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心悅城光 2012
市長:Wendy 卯瑜 - 美學生活家  副市長: Willtrue傑克33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心悅城光 2012】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2012 重生預言 討論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轉貼 回頭是岸 (通往開悟的途徑)
 瀏覽754|回應2推薦12

阿m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2)

邀請
和風(前世今生)
馥桂休閒果園
沐光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
傑克33
Jacques
Hal
小帥哥~女人可以這樣過日子
允兒

more...

轉貼 回頭是岸 (通往開悟的途徑)

    時間:民國八十一年(西元一九九二)十二月二日晚上七點
    地點:台灣新竹清華大鐘社
    講述者:梁乃崇教授(良智上師)

前言:(Aming的看法)

    這篇文章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所有被知的東西存在,一定要有一
個主體——「知覺者」—在那裡認知,「他」是主動在那裡認知,但是「他
」本身有個特性——不能被知。

    打坐、參禪的目的無非是在找出那個覺知者,即所謂的「自性」、「佛
性」、「本心」等等,但因為他不能被知,所以沒有形象,可能是空或無,
或是一片光明。。。。。---- Aming

本文:

    「回頭是岸」在佛教裡常聽到,勸人不要做壞事,回頭是岸。實際上,
這句話有非常深刻的含義,因為一般人在做壞事的同時,還在做另一件事—
—向外馳求。當然,做壞事是在向外馳求,做好事也在向外馳求。但佛法不
要向外馳求,而要回頭。

   怎麼「回頭」呢?這和禪宗的「本來面目」大有關係。「本來面目」表
示我們有「本性」,在禪宗也稱它「無位真人」;若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
「無名真我」,簡單講即「真正的我」。那個「真正的我」,其實和「本來
面目」是一體的,和所謂的「自性」、「佛性」、「本心」、「實相」和「
知覺者」也是一體的,只是換了不同的名稱而已。

    介紹了「真正的我」之後,再講怎麼「回頭」。我們的心思在運作的時
候有一個問題,不向真我追求,反而向真我之外追求,即「向外馳求」。一
用文字、語言,或是任何一種表示,通通在「向外馳求」。如果能夠放棄「
向外馳求」,反轉向「真正的我」追求,就是「回頭」了。

   用現在的話來講,「向外馳求」的意思是什麼呢?任何一個東西被你看
見、被你聽到,甚至被你想到或是感覺到,那個東西就是被認知的,是不是
?甚至像你的身體和手腳,也都是被「無位真人」知道的。各位可以省察一
下,心中任何一個思想,或者是文字、符號,是否都是被你認知的東西?注
意!這些被你認知的東西,就不是你的「無位真人」,對不對?「被你認知
」和「你」是不一樣的!

    任何被知的東西,以現代邏輯用語來敘述,都屬「被知的範疇」。我現
在就問各位一個問題:既然這些都是被知的,誰來知道這些「被知的範疇」
?必定有一個「主體」知道這一切,是不是?也就是既然有「被知的範疇」
,是不是就必然有知道它們的主體——「知覺者」?這就回到禪宗一直在參
的問題:念佛的時候,是誰在念啊?或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問:是誰在做
?這樣子問「誰?」,就是在找這個主體、找這個「知覺者」。

    而且這個「主體」不可以被講,不可以被你我認知,為什麼?因為一被
講到或認知到,就是被知的,就落到「被知的範疇」中,而不是認知的「主
體」了,所以一定有一個不能被知的「主體」存在。因此,所謂的「佛性」
、「本來面目」、「無位真人」,必定不屬於「被知的範疇」,不能夠再被
知。如果沒有「本來面目」、「無位真人」,也就是所有「被知的範疇」如
果沒有一個「誰」——「知覺者」來知道它們,這些「被知的範疇」存在與
否,其實根本無從談起!

    所以說有被知的東西存在,一定要有一個主體——「知覺者」—在那裡
認知,「他」是主動在那裡認知,但是「他」本身有個特性——不能被知。
我這個說法是用邏輯推理來演繹給你們聽的,但是你們並沒有真正體驗到「
知覺者」、「本來面目」是什麼,因為一想到「知覺者」、「本來面目」,
「他」就落到被你們知道的範疇,也就不是你們真正的「知覺者」或「本來
面目」了,真正的「知覺者」或「本來面目」是沒有辦法被知道的!「他」
沒有辦法被知,這是「他」的特性。

   這個「知覺者」的存在,就是佛法裡面要講的「佛性」,也是禪宗裡面
講的「本來面目」、「無位真人」,所指的都是這個意思。然而為了說明,
就必須用到語言、文字,也就是要用到「被知範疇」裡的符號來形容。因此
雖然所有的語言、文字都是被知的,但也只好用這些有形有相的符號來描繪
,其目的就是要人能體悟到佛法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所以,當佛以手指月說
:「月亮在那裡!」,你卻以為「月亮就是這隻手」,那就弄錯了,因為佛
要指的是月亮。這裡也是一樣,我一直在用「本來面目」、「無位真人」、
「知覺者」來描繪,還有用分析的方法來突顯這種狀況,都是希望各位能領
悟到文字以外的意思。雖然所有的文字敘述都落在「被知的範疇」裡,不過
都是想要讓各位從「被知的範疇」跳出來,領悟到確實有這被知範疇之外的
「知覺者」。

