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摧枯拉朽
市長:彩虹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摧枯拉朽】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福建名茶--永春佛手
 瀏覽492|回應0推薦0

彩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産于福建永春縣蘇坑、玉鬥和桂洋等鄉鎮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處。乃佛手品種茶樹梢制成, 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名品。
  佛手茶樹品種有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以春芽顔色區分),以紅芽爲佳。鮮葉大的如掌,橢圓形,葉肉肥厚,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開采,分四季采摘,春茶占40%。
  佛手茶成品特征茶條緊結肥壯,卷曲,色澤砂綠烏潤,香濃銳,味甘厚,耐沖泡,湯色橙黃清澈。沖泡時馥郁幽芳,冉冉飄逸,就像屋裏擺著幾顆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發出來的綿綿幽香沁人心腑。
  佛手本是柑桔屬中一種清香誘人的名貴佳果, 茶葉以佛手命名,不僅因爲它的葉片和佛手柑的葉子極爲相似,而且因爲制出的幹毛茶,沖泡後散出如佛手柑所特有的奇香。永春佛手始于北宋, 相傳是安溪縣騎虎岩寺一和尚,把茶樹的枝條嫁接在佛手柑上,經過精心培植而成。其法傳授給永春縣獅峰岩寺的師弟, 附近的茶農競相引種至今。清光緒年間,縣城桃東就有峰圃茶莊,在百齒山上開辟成片茶園種植佛手。清康熙貢士李射策在《獅峰茶詩》有贊佛手茶詩句:“品茗未敢雲居一,雀舌嘗來忽羨仙。”原全國人大副委員會周谷城先生亦爲之題贈“永春名茶”條幅。
  永春佛手茶樹屬大葉型灌木,因其樹勢開展,葉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爲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其中以紅芽佛手爲佳。茶樹樹冠高大,鮮葉大如掌,呈橢圓形,尖端較鈍,主脈彎曲,葉面扭曲不平,葉肉肥厚,質地柔軟,葉色黃綠油光,葉緣鋸齒稀疏。  
  佛手茶相傳爲閩南一寺院住持采集茶穗嫁接在佛手柑上所得,其葉與佛手柑的葉片相似,茶水具有獨特的“佛手韻”。永春已有300年的栽培曆史,現有茶園2萬畝,年産1500多噸,50%以上出口日本、東南亞各國,是全國最大的佛手茶生産出口基地。佛手茶外形緊結卷曲、肥壯重實,色澤沙綠油潤,湯色黃綠清澄明亮,香氣馥郁幽長,滋味醇厚、回味甘爽。不僅爲名貴茶飲,民間長期兼作藥用,既能提神醒腦、醒酒消暑、開胃健脾,又有抗癌、減肥、降血脂之功效,爲著名保健茶品,是獨具地方特色的中國名茶。
  清康熙年間(1704年)永春獅峰岩建成,“僧種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彌谷被崗,一望皆是。”永春佛手已有300年的栽培曆史。
  永春佛手茶在1985年、1989年被農業部評爲優質農産品;1987年獲“全國華僑茶葉基金會”授予的“佛手獎”1995獲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上世紀30年代初,就有少量佛手茶開始轉銷國外。現有茶葉種植面積6萬多畝,産量4000 噸, 其一等品每公斤售價在150元以上,每年外銷茶葉2500余噸。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閩南一帶的華僑不僅將其作茗茶品飲,還經年貯藏,以作清熱解毒、幫助消化之藥。贊其“西峰寺外取新泉,飲佛手賽神仙;名貴飲料能入藥,唐人街裏品茗篇。”
  
除去黑暗,我们本就生活在彩虹之中,唯求真理与正义是人生快事!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3367&aid=394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