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論壇
市長:乱石  副市長: 中州楚佩紫气东来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中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政治時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Google事件,不可等闲视之,建议金陵人做成专辑
2010/01/14 15:04 瀏覽7,030|回應29推薦5

kiltw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没有回忆的云
紫气东来
炎黃子孫
小米^^
SZ

我来提供几个链接跟分析,刚看到的,有点深度。

这次事件,时间过于巧合(google与希拉里发表谈话,简直是吻合的丝丝入扣),而且中国论坛上同步有人造势,提示大家去找关键词,这是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网络行动。

当然,我们先看大块文章分析,再看一些个人评论。

-----------------------------------------------------------

中国反导,美国掐断GPS服务,百度被黑,谷歌退出! 

昨天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百度被黑4小时,不能使用,中午百度官方说美国的域名解析服务器被人恶意修改。二是中国电信CDMA网络,昨天下午绝大部分省份有GPS告警,但是没有引发电话中断,美国官方说升级GPS系统。


  看起来两个独立的事情,而且都有说词,但是我认为毫无疑问是对我们中段反导的回应。这两个领域直接打中了中国的软肋。 


  先说GPS系统。电信的CDMA网络,移动的TD-SCDMA网络,都需要GPS信号同步,否则切换不了,也
就是说你打着打着肯定就断了,所以美国军方一封锁,我们全国电信移动的网络也就用不了了。但是139手机,GSM网络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GSM最初
是欧洲人搞的,他们不会让美国人掐脖子,但是CDMA是美国人搞的,需要同步系统。也许你会说,咱们有北斗,怎么不用?一是精度和覆盖程度都不够,二是价
格很贵,北斗的接收机规模小,所以价格高。短期内不能商用。



  再说IP网络。就是我们每天在用的互联网,你在家里上百度,你在网吧玩魔兽,用的联想的电脑,华为的路由器,电信的宽带,中国域名管理中心,但是顶级域名解析服务器在美国,IP地址管理中心在美国。人家中断服务,你啥都玩不成啦。


  再说高通芯片。现在说什么国产CDMA设备、WCDMA设备,TCL的手机,这些手机的核心部件在美国、少部
分在欧洲。高通公司垄断了CDMA产业链,你做基站的要买我的信道芯片,你做手机的要买我的基带芯片,其他的什么外壳、放大器、屏幕、电路板,你自己去折
腾吧。所以离开了高通公司,全世界的CDMA网络就瘫痪了。关于这方面,我能够理解高铁,中国的高铁确实是自主知识产权,但是核心芯片在曰本、欧洲也是事
实。



  以上说了几个我熟悉的领域,你可能会说这些全部都是民用系统,但是人家掐断了你的民用系统,正常的经济就崩溃了。


  解决办法:关于GPS系统,我们以后会商用北斗系统,不过是10年后了;关于高通芯片,在4G领域,我们在研发自己的LTE网络芯片和终端芯片,不过大规模商用估计也在7、8年后了;关于互联网,我不在行,听说IPV6也许能够解决问题,国家教育网都试用好多年了。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emas/msgview-821955-4536484.html
http://bbs.anti-cnn.com/thread-217300-1-1.html

------------------








Google中国办事处前的鲜花



谷歌高级副总裁、公司发展兼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David Drummond)周二撰写声明
,称谷歌发现针对该公司基础设施发动的“很老练而有目标的袭击”,而袭击来自中国境内。多姆德说,袭击的主要目的是进入中国人权活动人士的谷歌电子邮件帐户。他说,公司认为袭击没有成功,但是其中两个电邮帐户似乎已遭到侵入。多姆德说,由于这些袭击,以及在互联网上对言论自由的进一步限制,谷歌将不再对它在中国的搜索引擎“谷歌中国”的搜索内容进行审查为此有可能终止该公司在中国的运营



谷歌考虑退出中国被许多网民说成面对中国当局的压力,坚持维护言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英雄“义举”。为此还有人援引谷歌两名创办人的“永不做恶”(“Don’t Be Evil!”)的信条。




不过,也有人怀疑这种谷歌坚持原则的解读。认为谷歌在中国发展面对强劲竞争,市场份额不大,主要是商业考虑令其急流勇退。



更有人说,谷歌不过是在商业撤退前摆个漂亮的政治姿势,主要还是在中国的运营成本太高,不堪竞争对手的挤压,甚至不排除中国搜索公司使用不正当手段竞争的可能。但谷歌作为一个盈利性的商业公司不过是在做一个商业决定罢了。