    「回頭是岸」的「岸」就是「知覺者」,就是「本來面目」,就是「佛
性」。而如何才能「回頭」呢?——不要向外馳求,不去抓被知的東西,不
要陷在「被知的范疇」裡,因為一抓,怎麼都跳不出去,會陷在「被知的範
疇」裡。各位要學習回頭,就是不去抓、不執著,所有被知的東西通通要放
掉,因為都不是真正的你。各位若能覺悟:凡是能被你知道、被你瞭解、被
你想到的,通通不是,當你有這樣的認識時,把原來抓的一放掉,你的注意
力就不在這些被知的東西上,也就可以「回頭」去注意「知覺者」了。

   因此所謂「回頭」,就是把這個向外馳求的心反過來找。像我們用手抓
東西時,往往只注意被抓的東西,而忘了這只能抓的手;事實上用「知覺者
」或「本來面目」看宇宙萬象也類似這種情況,我們習慣把整個心思都放在
宇宙萬象這一邊,而沒有注意「知覺者」或「本來面目」,甚至根本完全忘
掉了,這就是「忘失菩提心」。這樣一忘失,就不能回頭。現在不要抓,把
「被知的範疇」放掉,這時候心思就開始轉回「本來面目」這一邊,一轉回
去,如果回得徹底,你就可以體會到「本來面目」了 --才知道原來悟道就
這麼簡單,是比喝開水還簡單的一件事情。

    什麼佛家一直要用「無」、用「空」來引導人進入佛法呢?各位想想看
,這個「知覺者」或「本來面目」的性質是不可被知的,既然不被知,是不
是和「空」、和「無」很接近?而且在這被知的世界裡面,想要找到一個符
號和這種特性最接近、也容易讓人瞭解的就是「空」、就是「無」,所以在
經典裡面,釋迦牟尼佛經常用「虛空」來比喻「知覺者」、來比喻「本來面
目」,原因就在這裡。

    我這樣說明,各位大概比較能體會了,但是你們會想:要如何才能證到
「本來面目」呢?其實方法很多,然而一般人很難一下子就做到,因為累世
以來,我們都一直習慣向外抓,這種「向外馳求」的習性已經根深柢固,一
時沒有辦法改過來。在無法改變的狀況下,曾經體驗過「本來面目」的人,
就想出一個辦法來:

   既然大家開始時都抓得很多,他就教你只抓一個,不要抓那麼多。
雖然你還是抓,但抓的數量減少,對你還是有幫助,所以先要學習只抓一個
東西。因此佛就常常教人專心持一句咒語或一句佛號,其他什麼都不去想。
但是一般人對這樣的教法信心不夠,會懷疑說:「一句咒語、一句佛號就有
辦法解決那麼多問題嗎?」所以就想多學一點,如果你多學了一點,反而違
背了這個教法的原意。因為你無法一下子改變原來向外馳求、向外抓的習性
,既然改不了,就專注地只抓一個,這一抓下去,對你達到體悟就有幫助了
,這是佛法裡面最常用,而實際上也是最確實有效的方法。

    另外一個方法是:好!連這一個都不要抓,只是靜坐,什麼都不要想,
但是這很難做到。你雖然說什麼都不想,但那時候想的可多呢!心念會到處
亂轉,你要它不想,它偏偏要想,你怎麼辦?講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難的,
因為你沒辦法掌握,所以不如就只是一句咒語或是一句佛號,非常專注地一
直持、一直持,其他什麼事情都不要想。在持咒或念佛號時,心裡面只有這
句咒語或佛號,其他心思通通打掉——這樣的練習還只叫「專注」,只是訓
練自己專一的能力,與「空」、「無」還有一段距離,不過這樣對證入「本
來面目」會有幫助。

    即使你可以專心地持,但是心念還是會亂跑,一下想這個,一下想那個
,此時你就要警覺——要把心收回來,任何念頭通通把它變成佛號或咒語。
比如說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任何一個念頭跑出來後,不准它變成怪念頭,要
把它拉回來變成「南無觀世音菩薩」,把全部心思收攏來。這個工夫一旦下
下去,你對自己的心就漸能掌握,心思會逐漸收攏;若能持之以恆,其他的
雜念慢慢地就會自動減少。念頭少了以後,你會發現自己集中精神的能力越
來越強,同時也會發現記憶力、思考力都有進步,原因在哪裡?——你已把
原先分散出去的心力都收回來了。平日我們的精神會比較不足的一個很大的
原因,就是我們的心思用得太多,無形中耗散掉。當你把這些耗散的心力收
攏時,慢慢會發覺自己精神的集中力、思考力、記憶力各方面都在進步,所
以書也會讀得好一點。很多人常常坐立不安,那是因為心都散掉了。通常心
很定的人,做起事來都是心平氣和的,讀書的效率也會提高。所以練習「專
注"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也是很有用的辦法。

