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論壇
市長:乱石  副市長: 中州楚佩紫气东来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中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社會文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狮子与中国
2010/01/17 04:11 瀏覽17,308|回應42推薦8

deutschina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大風
炎黃子孫
hullo
elai
雪城
Patch Adams
riquelme
没有回忆的云

跨入2010年,由于对中国狮子文化的认知,引发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风波。既然现在余波依旧荡漾,那么我认为,有必要稍稍讲讲我认识的狮子与中国。

中国本无狮子。自从东汉,自西域朝贡中获得了一头狮子之后,狮子便进入了中国文化的历史长卷。自汉代以降,历朝历代都有关于狮子的造型。但是,同其他文化符号的改变一样,狮子的特征也随着时间在慢慢的改变。

在汉代的时候,由于曾经有见过狮子,所以狮子的形象较为写实。并且,由于狮子的威武及凶悍,结合中国的神话及宗教传说,逐渐变成可以驱邪镇鬼的瑞兽。狮子的形象逐渐同其他图腾或动物的形象相融合,成为中国的神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叫做辟邪(也叫貔貅),一个叫狻猊。

辟邪(就是貔貅),这个神兽的形象出自于汉代。看下图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其形神皆脱胎于狮子。其特点是,头上或有角,足附云翼,尾长及地。尽管形制时常变换,后来也有类似龙首的造型(估计和龙生九子的传说有关),但是看汉代的辟邪,很明显就是狮头。


东汉

辟邪 东汉

南朝时期 梁鄱忠烈王墓道上的辟邪

至于狻猊,看下图的形象,各位应该更加明了。狻猊实际上就是狮子在中国神格化之后的形象,并赋予龙生九子的意涵,成为大家在古代器物以及门楼大户之前皆可看到的饰物。

狻猊,请注意看其龙鳞及尖爪。这是寓意其为龙子之一。后世的石狮则逐渐没有了龙鳞尖爪。



鼎上的狻猊。结合上图,正好说明,狻猊“喜烟好坐”。

不论是辟邪还是狻猊,一般看来,就是现在我们经常说的石狮子--传统的中国狮子。不过,即使是石狮子,在中国久远的历史中,也同样不是一层不变的。在汉朝到唐朝左右这段时间,狮子雕像(辟邪)显得大气,威严,主要是用在陵墓等地,非民间可用。并且,其行多为走式,而非坐式,并且就形象而言,也较后世石狮更趋近于写实风格。尽管在汉及南北朝作品中,不论是貔貅还是狻猊的形象,同样会有变形和扭曲,但是狮子霸气的一面并没有消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也让狮子(狻猊)成为佛门神兽,并赋予“喜烟好坐”的性格,从隋唐开始,由于这样的原因,石狮子都逐渐蹲坐在了一个方方的大石墩上。这也成为后世中国石狮制式化的形象--我认为,其实严格说来,不能叫狮子了,而是叫狻猊(尽管这也是狮子的别名,但是在中国宗教及神话里面有特别的意义),是辟邪的瑞兽。

就这样,在古中国的文化中,结合中国自身神话传说以及佛教传说,狮子最终被神格化,制式化,成为了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中国狮子这一坐,就坐了一两千年。


隋朝的蹲狮。后来唐朝的蹲狮也根据这样的形态演变而来。到了宋代,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形制。


唐狮


唐狮 唐恭陵前的蹲狮

但是,在唐代还是有走狮,下图就是唐顺陵的走狮

请注意看脚的部位,还有一些云纹图案,我认为是由云翼(辟邪的特征)演变而来。

有人看到这里,就认为狮子在中国文化中就是这样一成不变的意涵了。只是,很遗憾的说,这样想就错了。

清代后期,整个国家上下,绝大部分国人都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中国历史走入了耻辱的百年近代史。在两百年前,在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接见了从中国返回的英国外交官阿美士德(William Pitt Amherst)。当拿破仑听阿美士德介绍了中国的情况并表达出英国应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对此公形容中国是“泥足巨人”不以为然,认为中国不是泥人,而是一头睡狮,他认为“以今天看来,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原话是:“la Chine est un lion endormi, le jour où elle se réveillera, la terre tremblera.”翻译过来就是:“中国是一头沉睡着的狮子,如果一天它醒过来,世界将为之震动”。(注:这里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是在于,拿破仑说这话的语境,我认为应有表达应该让中国继续沉睡,不要让中国觉醒)

