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吟》:
亦作《梁父吟》,樂府相和歌辭楚調曲有諸葛亮《梁父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云:"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自比管、樂,時人莫之許"。
然李勉《琴說》曰:"《梁甫吟》,曾子撰"。蔡邕《琴頌》:"梁甫悲吟,周公越裳"。梁甫:又名梁父,山名,在泰山下的小山,古時死人叢葬的地方。
梁父吟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裡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塚?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三士塚位於舊臨淄縣城南門外大道東,今齊都鎮南關村東南50米處,為一基三墳,東西向排列,高約12米,東西長110米,南北寬55米,相傳是春秋末期齊國三勇士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之墓。
相傳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三人是齊景公手下勇士,力氣足以與老虎搏鬥,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他們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終於成為齊國的禍害。 晏嬰進諫齊景公說,他們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可以禁暴,外不可以威敵,這些人都是危害國家的禍根,不如及早除掉。而齊景公老是念及三人昔日的好處,遲遲下不了決心。晏嬰面對現實,決定用計策為齊國除去隱患,然後悄悄地等待時機。
魯昭公的來訪,促成了晏嬰除害大計的順利實施。在歡迎魯昭公的宴會上,晏嬰讓人獻上六枚鮮桃,並且朗聲詠頌祝詞,請兩位國君各吃一桃。兩位國君吃得高興,又賜給魯相國敬孫諾、齊相國晏嬰各食一枚。對於剩下的兩枚桃子,晏嬰提議由立于左右的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論功吃桃。公孫捷說自己南山打死猛虎,田開疆稱自己殺敵建立功勳,各拿去一隻桃子。古冶子眼見桃子已經分光,不禁怒氣衝天,歷數自己的功績說:“當年國君過黃河的時候,大黿銜走為國君拉車的馬,是我逆水潛行了九裡,殺死大黿,一手提黿頭,一手扯馬尾跳出水來,人們都驚呆了,以為是河神出現,誰的功勞敢和我相比?我最應該吃桃。”說完後拔劍在手,和拿桃在手的二人較起真來。公孫捷、田開疆二人羞愧滿面,說:“我們論功勞和本事都不如人,竟然先搶吃桃子,不死不能算是勇士!”說完兩人拔劍自刎。古冶子見狀追悔莫及,說:“我羞死同伴,獨自活著還算什麼勇士?”也自殺身死。
另有一說是:古冶子因為在兩國國君面前受到羞辱自殺在先,田開疆、公孫捷二人緊接著自刎。不管誰先誰後,反正這段“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從此後不脛而走,代代相傳,體現一代賢相晏嬰的高超智慧。
歡迎您來生命不落國http://tw.myblog.yahoo.com/liu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