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看了新闻节目,之后就上网,顺便到联网的各个大型茶馆溜达溜达,发现其中的一个中型茶馆,有几位茶友反复再三地唠叨:简体字贱民,简体字不好,简体字垃圾,简体字混帐,简体字破坏中华文化,简体字是共党的罪证,简体字是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简体字。。。。。繁体字是正体字,是贵族,是正统。。。。
说实在,有关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争论,已经持续好几十年了,但是,什么也没有争出个结果来。不过,联网火鸡茶友所在的茶馆,与以前有关简体字和繁体字争论中的任何一方,最大的不同,就是把简体字视为贱民所使用的文字,而繁体字是贵族所使用文字,而且还打出简体字妨碍国家统一的幌子。
我不知道火鸡之类的茶友是什么文化程度,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上过中学。不过,从他们对一些问题的偏激回复中,我私下认为,他们可能没有接受过起码的逻辑训练,也没有哲学素养,不知道如何辩证客观地看待繁简之争。当然啦,我的这些臆测只是一时的感觉,丝毫并不代表我有什么高人之处。因此,我真诚地希望自己对他们的观感是错误的。
繁简之争,如果不想陷入偏见的漩涡,就得从语言学层面加以考察。由于繁体字出现早于简体字,繁简之争就得先从繁体字入手,对吧?现行的繁体字是不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当然不是!繁体字的前身是什么文字,估计大家应该清楚的,如果不清楚的话,那么,就随便看看那些画家啦,书法家啦,看看他们的印章是用什么文字。要是还不清楚的话,建议看看《说文解字》。要是没有《说文解字》,为求方便,你也可以浏览一下汉字字体的网站。
我们以“台湾”这个词为例。 可以发现,台湾目前是普遍使用简化字“台湾”,而非繁体字“臺灣”,这是什么意思?如果繁体字是贵族,简体字是贱民,那么,台湾目前普遍乐于使用“台湾”而非“臺灣”,是否表示台湾正在趋向贱民化?但愿不是这样的!
其实呢, 从总体上说,简化是汉字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主要趋向。简化改变了笔画的造型和写法,为的是要加快书写速度。最初的简化主要是由图形为主转变为以线条为主,但同种字体亦存在着由繁到简的发展趋势。殷周之古体减为秦篆,秦篆减为汉隶,汉隶减为汉草(章草),汉草减为晋唐之草(今草);汉隶的体势变为楷书,楷书减为行书;宋元以来,又减省楷书,参取行草,变成一种简体(即所谓“破体”“俗体”“小写”)。这都是最显着的减省笔画。而篆与篆,隶与隶,草与草,简体与简体,其中尚有繁简之不同,总而言之,汉字的字体,在数千年中是时时被减省的。从殷周之古体变到宋元之简体,时时向着简易的方面进行,可说是没有间断。
简体字的大量流行是在唐宋以后。这时期,由于民间文学盛行,刻印技术进步,书籍出版大量增多,简体字也就在民间广为流行。在刘复、李家瑞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谱》一书中就收集到1,600多个简体俗字,但当时的简体字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1909年,清末学者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的文章,认为:“最便而最易行者,莫如采用俗体字。”“五四”以后钱玄同先生着文提倡简化字,认为汉字繁难是“学术上、教育上之大障碍”,汉字改革“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他的《简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广泛响应,学界成立了汉字省体委员会,从此简化字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到1936年容庚先生出版《简体字典》,已收简体字4,445个。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陆续确定的简化方法是:采用普遍通行的简体字,用草书楷化加以增补,根据行草书和简体字的偏旁适当类推。经过数年反复酝酿,1956年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编印了《简化字总表》。《简化字总表》收入2,236个简化字,笔画数平均减少5画多。
至于说简化字割断了当代大陆人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联系,那就更是荒谬绝伦了。谁都知道,传统文化并非只靠文字的不变才能得以传承的。有的人虽会使用繁体字,但是其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却是完全西化的,他们主张少女援交卖淫,主张中英文混合使用,张口闭口都是洋人怎么样、美国人怎么样。这样的人,大陆人称之为假洋鬼子或者二鬼子。这些人虽然善于使用繁体字,而且也只会使用繁体字,可是,他们使用繁体字,并不表示他们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美善部分。再说啦,使用简体字也不表示不会阅读传统的经典文献。你随便问一下大陆的普通中学生,谁没有阅读过经典选集的经历?要是问大陆学生不方便,那就去问一下到台湾旅游的大陆人,他们到台湾时,会不会出现文字阅读的困难?如果不会,那么,说简体字使得大陆人不会阅读古文经典,显然是鬼话!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