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抓了一冊七年級的國文課本,古文有夢浩然的律詩選「過故人
莊」、杜甫的「客至」、劉義慶的「王藍田食雞子」、陶淵明的「
五柳先生傳」、近代的作家包括有胡適、朱自清、陳之藩、沈復、
吳敬梓,但確灌入了台灣本土作家七位文章,也就是說,台灣的扁
獨政權為了獨立道路,在教育手段上,完全改變過去完全以民清時
代之前的大陸作家為主的文學教育政策,而改為將近有半數的台灣
近年作家文章。我再檢視其中一篇「從今天起」,一開頭就說「我
們認為不正當的事,不應當做的事,從今起就決定不再去做,我們
認為正當的事,應當做的事,從今天起,便刊始去做」,這就是不
問是非對錯,不講仁義道德,只要我想做的就去做,更有句台灣傳
遍一時的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種恐怖的民主自私自
利的思想,從小的一代就開始教育他們有這種自己就是老大的觀念
,只要我想獨立,我認為是對的,我就去做,這難道不是台灣式的
文革教育政策嗎?也就日漸形成吳德榮所描述台灣「理盲而濫情」
的社會現象。
八年級課本的古文只剩陳子昂、呂布韋、司馬遷、吳承恩四人的文
章,清末民初的近代作家有五人,台灣作家則佔了四人,這也充份
顯示扁獨想要退去大陸文化的色彩的企圖,如同立228公園,將原址
大陸人物雕像鏟除是一般的,餘可類推。
至於我們檢閱教育部網站的教育政策,在馬上台後因尊重學術自由
,政治意識介入情形未見,反而是扁政府時期的教育部部長杜正勝
在其05-08年教育施政主軸中要求貫徹「落實臺灣主體性,使國人
能成為「完成個人」的現代國民.......及...具備紮根本土的意識...」
,並召開了大大小小將近100場次一系列的會議,明顯看出是為了
反中而建立台灣國做紮根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