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公車緩緩駛在基隆路上,過了三興國小,快到喬治商職,就是「財團法人更生人保護會」,外牆貼著灰白磁磚的樓房,沒有高樓大廈的氣派,卻帶著幾分神秘和落寞。每天下班經過這裡,與它交會,它…竟攪動著我的心情。
什麼人會住在這裡,什麼人需要它的保護,甭問,當然是從監獄裡出來的人,是行政院長吳敦義口中的「曾經年少輕狂的更生人」。那麼,江欽良是不是也住過這裡,在這裡接受它的保護和輔導?
「更生人」這三個字,你一輩子聽到、唸到次數可能不多,但這幾天,卻像洪水一般淹沒了整個媒體和政壇,若不是李文忠暴料「吳敦義和黑道大哥江欽良一起出遊峇里島」,我們可能很少有機會去注意、去關心。
「更生人」回到社會能做什麼?說個故事給你聽。一個曾經因為吸毒入獄的更生人,成立了一個教會,收容一群迷失的未成年孩子。這群孩子吸毒、輟學,但想改過自新,正在人生的道路上苦苦掙扎,這位更生人成了他們唯一的支柱,他用吉他、詩歌和愛來感化他們。
因為曾經吸毒,知道吸毒的苦,因為曾經待過監牢,知道失去自由的痛,因為知道自己的年少輕狂,曾經傷害了父母、師長、同學…,所以害怕別人重蹈自己覆轍。這位更生人將自己比擬是一面鏡子,讓這群迷失的羔羊找到了對的方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用異樣的眼光來看更生人,更不要在他們身上貼標籤。
這幾天,江欽良和吳敦義出遊新聞排山倒海而來,江欽良又再一次被赤裸裸的攤在國人面前接受檢驗。但是,我要說,更生人沒有錯,錯的是那些齷齪無恥的政客,還有那些預設立場還甘於被利用的媒體和名嘴。
江欽良儼然成了政客選舉時打擊對手的利器、媒體爭奪的獨家報導、名嘴混飯吃的話題。他們大辣辣的消費他、踐踏他,沒留任何餘地。夜深人靜時,這些政客、媒體和名嘴們可曾想一想,這把鹽灑在江欽良的傷口上會有多痛。
每個人都有過去,沒有人會願意過去那些不光彩的事被重提,將心比心,換做是你,你會願意嗎?
這樣的選舉手法,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相信民眾看得很清楚,我們的教育教導我們「要原諒別人,要給別人改過自新的機會」,我們的政客卻反其道而行,叫我們設一道牆,一邊是好人,一邊是曾經犯過錯的人,不能越雷池一步。
當然啦!選舉嘛!先抹黑再說,選贏為目的,過程是手段,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這不就是政客們一向慣用的手法嗎?但是,有些傷害可以彌補,有些傷害卻永遠無法挽救,人生有很多事是無法重來的。江欽良事件,受傷最重的不是別人,是------我們的社會。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