对于谷歌威胁退出中国,有ACer这样分析:“不
少人都赞Google是为自由而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权斗士。但仔细看他们的声明,提到的问题是个别人的gmail帐号被入侵、监控,并声称一起遭到
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的还有至少20家大型公司,但其应对之策却是全面放弃审核,让googe.cn自杀,这不合逻辑吧?即使cn“光荣”地倒下了,谷歌中
国也彻底撤出了,也解决不了遭攻击的问题啊,要入侵特定人群的gmail的人还是会入侵,跟你Google.cn存活与否没关系吧。个人感觉Google
这次cn“自杀”跟这权那权的关系有限,说到底还是投资失败。中国市场搞了这么多年了,投了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市场份额却怎么也搞不过地头蛇百度,在中
国的盈利点也一直如同水中花镜中月,简直就跟被熊市套牢的股民一样。越死撑就越赔钱,也是时候该打包回家了,赔本赚吆喝的事情做了这么几年了也够了。
ebay、yahoo就是最好的榜样。但静悄悄地退场显然不是Google的风格,即使是战败也要搞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出来嘛。这时候拉上“网络审核”、
“攻击”、“人权”显然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既达到了割肉撤出中国市场的目的,又奠定了Google不畏强权的形象,一举两得啊。”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选择高调发表声明的时机非常微妙。据路透社13日报道,美国
国务卿希拉里下周将会宣布一项新政策,要求各大互联网巨头团结起来,倡导互联网自由。上周希拉里已经跟Google的CEO Eric
Schmidt,Twitter创始人之一Jack Dorsey,微软首席研究官Craig Mundie,思科执行副总裁Sue
Bostrom等共进晚餐。希拉里和谷歌的CEO具体谈了什么,让人浮想联翩啊!




路透社另一篇名为《互联网为战场,美国、Google、中国蓄势待发(US, Google and China square off over Internet)》文章中说,Google叫板中国显示了中美在互联网上的角力.



谷歌和美国政府有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或者更进一步说,谷歌背后有没有政府靠山?有网友像侦探柯南一样进行推理:“Google收购过一家叫Keyhole的公司,那是一家最初由中央情报局投资的间谍卫星图片公司,Google的城府深吧,把CIA都给吞并了。
Google
的董事会上有两位董事,一位来自红杉,另一个来自KPCB,红杉和KPCB是两家名气震耳欲聋的VC,也是有来头有背景的,这两家VC各有一位同姓的合伙
人,一位叫Floyd
Kvamme,另一位叫MarkKvamme,无巧不成书,他俩是父子,老爸Floyd是布什总统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席主席,儿子Mark是国防部长拉姆是
菲尔德的座上客,红杉的好几家公司都是美国国防部的供应商……嘿嘿,这里头的想象空间可就大了哇
,别说柯南同学扯远了,911事件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切皆有可能!”





参考Anti-CNN网友分析:

Google放言退出中国,希拉里也是幕后推手?

http://bbs.anti-cnn.com/thread-217242-1-1.html



Google“自杀”,自由卫士?投资失败?

http://bbs.anti-cnn.com/thread-217226-1-1.html



google试图要挟中国?白宫试图政治化google?

http://bbs.anti-cnn.com/thread-217168-1-1.html



9个酒瓶子砸向Google:google不做坏事么?

http://www.raojin.com/?q=node/75

http://bbs.anti-cnn.com/viewthread.php?tid=217247&extra=&page=1


本文於 2010/01/14 15:05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795814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其实google 搜索不用打“百度”二字
    回應給: 听雨(cmq2008) 2010/01/18 21:35 推薦0


deutschina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其实google 搜索不用打“百度”二字,只需要打出拼音“ba”连bai(百)都没有打完,就出来备用词了

完全太没品了,一方面说明,这压根就是google竞争不过百度搞的恶心玩意,一方面同样说明,美国也希望通过google这样的网络工具来玩政治,其中最恶心的就是 chinese people eating babies

早该滚蛋了,google!结果现在又死皮赖脸的说“去留未定”,不走了,还恬不知耻的说什么“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民”。ooxx!

还有一个就是美国政府,之前扬言外交照会啊什么的,现在又说不会插手

真是虚伪!既然说走,就走,别死乞白赖的!

以下是之前我用google.de在中文界面下搜索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4721
google疯了
    回應給: kiltw(kiltw) 2010/01/18 21:20 推薦0


苍穹之下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google疯了:

(看不见动画,直接复制至浏览器看)

http://p13.freepcn.cn/p.aspx?u=v20_p13_p_1001181910119838_0.gif



本文於 2010/01/18 21:20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4678
google现在玩诈尸
    回應給: kiltw(kiltw) 2010/01/18 19:20 推薦0


deutschina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google现在玩诈尸,明明人家好心人花都送到坟头了,现在说他不滚出中国了~

早说你是装13!

还是希望你滚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4407
中國人覺醒萬歲!!
    回應給: docomovera(veragai) 2010/01/18 15:07 推薦0


lenganshih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google操纵这些东西,但不是在所有地方操纵!!

