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2010.04.10 舊文
教育議題 為何變成 政治議題
從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新舊政府教育施政主軸比較研究 」研究報告,可知:
教育部 98-101 年施政計畫藍圖,將以「優質學習、適性揚才、公義關懷、全球視野、永續發展」為施政主軸,以期建構完善優質之教育環境,讓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快樂而有效地工作學習,並培育高素質及能自我實現的現代國民與世界公民。
比較民進黨政府 2005-2008 「現代國民、台灣主體、全球視野、社會關懷」之教育施政主軸,發現新政府的施政仍不脫過去政策之重組與整併,對於如何解決現今之教改亂象,預約教育新願景,尚待多所著力與開創。
新政府「公義關懷」包括強化弱勢補助、縮短城鄉差距、均衡資源分配,持續補助身心障礙者就學方案,提供弱勢學生就學補助,並實施弱勢學生補救教學,以及縮短城鄉資訊教育,同時增加平衡「各級、普通技職以及公私立資源」之宣示,以凸顯「公義」之概念。此等作法,與原「社會關懷」中扶助經濟弱勢、輔助學習弱勢,以及縮短區域落差等並無不同。
民進黨政府時期較強調「社會關懷」, 96 學年度開始的「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該年同時符合弱勢助學計畫及政府其他助學措施之申請資格,係同時提出申請,助學金的差額由教育部補足。
新政府標榜 「 公義關懷 」, 97 學年度弱勢助學計畫增訂資格排富,並改為與各部會其他助學措施互斥,增訂申領助學金需參與生活服務學習。 98 學年度增訂,存款利息所得來自 18 %優惠存款者,得報教育部專案審核認定。
民進黨政府時期,雖施政經驗略嫌不足,政策方案也較為粗糙,但對於關懷弱勢之社會面救助措施,明顯較為寬鬆,「寧可錯發」也要擴大實質照顧層面。
新政府打著「公義」口號,以合乎所謂大眾性的公平與正義 為 由,緊縮補助對象與 實質補助,更以 避免 學生養成「不勞而獲」不良觀念為藉口,放任部分學校剝削學生的時間、勞力, 「寧可錯殺」也不衡量是否具 合理性。
原先給予 經濟最弱勢近貧學生的實質補助,就這樣被侵蝕!
千千萬萬的學生,一直深信「圓夢助學」是政府的德政美意,作夢也不敢相信,這種荒唐的「變相工讀」,居然會是堂堂中央教育主管機關的規定。
教育部也推得乾淨: 學校「得」要求符合申領助學金的學生參與「生活服務學習」,其「時數及方式」由學校規劃。
教育部與學校都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讓社會大眾誤以為是學生不知「感恩圖報」 。
連續兩個學年的「噩夢」,不少學生忍辱負重、咬緊牙關撐過去,只是不願意被貼標籤,為了能繼續獲得補助,也不敢向學校抗爭。
一個人若不懂得尊重人權,且目無法紀任意地侵犯他人的權利,很難被稱為「現代的公民」,更遑論有資格參與民主的公共生活。
因此,人權、性別平等與法治的素養,是現代公民所不可或缺的素養。
教育部高級官員、部分大專校院主事者,應該是絕對優質的 「現代公民」,竟然會形成這種 這種如同霸凌、歧視等的偏差 局面,令人匪夷所思!
教育界高談「 現代公民素養培育 」,要如何自圓其說?
遇到質疑時,學生事務工作人員都會說,服務時數都是經相關委員會討論及行政會議通過,這種推諉卸責之詞,更凸顯出共犯結構的可惡,也是高等教育可悲之處。
是非公道在人心,在大專校園中,大家都知道,所謂「弱勢學生」,就是學校指定要優先服務大家的那一群人。經濟弱勢不僅導致生活弱勢,更是學習弱勢,弱勢更加弱勢,誰叫你活該!
政黨輪替後, 新政府上任後, 一直玩兩面手法,種種措施及政策,令人覺得很怪。新政府、舊官僚、老思維,完全弄不清社會民意,各項施政 不斷出包、 面臨窘境。
從千人到萬人,數萬人到數十萬人,年輕學生「新選民」,不只聽到、看到,更親身體驗 到 新 政府的 真面目 。期待大有為 政府,還不如自求多福。
原來很單純的事,卻被腦殘官僚搞成「粉複雜」的民怨。難道要等待一個「新 新政府 」,才能徹底解決。
學生嘆道:只怪自己選錯學校,不要再投錯票!
「新選民」賭爛票,將會在「 2010 五都」、「 2012 大選」,影響或左右政情。
http://www.wretch.cc/blog/RICELOHAS/544175
~~~~~~~~~~~~~~~~~~~~~~~~~~~~~~~~~~
新的進展
向監察院【院長信箱】提出意見
監察院函(2010/07/21)
所訴:教育部辦理「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校方疑似利用該計畫之「助學金」變相要求學生工讀或參與生活學習服務,執行成效涉有偏差,損及學生權益等情乙案。敬悉。本院已派請委員調查中,復請 查照。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