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型強子對撞機研究科學家認為復雜神秘的希格斯玻色子可能根本不存在 |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光速碰撞微粒可模擬產生數十億個微型宇宙大爆炸 |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8月23日,科學家宣布,之前粒子科學家認為形成宇宙的“上帝粒子”可能根本不存在。
7月份,科學家稱他們已近一步接近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復雜神秘希格斯玻色子,他們認為這種微小粒子是構建生命體的基礎元素。但是當希格斯玻色子的信號消失後,使科學家的希望逐漸破滅。
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在法國和瑞士邊境山脈之下運行,日前在印度孟買召開的會議中宣布這項最新研究。科學家強調稱,如果希格斯玻色子僅是海市蜃樓,我們將在“新物理”領域拓展研究來揭開宇宙的謎團。
奎多-托內利(Guido Tonelli)是大型強子對撞機研究希格斯玻色子的兩位主管之一,他說:“無論最終是否能夠證實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對於當前參與這項新物理領域研究的工作人員都將是一個非常令人激動的時刻。”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指出,這項最新研究結果是對7月份在法國格勒諾布爾獲得的科學發現的更新,表明如果復雜神秘的上帝粒子的確存在,那麼它將“無處可藏”。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主管塞爾吉奧-貝爾托盧奇(Sergio Bertolucci)稱,如果上帝粒子不存在,那麼我們將很快證實這一點並找到新的研究方向。在標准物理模式下,希格斯玻色子是由英國物理學家彼特-希格斯命名的,他猜測這種物質是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後對質量和能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依據該理論,早期爆炸產生的飛行宇宙殘骸將凝聚形成恆星、行星和星系。
在2010年3月啟動的地下大型強子對撞機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通過光速碰撞微粒形成數十億個微型版本的宇宙大爆炸。數百位物理學家負責監控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碰撞實驗結果,不僅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還包括全球范圍的實驗室都在研究篩選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的海量信息數據。
同時,美國費米實驗室的科學家研究萬億電子伏加速碰撞器已接近30年。7月份,他們希望在9月底確定希格斯玻色子是否存在,當時萬億電子伏加速碰撞器已關閉。
對於許多科學家,希格斯玻色子仍是解釋物質如何獲得質量的最簡單解釋,目前對於顛覆這項解釋的研究仍存在著不確定性。