当然,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如同拿破仑所言,像一头醒狮一样觉醒在地球的东方,而是依旧沉睡,任人宰割。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沉睡”“麻木”成为当时进步人士所痛斥的现象,人们都希望国人觉醒,国家自强,东方雄狮不再沉睡。其中尤以近代文豪鲁迅为代表,笔耕不辍,为的就是唤醒铁屋中的沉睡者。

尽管五四之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已经初步觉醒,但是由于百年的孱弱,内外交困的情况却日益严重。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日寇的入侵,中国甚至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之下,国人为了国家独立,为了民族存亡浴血抗争,民族主义被极大的激发起来。东方睡狮必须要醒来了。

徐悲鸿先生画的奔马图是家喻户晓,奔腾的气势代表了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奋斗精神。但是,同样在那个抗战的年代,徐悲鸿还画过狮子,其寓意同样代表着中华民族。下图就是徐悲鸿先生于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第二年所绘的《吼狮图》。如果谈文化,这只狮子同中国历往的全部狮子完全不同。同那些把门的狮子比起来,或许看起来少了些许稳重,少了些许儒雅,但是对于中国而言,需要的恰恰就是一声狮吼,唤醒国人!对于中国而言,需要的恰恰就是一口尖利的牙齿,撕碎任何敢于侵犯的敌人!这是什么?不是文化么?这恰恰是一种文化。一种在民族危亡时候的文化。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威慑,一种自我认知的危机意识,更是一种对于国家自强,民族觉醒的强烈呼唤。相较于之前传统的中国狮子形象而言,这样的形象更贴近近现代中国的实际,更符合中国的形象。在平时,我们尙且还要居安思危,更何况在当时的情境下,更需要中国的一声怒吼,一声来自东方睡狮的怒吼。


徐悲鸿的《狮吼图》 作于1938年



徐悲鸿的《五狮图》作于1941年。时值第二次长沙会战初步告捷

再看那副作品,如果从手法上看,同徐悲鸿先生的奔马较为写意相比,这张狮吼图更为写实。并且,由于徐悲鸿先生在绘画的时候,融汇了中西方的绘画技巧,西方素描中形体及明暗的理念,借由毛笔的笔触淋漓的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徐悲鸿先生画出的绝大部分狮子中,都是怒目圆睁,张口大吼,这就是东方睡狮的怒吼!

难道这样的狮子都是没有文化的吗?难道这些狮子都是嗜血的吗?难道这些狮子体现出来的仅仅是所谓的“野性,蛮力和凶残”吗?!当然,如果没有对中国屈辱的近现代史的历史认知,没有对于中华民族昏睡百年的历史认知,没有对于拿破仑所言的“东方睡狮让它继续沉睡”的历史认知,自然会认为这样的狮子,这样通过写实手法表现出来的狮子是“没有文化的”,是“野性,蛮力和凶残”的。这不是对于文化认知的差异,而是对于那种呼唤国家自强,民族觉醒的无知。

不管中共如何被人诟病,但是时至今日,其治下的大陆已经决然不会被任何一个列强视为两百年前的“睡狮”!在大陆的石狮市,用雕塑“东方醒狮”作为市标,同样采取的是类似徐悲鸿先生写实手法,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吼声,既是告诉列强,中国将不再沉睡,同样也是告诉国人,要惕厉自省,不再浑浑噩噩,免蹈百年覆辙!这是没有文化吗?恰恰相反,这体现的正是一种文化,一种自励自强的文化!

大陆石狮市的市标 东方醒狮




再附上张大千二哥张善孖所作的狮子图。
张善孖本是擅长画虎,但是同样会通过画吼狮,醒狮来呼唤民众,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至于同时代擅长画狮的熊松泉先生的作品,各位可以自己找找看。


难道这些大家都是“没文化的”?难道这些都是共产党造的孽?!都是文革对中华文化摧残的结果?!

悲哀!无知的悲哀!