終於看到有人看到這層問題了

中國人覺醒萬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4014
转:美《新闻周刊》跟中国作对,没有任何机会
2010/01/18 13:58 推薦0


zzzzzzzzzzzz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跟中国作对,没有任何机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8 10:17:02  


  中评社香港1月18日电╱美国《新闻周刊》1月25日(提前出版)载文《跟中国作对,没有任何机会》就谷歌退出中国一事发表评论,摘要如下:

  过去30年,西方对中国的预测十有八九都是错误的,这已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他们声称:中国经济增长率被夸大;一场大危机迫在眉睫;国家的控制将逐渐减弱;全球媒体的影响将一步步削弱共产党的权力。西方人预测中国之所以表现如此糟糕,是因为他们总是用西方模式和经验来解释中国。但除非我们试着着眼于中国自身来认识它,否则对中国的看法将一错再错。

  谷歌事件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的现在及将来。在西方,互联网一直被视为思想和信息自由交换的最典型表达。但中国政府让世人看到,互联网可以被有效监控。谷歌欲“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的抱负,与中国统治者怀有的控制之必要和责任的古老观念相抵触。这场战役只有一个赢家:中国。谷歌要么接受中国监管,要么退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我们日益清晰地看到,中国注定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并有可能超过美国。权力平衡在向中国转移。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占据美国市场大份额曾是角逐全球的前提条件,而这个角色将越来越由中国市场充当,只是中国的分量要大得多,因为它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其政府所享有的全球权威也快速上升。 

       中国截然不同于西方,做事方式或思维习惯迥异于我们。直面这个事实远不如想像的那么简单。尽管种种预言预测其终结,但国家在中国人生活中仍无所不在,仍然拥有大多数大型企业,善于找到新办法抵御美国的全球媒体影响。西方观察家通常认为中国政府的这种介入出于恐惧,但国家为什么在中国社会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有更深层原因。在中国人看来,国家不是一种异己的存在,而是社会的化身和守护者。原因深藏于中国历史。中国至少2000年前就已是一个文明国家。维护中国文明的完整被视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国家的神圣使命,因而国家在中国具有与西方不可比拟的独一无二的角色。


  中国的现代性将不会像西方的现代性,一个由中国主宰的世界将不同于我们自己的世界。一个结果已经在发展中世界出现:国家重新变得流行,华盛顿共识黯然失色。在这个崭新的世界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儒家价值及国家观到家庭和子女抚养)将越来越有影响力。谷歌的命运是未来世界的一个征兆,我们越早认识到一个由中国主宰的世界的本质,也就越能更好地与之打交道。



本文於 2010/01/18 14:02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3871
谷歌发出微妙表态 可能继续留在中国
2010/01/17 20:14 推薦0


zzzzzzzzzzzz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谷歌发出微妙表态 可能继续留在中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7 17:24:18  


  中评社北京1月17日电╱几天前威胁退出中国的谷歌,本周末发出了一些微妙的表态,据美国彭博社16日报道,谷歌已否认媒体报道的关闭谷歌中国网站和办公室的新闻。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谷歌女发言人当天说,谷歌在中国的雇员仍然准备未来像现在一样继续在中国工作。

  路透社17日也报道称,谷歌在周六表示,他们并不计划关闭中国网站和中国的分公司。而谷歌CEO施密特15日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表示,希望能与中国政府协商取得一致后,继续留在中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755
所以我说他傻
    回應給: deutschina(deutschina) 2010/01/17 13:06 推薦0


veragai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因为一边标榜自由公正,一边却出来eat baby,这可信度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2015
人家想颜色革命的是中国大陆
    回應給: docomovera(veragai) 2010/01/17 12:47 推薦0


deutschina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人家想颜色革命的是中国大陆

又不是欧美国家,当然是面向中国了 呵呵呵

并且,这样对外,或者说其他国家还可以说自己公正啊,自由啊,搜索结果不会被操纵啊之类的,当然,中国人也不太了解全部外国的真相,搜索用google,自然得到相关国家的信息也同样是google想告诉我们的。。。lol

当婊子,还要立牌坊,就是google的写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1976
我特意用英文
    回應給: deutschina(deutschina) 2010/01/17 12:42 推薦0


veragai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因为我想知道老外搜chinese能看到什么

 显示界面换成中文,的确结果如你所言。
 那也就是说,google的想法是,利用其“自由”“无屏蔽”的形象,传达给用google的中国人一些中国的负面信息。而这些信息,用google的外国人是不会注意的,所以google仍然可以在西方国家面前维护其“无辜”的上网工具形象。
 但是google为何如此之傻,选择eat babies这种东西给中国人看?我以为结果会是关于文革中“吃人肉”的报道,结果搜一下看看,排在前面的都是“urban legend”一类的信息,baby soup for sex…对于思维正常的中国人来说,没人这样选择吧 …当然还有某行为艺术家的表演,这个国内报过(恶…)。我以为这种报道都是给老外看然后妖魔化“红色怪兽中国”的。
相较之下,还是搜“1”就出“1989 天安门广场”更能让人直接的鄙视google一下=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1960
你换成中文显示试试
    回應給: docomovera(veragai) 2010/01/17 12:16 推薦0


deutschina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用的google.de,但是设置是中文

就是在右上角,一个是设置,一个是登录,在设置中指令语言改成中文就看到了

刚才我用德语界面测试,搜索chinese,一切也是正常。所以,看来是和界面语言相关联的,就是说,不管后缀是de还是cn,只要是google搜索界面语言用中文,那么会如此显示

在德语界面输入中文“中国”也没有看到出现备选词,并且搜索结果正常

所以,明显就是针对中国




本文於 2010/01/17 12:26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086&aid=3801896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