于近期世界多种主要货币币值发生剧烈波动,带来巨大外汇风险,尼央行希望通过此举避免所持外汇的大幅贬值,保持本币奈拉的汇率稳定。
第六,人民币有了应对升值压力的有利武器。这次汇改和结算的配合,是一套很好的组合拳。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互换货币、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建立贸易结算点、建立银联系统抵制visa,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吸纳回流的境外人民币..........中国也开始形成全球人民币的回流机制与市场需求!西方以后很难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攻击了——因为这是市场形成的人民币需求。而且,人民币全球结算与回流机制将在某个时候带来收铸币税的效果——我敢肯定一但这个流通可以完成,人民币的超量发行与贬值将是可以考虑的现实手段!!!升值压力将转化为贬值可能——因人民币现在保持一定的“升值预期”而炒作人民币的国际游资将面对困局。正如小弟在过去文章里强调的,一但美元攻击人民币,并且意图大幅度贬值,中国就坚决的把人民币贬值贬值贬值!!!!中国巨量的外汇与美国国债一旦因为这个而被大量抛入市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也将被“流动性的淘天洪水”灭顶!这是恐怖平衡。因此中国保持极大的外汇储备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人民币的一个重要信用来源与国际化的准备。保持这样巨大的外汇高位在目前是有利于人民币的稳定的!在人民币全球结算这个背景下,人民币先小幅度升值,然后保持一定弹性的稳定是符合全球利益的。刚刚G20已经宣布不讨论人民币问题,这是一个有趣的转变。
第七,尽管如此,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成败还是要看未来二十年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升级,二次分配调整与内需市场的建立是不是可以顺利完成!一旦完成,天下大局已定。中国是一等一的国家!如果不顺利,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将是面对困境而面临可耻的失败!这是逼上梁山了!!!
第八,考虑到目前中国全球贸易格局与货币结算的格局,中国军事力量的薄弱更加突出!中国迫切需要战略空军与海军。中国需要第四代战斗机与航空母舰。与中国人民币全球地位配套的军事系统必将是未来十年中国竭力突破的环节。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办法就是坚定的工业升级。工业升级需要战略项目的牵引——航母,航空,太空,电子,高铁,新能源与材料就是必须的。何况在经济上,这本身也是中国产业升级所必须的要求!
如果中国人民币真的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一种,个人认为中国起码需要六艘航空母舰与四个两栖攻击舰群。实际上我认为六艘就足够了,我反对无必要的建第七艘。航空母舰的战略作用不在于军事,而在于政治与前沿存在。这是高智能无人机与导弹所不能替代的。本质上,航空母舰就是威慑与国家信用的象征!
站在军事系统的角度上考虑,六艘航空母舰可以保障组合成一个三航母战斗群,一个双航母战斗群,一个单航母战斗群。这样,我们的战略自由度很灵活,完全可以在东太平洋到印度洋与美国抗衡。在有六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基础上,中国随时可以保持两个航母战斗群的战略机动,这在和平情况下维护中国的全球利益基本够了。这同时也不影响本土安全——因为还有四个航母战斗群在家。其中两个处于休整或者大修状态,两个进行战斗值班。而四个两栖攻击群控制近海,南海完全可以。这就可以在军事上保障全局的战略安定——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就有了剑的加持而再无弱点!
这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人民币与美元,欧元开始短兵相接。我们都在参与与见证!祝中国好运!!!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本文於 2010/06/24 09:07 修改第 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