再附:

首先,我并非得理不饶人,事实上,这是我第一次就狮子问题发主贴,并且之前也就一次在某个回帖中略微提及过。本来我一直都不想谈这些,而是其他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说,且不说在不在理,那些人这样的行为较之于我,应该会更符合你说的这个词,当然,是自以为在理。

其次,按照一些人“定义”的有文化,没文化狮子,也不能同砖头说类比。毕竟,那是在两岸分离之后,大陆方面的语言。但是,这“睡狮”,“醒狮”可是在民国时期就有了的说法。就是说,即使是kmt的遗老遗少,也同样应该知道对于中国有这样的比喻。注意看我给出徐悲鸿的画,时间是什么时候?张善孖的狮子又是什么时候?然后查查当时抗战时期文艺界人士是怎样支持抗战的?不是经常讲这挂在嘴边么?结果当时文艺界借用“睡狮已醒”的方式表达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反倒变成了没有文化的。

好了,咱们不说抗战,就说中华民国的诞生吧,辛亥革命。近代教育家
丘逢甲(ps:可是台湾人哦!!!)在首义之后写了“中国睡狮今已醒,一吼当为五洲主”的文字。可见当时“唤醒睡狮”已经是一种强烈的民族声音,已经体现在各种的文艺创作之中。然后现在告诉我,这不是文化,这狮子不是有文化的狮子?!

动辄以文化说事,结果却是对这段发生在民国的历史,对民国时期这样的文化思想毫无知晓,实在令人汗颜。还搬出了孙中山先生,真不知道先生九泉之下,会做如何想

中华民国,呜呼哀哉!




本文於 2010/01/17 13:58 修改第 8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1344
 回應文章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醉翁之意在肉
    回應給: 没有回忆的云(aerodog121) 2010/01/18 03:11 推薦2


K書者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麥芽糖
没有回忆的云

沒錯,就因為我推薦了 qjh840514 的“早说了大陆网友要和YST保持一定的距离”被 YST 列入了‘天下縱橫談’的黑名單。

我認為這只是他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這一段時間裡,我在我有限的回帖中,對他的局限性持批判的口吻。導火線是我在‘特別’網友之“首页图片很不合适”的回帖裡暗譏他和馬英九一樣對簡繁體字看法的膚淺。

就正如德華兄的被驅趕,獅子的議題只是借口或導火線,真正的原因是德華兄長期的‘功高震主’。

被列入黑名單後,我在‘申訴’鍵留了句話給 YST:有點胸襟,像個中國人吧!


本文於 2010/01/18 04:35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3294
引用者清單(1)
2010/01/18 04:32 【不平則鳴】 楊修看曹操
简单
2010/01/17 21:09 推薦0


carpst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的观点很简单,yst市长想用紫禁城的金色狮子作为城徽的一部分,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牵涉到文化与残忍的话题,就可以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865
。。。。。。
    回應給: 王老頭(jcwang00) 2010/01/17 20:26 推薦0


carpst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发错了,删除一下



本文於 2010/01/17 20:32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780
就是被驯化了呗
    回應給: hullo(hullo) 2010/01/17 20:25 推薦1


deutschina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麥芽糖

就是被驯化了呗

汉唐时候的狮子是不带铃铛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773
很受教育
2010/01/17 19:51 推薦2


hullo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没有回忆的云
炎黃子孫

我是不懂狮子的,但总觉得,用脖子上带项圈挂铃铛的狮子象征中国——不妥,大大的不妥!

醒狮?
醒狮要挂铃铛?
谁挂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700
虽然我一直和你互相不对付
    回應給: ★★★萬和★★★(MONHER) 2010/01/17 18:54 推薦0


我的护球像亨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不过你这次说的嘛,I concur。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604
补一个 1000多年历史的沧州铁狮子
2010/01/17 18:14 推薦0


changfeng0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很有霸气吧。注意有牌子“镇海吼”。

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

铁狮铸造的年代和铸造师,皆铸造于狮身。狮颈右侧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右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按大周(北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这一件我国最大的铸铁艺术品,其体态究竟有多高大?狮身高3.8米,头部高1.5米,通高5.48米,通长6.5米,身躯宽3.17米。其总重量是多少?原来,传说铁狮总重量约40吨,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铁狮的总重量为29.30吨。体积和重量之巨大,堪称是我国最大的铁狮子。铁狮高大的躯体,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睁双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仿佛正疾走乍停,又好似阔步前进。其威武雄壮的气势,栩栩如生的姿态,与其头部铸有的“狮子王”三个大字,是多么的相匹配呀!难怪历代文人都为之赞叹讴歌。

清代文人李云峥作《铁狮赋》,赞美铁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对铁狮的雄姿和气势作了绝妙而生动的描述。