    同時持咒的時候,最好不要心懷任何想法。很多人還沒有持的時候,願
望可多了:希望能幫助自己這個會好、那個會好;還要幫助家人消災除難,
幫助朋友解決困難,這些想法都太多了。通常我們在教人持咒的時候都會告
訴人家:若有災難,持咒就能解決。其實這只是一種善巧方便,因為大部分
人都不想念,讓他有機會多念,雖然他不專心,但總比不念要好一點,是一
種鼓勵。

   但教人持咒真正的用意是要讓人「專心一致」,就是要鍛煉心神集中,
做了一段時間後,你會發覺以前自己的心神真是耗散得很厲害——人看起來
是在這裡,其實腦子裡轉東轉西的,早不知飛到那裡去了——當你越深入持
咒時,就越曉得自己心神轉出去的頻率非常高。


    這個方法如果練得很好的時候,你的「被知的範疇」就變成只剩下這一
句咒語或佛號了,其他的都不在了,你精神集中到最徹底時就是這種狀況。
這時候,要把你的「本來面目」拉出來就簡單了,不像原先要把它拉出來,
那簡直像是有八萬四千條繩索從四面八方來捆綁,十分困難。現在只剩下這
一句咒語或佛號,事情就好辦了。這時你要回頭,只要把這句咒語或佛號放
掉——就等於放掉整個「被知的範疇」——很容易就體會到「本來面目」,
機會比以前增加了,不過這仍是要靠自己體會的。

    咒又比念佛號好一點,因為咒語沒有意義,用的心思可以減少;佛號還
有它的意義,你的心思稍會複雜一點。但是開始的時候,我還是覺得念佛號
比較好,因為咒語表面上沒有意義,就容易變成嘴巴在念,而心卻跑掉了;
不像佛號有意義,心就比較容易收攝一點。所以開頭的時候可以持佛號,念
到一段時間再換成咒語,來幫助自己專注。

  在還沒有悟到「本來面目」,而你專注的能力越來越強時,就會有一些
感應出來,如果你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感應,會覺得很稀奇、很不可思議。
不過不要太奇怪,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心神專注的時候,你心裡的束縛逐
漸減少,原來被束縛住的一些能力,很自然就會呈現出來了。

    然而,有不少人在這個過程中,就開始墮落——他很得意自己有這種感
應、這類神通力,就驕傲起來,甚至玩起法術,而忘了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
麼,這就又陷入另外一種被知的狀況。你若不能擺脫,就和其他人困在被知
的狀況下差不多。一般人可能會認為看你很高明,但就解脫的角度來看,你
和他們是一樣的。因為這個狀況並沒有解脫,只不過是你心力專注後產生的
一些現象;但光是專注還是不夠,重要的是要回頭是岸——回到「本來面目
」的彼岸,才能究竟徹底地解脫。

    所以,「回頭是岸」這句話非常傳神,並不是說我們這個身體的頭要向
後轉過去,而是這個習慣向外抓的心要回頭。因為本來是向外馳求的心,現
在不馳求了,收攝回來找「真正的自己」,所以這個「回頭」的意義是非常
深刻的。當然這句話也可以從淺的層次來說明:「你原來做壞事,現在不要
做了,回頭是岸。」這也解得通;不過從深的層次來說,是可使人成道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591&aid=3621270
 回應文章
「心無所住而生其心」
推薦5


沐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允兒
阿ming
和風(前世今生)
d.d.
Wendy 卯瑜 - 美學生活家

如果靜坐時雜念紛飛....我就會用化身師父送我的這一句,

「心無所住而生其心」

........ 頓時立即開朗!!光源不斷.....................................

**

下面這段話很重要,要時時問自己修行是為了什麼?

                  ↓              ↓              ↓

『然而,有不少人在這個過程中,就開始墮落——他很得意自己有這種感應、這類神通力,就驕傲起來,甚至玩起法術,而忘了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這就又陷入另外一種被知的狀況。

你若不能擺脫,就和其他人困在被知的狀況下差不多。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看你很高明,但就解脫的角度來看,你和他們是一樣的。

因為這個狀況並沒有解脫,只不過是你心力專注後產生的一些現象;但光是專注還是不夠,重要的是要回頭是岸——回到「本來面目」的彼岸,才能究竟徹底地解脫。』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591&aid=3626143
Callings
推薦3


Jacqu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沐光
d.d.
Wendy 卯瑜 - 美學生活家

[Callings]
... 
Finding and following an Authentic Life by Gregg Levoy Year:1977

One of the "The law of Manifastation" states that
"When student is ready, the teacher will appear." 

Read the book to avoid ... following the wrong path of callings ...
the Shadows and Lucifer's Light.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591&aid=362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