铁狮装束的铸造工艺也堪称奇绝。身披障泥(防尘土的垫子),肩负巨大莲花盆,莲花盆底部直径1米,上口直径2米,通高0.7米,可以拆卸下来。相传这是文殊菩萨佛像的莲座。狮身毛发呈波浪状或作卷曲状,披垂至颈部,胸前及臀部飘有束带,带端分垂于两肩及胯部。此外,狮身内外还有许多铸文,除前述铸造年代和铸造者、捐钱者姓名以外,头顶及颈下还铸有“狮子王”三字,腹腔内还有以秀丽的隶书字体铸造的金刚经文,具有一定的书法、考古价值,可惜现在大都模糊不清,只有少数字依稀可辨认。
  

本文於 2010/01/17 18:17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536
Y市長太沈迷獅子
2010/01/17 17:54 推薦0


WANH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明白天下的Y市長大人最近為何對獅子如此著迷執著, 居然胡扯石頭獅子有無文化, 感覺有點匪夷所思和無厘頭. 此刻獅子在Y市長心目中已經起了變化, 可以跟人一樣有文化了, Y市長似乎忘了獅子是不識字的野獸. 如果要用 "猛獸" 來代表中國, 龍是最適合不過了. 從來都沒聽說過用獅子來代表中國的, 如此這般, 國人豈不是都變成了獅的傳人? Y市長貌似還沒察覺到自己言行失當, 硬是在獅子美醜和是否有 "文化" 的問題上大做文章鉆牛角尖, 還繼續吆喝著揮動他那根無情的二節棍暴打 "不肖" 市民不手軟. Y市長對石獅市的市標極之厭惡, 也許那頭獅子不算英俊瀟灑, 但Y市長也犯不著要開槍把它幹掉吧?! Y市長最近寫的東西真是越來越有失水準. 而且脾氣似乎也越來越壞, 網友留言稍有 "不敬" (註意並不是人身攻擊和搗亂), 即被Y市長誣為垃圾掃地出門. YST是個人才, 也很有個性, 盡管我認為他言行失當(這僅指不慎表露內心情緒而言), 但我仍然欣賞YST的真性情----打擊異己不手軟.

本文於 2010/01/17 17:55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506
醉翁之意不在酒
    回應給: 我的护球像亨利(freeriver) 2010/01/17 15:28 推薦1


没有回忆的云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K書者

德华兄从来没有和他顶着干的:狮子是在回帖里发的,连主帖都没进,更别说主页了。德华兄也没有上诉。

所谓说没有文化的狮子,一来是可以为自己以画论罪找出借口,二来就能推倒出没有文化的大陆愤青和刁民,这样舆论和道理便都在他那边了,很明显的是拿文化这个借口抢占了制高点而已,混淆了视听,转移了视线。

至于后面说什么有人要搞革命,要红化,更是文革的手段。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那边再次发文抨击,也就是有人又提出异议了而已。

乔丹网友和另外两位网友就跟着被砍了。。。。

在中国,要杀人,还愁找不到借口?


本文於 2010/01/17 15:31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272
一个狮子小故事,大家放松一下哈
2010/01/17 15:22 推薦0


Stevey88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小狗犯错拿狮子做挡箭牌 为避责罚躲其身后(图)

昨日下午,武汉动物园狮虎山发生戏剧性—幕:兽医给狮子喂驱虫药,不料被狗抢食。为逃避责罚,狗躲到狮子身后,任凭饲养员如何叫唤,聪明的狗总拿狮子做“挡箭牌”。

据该园动管科科长李康斌介绍,这只非洲狮名叫“珍珍”,黄狗名叫“四毛”,它们俩从2000年初在—起,十年来情同“姐妹”形影不离。由于长期吃生牛肉,狮子体内易感寄生虫,园方昨日为“珍珍”驱虫。兽医将驱虫药打散,放在—块牛肉里,准备让狮子吃下,不料“四毛”眼明手快,—下子抢了过去,将带药食物吃进肚中。

  遭到饲养员训斥后,“四毛”像做了坏事的小孩—样,跑到狮子身后将身体藏起来,直到半小时后,换另—名饲养员前来安慰,黄狗才伸出头来。有趣—幕,引得游人捧腹大笑。

本文於 2010/01/17 15:30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261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